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0(1 / 1)

出门只带了几个亲信,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劫道的说明山里要么没有贼要么山里的贼日子过的还行。 啧,十年前常山要是有这么个主官他还会落草为寇吗? 什么见鬼的世道。 吕大将军抱着手臂,“要说民风彪悍还得看我们并州,并州汉胡混居,一个月能打三十场仗,现在不也安安生生的该种地种地该放羊放羊?当官的没本事不要拉民风下水,百姓要是能活下去谁会上赶着跟官府过不去?” 张燕下意识想反驳,但是转念一想这家伙骂的是常山的官不是他,于是又收回没有扎出去的刺,“温侯说的对。” 吕布搓搓胳膊上冒出来的鸡皮疙瘩,一瞬间以为耳朵出问题了。 这犟种还会说好话? 荀晔摇摇头,不管俩人之间那若有若无的不对付。 反正短时间内见面的机会不会多,相处不来也没什么。 人都是有脾气的,有的天生磁场不合,总不能强迫两个处不来的家伙当好朋友、诶?你们俩什么情况? 荀小将军刚还想着不能强摁牛头喝水,和郑益说了几句话再一扭头跟来的俩人就勾肩搭背去了,这和好也是和的莫名其妙。 只要能入吕大将军的眼,吕大将军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熬过被董卓使唤的苦日子后他这两年过的是顺风顺水,日子过的太顺的后果就是老爱找人炫耀。 找己方阵营的同僚炫耀效果不好,他有的其他人大部分也有,顶多就是多和少的分别,有羡慕也不会太多。 找别的阵营的人炫耀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尽情的享受那种“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的乐趣。 现在,张燕成了他的新玩具。 荀小将军长出一口气,熟练的将即将被拽进“羡慕嫉妒恨”情绪中的张将军解救出来,“郑先生就在后面凉亭,待会儿让他老人家说一说考试的细节,张将军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问。” 还没到拉仇恨的时候,大哥你悠着点儿。 吕布咧嘴笑笑,“也可以问我,考场的守备是本将军安排的,除了考题之外老爷子知道的本将军也知道。” 张燕:??? 选官考试那么重要的事情荀青州敢交给吕布?交给吕布竟然还没出什么幺蛾子?这正常吗? …… 幽州蓟县,公孙瓒刚把给他添乱的官吏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会儿正气的在书房原地打转。 也就是他最近杀人太多要修身养性,放到半年前那些欺上瞒下的家伙都得风干挂城墙。 “纪常,飞燕那儿有送信过来吗?” 严纲摇头,“没有。” “他都去了那么些天,怎么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公孙瓒咬牙切齿,“你看看这些东西,非逼着老子和隔壁公孙度一样杀他们全家是吧?” 旁边众人:…… 没人逼着您也杀过了啊。 现在以武力镇压豪族的不是一家两家,辽东有公孙度,中原有荀小将军,还有刘表、袁术等人基本上都是到任先以杀威慑地方豪强。 众人在心里嘀咕着,法子血腥但好使,他们家将军也特别爱用。 “老子就不明白了,刘虞有什么好的值得他们念念不忘?说了多少遍外族只能靠拳头打服,那些都是豺狼,年景好的时候可以用钱粮去让他们老实,年景不好的时候呢?把他们养的膘肥体壮然后让他们来劫掠咱们?” “府库的钱粮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子养兵的钱还不够用,哪儿有那么多东西给乌桓人?他们自己没手没脚吗?” “刘虞刘虞成天就知道刘虞,行,老子马上再给他们请回来一个‘yu’。” 第156章 豫州荀治中 * 在真正见到荀氏这位小将军之前, 张燕一直觉得所谓“生来不凡”“旷世奇才”之类的名号是特意找人宣扬出来的。 包括民间传的神乎其神的诛杀董卓,都是事后为了扬名才编出来的桥段。 吕布本人为荀氏所用,荀氏又是筹谋诛董的最大功臣, 当时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不是靠人家一张嘴? w?a?n?g?址?F?a?b?u?Y?e?ǐ???ù?????n????〇?????????????? 人家拼上全族的身家性命去和董卓硬刚,事成之后只是让一个小辈扬名而已,没有人会在这时候和荀氏过不去。 世家子扬名都是这个流程, 他是平头老百姓也懂。 这是运气不好碰上了董卓这么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所以扬名还得冒着生命危险, 以前太平年间连一点险都不用冒, 随便做场戏就能名扬天下。 什么“母亲生病舍生忘死进山采药”, 什么“父亲去世悲痛欲绝骨立形销”, 什么“夜读小憩误入仙境”,什么“打猎途中猛虎跪俯”,只有想不到的故事没有那群想扬名的世家子编不出来的传奇。 荀氏放出来的传闻才哪儿到哪儿,好歹他们推出来的那位小将军还是个人而不是天上下凡的神。 想当官得先出名, 出了名官府那边才好光明正大的征召,之后不管是拒绝还是应召各有各的想法, 只要第一步出名能够完成后面干什么都不成问题。 这不, 荀家推出来的那小将军第一步出名,然后就从白身一跃封候拜将,甚至短短不过三年就成了一州牧守。 他以为他当年逼着朝廷封他为中郎将已经很出格,没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高官显贵玩弄起权柄来才是真正的肆无忌惮。 全天下一共才几个州牧?让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来主政一方真的没人反对吗? 可惜他当时不在京城, 他要是在京城的话乔装打扮也得混进朝堂看看满朝文武到底是什么反应。 来之前张辽劝他直接一步到位连自个儿的退路也找好, 说什么虽然荀氏人丁兴旺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跟着小荀州牧最有前途。 有没有前途暂且说不准, 小荀州牧是荀氏一族里最容易相处的才是真。 年岁在这儿摆着,十几岁的少年郎肯定没有六七十岁长辈那么老谋深算, 不跟他跟谁? 真正见到人之前张燕都是这么想的,甚至见面之后他也是这么觉得。 都是两个胳膊两条腿儿,除了模样俊了点儿、气势足了点儿、见面的难度大了点儿和寻常人也没什么区别。 然而从府邸转移到书院,再从书院回到驿馆,忙活了一天准备收拾收拾睡觉了才意识到不对劲。 他虽然没打算到青州来找茬,但也是带着怀疑过来的,怎么一天下来净顾得感慨小荀州牧待过的地方有多好了? 他承认小荀州牧很厉害,但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没有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员的付出就算有个靠谱的主官也没用。 虽然主官可以起到主心骨的作用,虽然厉害的主官可以乾纲独断,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