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26(1 / 1)

“问题不大,我也自信。”荀晔拍拍胸口,“最多半年,保管让他哭着喊‘既生术何生晔’。” 不管袁术的出发点是什么,他能在扬州推行科举都是好事,至少能让他的第二届科举考试没那么拉仇恨。 他这些天已经将下邳的情况摸的七七八八,接下来就是接手徐州全境。 下邳的官员和豪强富户看上去都很听话,大概是已经被笮融收割过了,所以只求保命其他都能退让。 被笮融祸害过的富户豪强能退让,其他地方的豪强就不一定了。 阿飘陛下旁观了好几天终于能派上用场,立刻打起精神准备出远门刺探情报,“下一个要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是哪儿?” 荀晔拍板,“就近原则,东海郡。” 袁术要搞科举就让他搞,有颍川的叔父们盯着那边翻不了天,他得抓紧时间把徐州稳住然后回青州。 最近事情多,冀州那边张燕特意跑到临淄说要见他,但是那家伙出发之前没打听他在不在临淄,到地方了才发现扑了个空。 就…… 来都来了肯定不能往外赶,张燕和公孙瓒深度绑定,难得人家主动找过来了肯定得抽时间见一面。 下邳这边已经稳定的差不多了,赵昱、王朗、陈登都是名臣,陶谦也还撑着没断气,徐州明面上依旧可以按照开战之前的模式运行。 劳烦阿飘爹再多盯几天,他回临淄见个客人,等他忽悠完张燕再回来就对着爹探查出来的名单开始杀。 “放心,这次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 半个月后,再次一无所获的阿飘陛下发出无声的呐喊:!!! 青州的世家大族遭受过黄巾的毒打胆小谨慎也就算了,你们徐州的世家豪族怎么也都怂的跟老鼠似的?造个反能死啊! 第154章 温侯吕奉先 * 张燕很烦。 从他被迫离开太行山和公孙瓒会和到现在, 无时无刻不在烦。 他百万之众的黑山军怎么就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过看看比他更惨的袁绍,部众被荀氏招揽去七七八八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他命还在。 可他好歹是曾经纵横北方的悍匪, 总跟失败者比算怎么回事? 间接性接受命运,持续性怒问苍天。 如果只有张辽成天在他耳边哔哔荀氏有多好也就算了,那小子已经被忽悠的找不着北, 这辈子估计都正常不起来, 他气的是公孙瓒那家伙自己不好意思扒着荀氏不放就撺掇他去谈条件。 什么意思?就问什么意思? 弄死刘虞之前没想过后果是吧?非得再找个帮手来处理内政?混蛋东西就不能支棱起来自己扛? 公孙瓒也想有本事自己扛, 这不是试过了知道不行才不得不抱大腿吗! 俩人在信里来回对骂, 骂来骂去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还是张燕出来打头阵。 没办法, 眼瞅着夏天过完就是秋天、秋天过完就是冬天,要是入冬之前还没把刘虞留下的烂摊子搞定,他们冬天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他们肉体凡胎,喝西北风活不下去的对吧?对吧对吧对吧? 他们凡夫俗子, 野菜草根不是人吃的,是人都想吃肉对吧?对吧对吧对吧? 就算公孙瓒不在跟前, 所有的话都是写在信上送过来的, 张燕看到那些文字也好像有八百只鸭子在脑子里嘎嘎叫。 他要是能带着弟兄们吃香的喝辣的还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吗? 再强调第一万次!天下人更熟悉的张燕是黑山贼首张燕,不是平难中郎将张燕! 公孙瓒也很愁,他好歹是有实无名的幽州之主,他也要面子的好吧。 别说什么当过贼名声不好,荀氏手底下的贼头子那么多, 没当过贼的才不合群。 再说了, 什么贼不贼的, 他们飞燕兄弟那是生存之道。 朝廷不管他们死活,他们不自己想办法难道要坐等着饿死吗? 是朝廷的错!是老天的错!反正不是他们的错! 所以飞燕兄弟不用自卑, 以前什么样儿以后还是什么样儿,他们厉害着呢。 实在不愿意去荀并州那边也没关系,往旁边看看,小荀青州肯定比六七十岁的老狐狸好说话,他们挑好说话的年轻人去谈。 幽州和冀州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大汉的地盘儿多过问几句不亏。 有什么区别嘛?不就是袁绍死了他公孙瓒还活着?反正他也处理不来内政,荀氏派人来接手官署时他帮不上忙也添不了乱,跟死了没什么区别嘛。 现在青州在和徐州干仗正是缺人的时候,飞燕兄弟堂堂黑山贼首能力在明面上摆着肯定能脱颖而出。 张燕:…… 也就是公孙瓒不在跟前,不然他非把人揍成猪头不可。 身边有个碎嘴子张辽已经很烦人,他看上去像没有脾气的人吗? 去就去,谁怕谁! 邺城官署事务繁多,沮授等人通宵达旦总算止住了官吏偷跑的势头,只是势头虽然止住了,已经跑掉的官吏却回不来,官署空出来的位置实在填不满,新提拔上来的小官小吏赶鸭子上架也得干。 沮治中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冀州也迫切的需要提拔大量人才来应急。 张将军既然守不住城里的官吏,那就去临淄问问考试的细节吧,如果能带回来份没用过的考题就更好了,他们这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出题的重点在哪儿。 青州的考试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不只出个题阅个卷那么简单,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那么多士子千里迢迢到临淄考试,最后的结果肯定得让绝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才行。 录用的士子为什么录用,不录用的士子为什么不录用,所有事情都得有说法。 他们不清楚要注意哪些细节,还是得派人去青州问问才安心。 张燕很想说这种事情应该派个文化人去问,但是看看官署里各位大人眼下的青黑又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算了,官署里的文化人都腾不出手,还是他去吧。 公孙伯圭催的急,张文远那混蛋小子也等着看热闹,他再不去也实在不像话。 不是他急着投诚,是公孙伯圭急着投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张燕自始至终都是那个谁都不服的张燕。 沮授:…… 张辽:…… 远在幽州的公孙瓒:…… 行行行,是是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公孙瓒继续在幽州抓狂,张辽继续琢磨去哪儿剿匪,沮授继续废寝忘食的守在官署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张燕:……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老天好像看他不顺眼,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准备去临淄,到地方了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