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小荀州牧不在城里。 他能扭头就走吗? 事实证明,不可以。 从邺城到临淄要经过平原国,目前驻守平原国的是他的老乡赵云。 他没有提前打招呼说要路过,奈何张文远那个大嘴巴一丁点儿消息都藏不住,除了不在青州的小荀州牧,青州地界儿的守将基本上都知道他要来。 多年不见赵子龙还是那么死脑筋,不说话往那儿一站还像那么回事儿,一开口简直对不起小荀州牧给他的铠甲和武器。 他活那么多年,就没见过比赵子龙还能气人的家伙。 虽然他们俩同村,但是一个当贼一个当兵早就分道扬镳,直到两年前都是当兵的没什么出息当贼的凶名远扬,怎么看都是他这个当贼的更厉害。 他能逼着朝廷给他升官加爵,逼着朝廷给他举孝廉的资格,逼着朝廷将太行山交给他来掌控,赵子龙呢?哦,还是个小兵。 至于现在,啧,不比也罢。 他们这情况懂事儿的就该当他不存在直接让他过去,偏偏赵子龙不懂事儿,把他拦下也就算了还非拉着他说什么当贼救民只是一时当兵救民才是长久。 呸,也就是运气好追随到了靠谱的主公,但凡跟的还是公孙瓒那小子就绝对说不出当兵救民才是长久这种话。 公孙瓒只有本事打仗,没有稳妥的粮饷来源他们俩养兵都全靠抢,甚至被他抢下场更好些。 他会和城里的世家大族讲道理让他们花钱保平安,公孙瓒可不会,那老小子连花钱保命的机会都不给人留。 当然,这么做的坏处也很明显,刘虞一死幽州立刻乱了起来。 作为守边将领公孙瓒非常令人安心,作为地方主官就算了,他有时候比入侵的羌胡还可怕。 这么一看,确实是荀氏更靠谱,至少他们不会纵容兵丁劫掠城池。 经常劫掠城池的贼头子如是道。 已经被迫放弃贼头子身份的张将军在平原国和老相识不欢而散,然而前路也没那么平坦,刚到齐国境内就被带兵巡逻的吕大将军逮了个正着。 行,在郡界巡逻很正常,可你吕布亲自来巡逻是不是哪里不对劲? 怎么着?怕他趁机生乱报部众潜逃的仇? 他倒是想,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留守临淄的吕大将军收到张辽的急信后也是这么想的,小小张燕有何能耐?用得着他快马加鞭沿途挨个儿送信? 但是再一想好歹是曾经的黑山贼首,该有的尊重不能少。 太行山中的贼众大部分已经被引出来重新登记造册,幽州可还不姓荀。张燕和公孙瓒关系紧密,见不着公孙瓒能见着张燕也行。 吕大将军摩拳擦掌,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想带兵和公孙瓒干一仗。可惜那家伙最开始就和并州那边表达出交好的意愿,之后有什么事儿也都会互通有无,弄得他连干仗的理由都找不着。 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好在他吕奉先已经不是当年的吕奉先,经过荀氏全族的熏陶,他感觉他也颇有文武双全的潜质。 …… 问:比凶神恶煞的吕奉先更可怕的是什么? 答:文绉绉的吕奉先。 …… 张燕在冀州起家,黑山贼壮大后势力才延伸到并州司隶,但是他本人一直都在冀州活动。 也就是说,他没见过吕布。 传闻中的吕布是什么样?狼子野心,勇而无谋,威震夷狄,善战无前。 推崇的人有推崇的说法,贬低的人有贬低的说法,总之不管是推崇还是贬低都无外乎一个“勇”,和“文”没有半点关系。 青州是小荀州牧的地盘,吕奉先是小荀州牧的结义兄弟,应该没人敢在青州大张旗鼓的冒充吕奉先吧? 不确定,再看看。 …… 荀晔安排好徐州的事情返回临淄时,张燕已经在城中驿馆住了整整三天。 足足三天。 这三天里他见过四平八稳的诸葛瑾,但更多时间还是和“温声细气”的吕布打交道。 天知道他这三天是怎么过的! 吕大将军也想说,天知道他这三天是怎么过的! 他都那么温文尔雅了张燕怎么还不和他掏心掏肺? 谈心的步骤也没问题,到底哪儿出错了? 他这里肯定没有问题,既然如此那问题就出在张燕身上。 啧,白瞎了他足足三天的耐心。 从诸葛瑾口中得知这几天发生了什么的荀晔:…… 张燕竟然没被吓跑,敬他是条汉子。 完全不觉得自个儿有问题的吕大将军抱怨道,“那家伙来临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一天天的也不出门,说话说不两句就关门谢客,我都没对他闭门不见他还拿起乔了。” 荀晔顿了一下,努力不让自己笑出来,“无妨,明天让他来见我。” 虽然他没见到文绉绉的吕大将军是什么样,但是可以确定张燕闭门不出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这会儿只有吕大将军在他跟前自然是帮亲不帮理,如果俩人都在就算了,估计到时候根本不用他评理,俩人说开之后自己就能打的血渍呼啦。 第155章 此彧非彼虞 * 清晨时分, 凉意尚存。 来到临淄城好几天终于等到正主的张燕穿好盔甲收拾妥当,雄赳赳气昂昂来到州牧府邸的会客厅,目不斜视虎步生风, 只当旁边凶神恶煞的吕大将军不存在。 他这些天受到的折磨已经够多了,不想再看辣眼睛的东西折磨自己的眼睛。 稀奇古怪的吕奉先不行,恢复正常的吕奉先也不行。 只要是吕奉先就不行! 张燕对吕布视而不见, 吕布看张燕也是哪哪儿都不顺眼。 见过嚣张的没见过这么嚣张的, 他去别人家地盘做客都知道好声好气的和主家说话, 这家伙还不如他。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1】 嗨呀, 他和世家子共事久了能“不扶而直”,和没学问的贼头子不一样。 吕大将军这两年没少被劝学,他应付劝学的策略就是把《荀子》中的《劝学》篇死记硬背下来。 问就是学了,问就是在努力。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他早已不是昔日阿布。 主位之上,荀晔看看摇头晃脑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吕大将军, 默默选择和客人一起无视他。 不要试图跟上吕大将军的脑回路, 因为永远跟不上。 张燕已经被他们吕大将军折腾了好几天,看在前些天的磨难的份儿上,他就不再往上加难度了。 荀小将军正经八百的招呼客人坐下,先礼貌的寒暄几句,然后直接说正事儿。 张将军之前的态度很明确, 宁肯跟着公孙瓒饿肚子都不愿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