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2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5(1 / 1)

子,世道很险恶, 不是自称神通广大就真的神通广大, 能随意进出仙境的人会窝在凡间的山里不动弹吗? 若是太平盛世也就罢了, 神仙也会羡慕凡间烟火,但是现在是什么世道, 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不说拯救苍生反而冷眼旁观看热闹的能是什么好人? 傻小子都当了那么大的官了怎么还那么天真? “伯父已经说了,世上不存在鬼神。” 如果他真的被带进了仙境,还会如此笃定不信世上有鬼神? 荀晔看了他伯一眼,想着有外人在场他伯不会太不给他面子,于是幽幽问道,“既然没有被仙长带入仙境,也没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为何多年杳无音信?” 荀愔顿了一下,反问道,“莫非你父亲还是天黑就要找兄长的奶娃娃?” 叔父们避祸隐居十几年没有音讯都正常,他这才离家几年? 再说了,山里消息不灵通,荀氏全族都迁去并州一年多了他才刚刚得到消息,要是早知道叔父已是一州牧守他肯定扔下那骗子拔腿就走。 他出远门和其他族人出远门一样都是为了躲灾,不是从此寄情山水不问世事,就是不小心躲的太远消息太不灵通没能及时跟上族人的脚步而已。 区区三五年没有见面而已,哪里就到牵肠挂肚的地步了? 荀晔:…… 对不起,爹,是伯父太毒舌,不是孩儿故意坏您名声。 太史慈安静的坐在旁边听这伯侄二人说话,听着听着也回过味儿了。 这位乌有先生的确出自颍川荀氏,也的确是苑陵侯的伯父,不过因为某些不可说的原因二人多年未见,所以苑陵侯略有怨气。 好在苑陵侯是公私分明的人,家事国事分的明明白白,为父讨公道也不影响他出兵支援北海。 这是在为父讨公道吧? 太史慈不太确定,但是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他只需要安静听着就行。 北海百姓危在旦夕,只要荀小将军明早能点兵出发,他说太阳每天从西边出来都行。 荀小将军没有无理取闹到要别人承认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地步,这会儿只恨和伯父谈话时发挥不出平时的半成功力。 他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为什么在伯父面前会感觉那么尴尬呢? 一定是因为在场只有他们两个荀XX,如果有其他族人在,大家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就能把伯父说的挥袖掩面。 没关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剩下的尴尬过些天进京交给阿爹。 他是回魂后第一次见到伯父,感到尴尬很正常,阿爹和伯父是从小相依为命长大的亲兄弟肯定不会尴尬。 晚饭结束,荀小将军安排远道而来的两个人去休息,然后拍拍衣服去军营点兵点将。 张饶睁大眼睛,“救孔融?” 荀晔纠正道,“救北海百姓。” 张饶撇撇嘴,小声嘟囔了一句什么,哼哼唧唧一看就非常有情绪。 荀小将军很有耐心的问道,“张大帅和孔北海有仇?” 之前俩人起冲突挨揍的是孔融,怎么他们张大帅这么大的反应? 不等张饶开骂,旁边的徐和先替他解释,“将军,那孔融毫无识人之明,在他眼里出身大过天,世家子都是好的黄巾军都是坏的,满口之乎者也就知道说些听不懂的话,救他还不如等人死了直接派个人去当北海国相。” 说句心里话,他认为百姓可以救,孔融就算了,救他还不如让他死在乱军之中。 相信老大也是这么觉得。 “没错,救他纯属白费劲。”张饶抹了把脸,“老子走南闯北那么多年,就没见过像那家伙一样不识好歹的人。” “再点两盏灯。”荀晔朝外面喊一声,然后换个更舒服的姿势,“细细说来。” 张饶已经从良,不像之前那样处处端着老大的架子,细细说来就细细说来,“当初我率领弟兄去渤海郡讨生活,没想到渤海郡那位白马将军不光打胡人在行,打我们更是跟砍菜切瓜似的,于是我们就该低头时就低头赶紧撤回青州。” 因为刺史焦和生前用鬼神占卜来处理军政大事,青州就一直没安稳过,焦刺史死后朝廷一直没有派人来接任,地方官官相互世家大族层层盘剥根本不给他们留活路,所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整个青州的百姓都加入了黄巾大家庭。 不光普通百姓都加入黄巾,甚至有些世家子也撕破脸皮落草为寇。 比如现在围攻北海的管亥,别看那小子一身匪气比隔壁黑山贼看着都像贼,但是那小子却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出身。 青州百姓尽数加入黄巾,田地荒芜无人耕种,他们想要粮草便只能靠争靠抢。 本郡抢完了抢外郡,外郡抢完了抢外州,天下之大总有他们没抢过的地方。 然后他就被公孙瓒胖揍了一顿。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收获,那公孙伯圭打仗生猛却不太会治理地方,他们去渤海时只有十万人,离开渤海时已经发展到二十万众。 乌程侯打仗也挺猛,他们二十万众到现在只剩下十五万。 扯远了,继续说他被公孙瓒赶出渤海郡。 青州是他们的老家,他们在外面跌了跟头第一反应肯定是回老家疗伤,恰好此时朝廷派了个很有名气的官到北海当国相,就是孔融。 那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又广发檄文和青州各郡国共同谋划平定境内的黄巾之乱。 好吧,他们当时确实是乱,不过青州境内的黄巾军不只他们一支,其他几支比他们还乱。 他特意打听过,那孔融是孔老夫子的后人,这出身在大汉地界儿估计除了皇家就是他们家。那家伙之前在京城当官,不过正好赶上董卓总揽朝政,朝中废立天子时他因为不给董卓面子而被董卓怀恨在心,如此才被打发到匪患最为猖獗的北海国当国相。 瞧瞧这履历,出身世家,刚正不阿,甚至因为对朝廷太忠心得罪权臣而被发配到北海国,这妥妥是个好官啊! 张饶说的鼻子一把泪一把,看的周边一群人不约而同离他远点,“你们自己说像不像好官?我当时真的以为那孔融是个刘虞一样能起死回生的厉害人物,结果呢,见鬼的好官,那家伙绝对是仗着董卓不敢杀他故意和董卓对着干来宣扬他的名声。” 初到北海的孔国相联合青州各郡国共商大业,估计整顿完青州就是匡扶汉室,雄心壮志无人能当。 朝廷剿匪只会对那些真正杀戮不断的恶贼追着打,对落草为寇的普通百姓则是先招安再打,如果招安成功就不打了。 他以为孔融也是这个套路,于是高高兴兴的表示麾下二十万部众都听孔国相安排。 虽然他们这支黄巾军老弱妇孺的占比有点多,但是挑挑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