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3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2(1 / 1)

小河小溪已干涸近半,淄水、潍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已下令最早出现旱情的郡县凿井取水,只是凿出来的也是杯水车薪。” 河流都干了地下水位肯定也会跟着下降,凿井的难度增大取水的难度更大,甚至可能凿几十米也不见水滴。W?a?n?g?阯?发?布?页??????????è?n?????????????????? 荀晔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今夏收成如何?” “青州劳改的百姓最多,屯田的成效也最好,上一季只是天干并未成旱,夏粮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贾诩跟了荀氏就一直在管屯田,并州、豫州、青州的屯田成效他都清楚,虽然屯田不自由,但和让百姓自由耕种相比屯田的收成能高两成甚至更多,“以目前青州的丁口,余粮足够撑到明春,但旱情可能不只出现在青州一地,若北方其他州郡也出现大旱,粮食肯定不够用。” 并州有余粮,豫州有余粮,其他地方呢? 况且并州豫州这两年屯田成效好消耗的粮食也多,两州都有大量兵丁要养活,余粮能撑多久也不好说。 真到各州都出现旱情,他们肯定先保证自家的粮食够用然后再说支援其他地方。 “不着急,不着急。”荀晔小声念了几句,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贾诩还是在安慰自己,“贾校尉忙活这么些天辛苦了,事情我已经知晓,先生先回去休息,具体如何应对等明日再召集官员商讨。” 他们贾校尉向来求稳,如果不是笃定接下来有旱情也不会匆匆忙忙赶回来。 行军打仗的时候希望天天都是晴天,现在想想好像最近打仗确实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 福祸相依,当时觉得是上天庇佑,没想到这庇佑的背后代价那么大。 还不如下雨影响行军。 荀晔暗骂几声,牛不停蹄给京城写奏章。 先写奏章,然后再给北方各州写信让他们早做准备,京城朝廷最好能重视,如果不把旱情当回事儿,那就别怪天下百姓离心。 天干少雨已有旱灾之兆,若旱情持续,不光这一季的收成会收到影响,明年还有可能会面临蝗虫肆虐。 天灾组合拳不是闹着玩的,大旱和蝗虫往往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接连两季收成受影响,朝廷控制不住情况的话紧接着十有八九就是饥荒。 饥荒会饿死人,死的人多了又会催生瘟疫。 真就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 荀小将军笔走龙蛇写好奏章让人星夜兼程送去洛阳,出于对王司徒的不信任,还是又写了封信给他爹让他爹转交给杨太傅。 天灾将至不是他们置气的时候,平时可以任由王司徒胡来现在不行,稳妥起见还是得让杨太傅出马提前准备抗旱。 如今天下各州都不听朝廷使唤,京城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全看关中的收成,关中地区没有受到影响也就算了,万一受到影响却因为毫无准备而损失惨重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 连着几封信写完已是深夜,荀晔揉揉手腕,希望并州、豫州、关中这些离青州远的地方不要跟着大旱。 他宁愿被王允骂大惊小怪。 不过运气好的话离青州远的地方可能没有旱情,旱也要有个范围,青州已经不小,真要整个北方都跟着旱的一滴水都没有,那得收拾收拾准备迎接末日了。 太远的地方可以缓一缓,青州周边的郡县多多少少肯定会受到影响。 淄水、潍水都是直接入海的河流,连这种大河都能干到露出河底,其他的小河小溪就更不用说了。 旱情不容小觑,要全力抗旱就得把徐州的兵力调回来,其他事情也都得暂时搁置。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ω???n????〇????????c?ò???则?为????寨?佔?点 打仗有伤亡,旱起来赤地千里只会比打仗的伤亡更多。 一夜无眠,荀晔揉揉脑袋,琢磨了半夜也没琢磨出怎么应对大旱。 后世有科技手段尚且对水旱天灾束手无策,他现在想人工降雨只能在梦里想想,天上半点云彩都没有就算有炮也打不下来雨,还能跨世界请个龙王过来打个喷嚏吗? 科技手段没有,玄幻手段没有,他们能做的只有人工抗旱,以及人工抗很有可能跟着大旱砸过来的蝗虫饥荒瘟疫组合拳。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天刚蒙蒙亮,街上还未有行人,官署也只有少数值守的小吏,整座城将醒未醒完全没有白日的喧嚣。 习武之人鲜少睡懒觉,早上起来之后要先打套拳耍个刀热热身然后再吃早饭,张燕也是如此。 不过今天有点特殊,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州牧府邸就派人来请了。 张将军皱起眉头,他知道今天也会收到传唤,但也不能连早饭都不让吃。 荀晔也不想打扰客人吃饭,只是接下来没有时间和张将军推心置腹,只能勉强在饭桌上凑活凑活。 青州有旱情,隔壁冀州本就是水旱灾情的常客肯定也好不哪儿去,送去邺城的信昨晚便出发,科考需要注意的细节他过几天也会让人送去,逢灾必有乱,张将军最好赶紧回去。 他相信他们家文远兄的能力,可冀州的情况比青州更复杂,那点儿兵力还真不一定够用。 和冀州相比,更北边的幽州都能算是好管理。 幽州只是民风彪悍,民风彪悍代表着就算能有几个世家大族脱颖而出也都奉行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反观冀州,身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富庶州郡,冀州的世家大族跟豫州的一样难缠。 桌上饼子馒头小菜粥水摆的满满当当,荀晔先招呼张燕吃饭,等两个人都吃的差不多了才简单说道,“入夏后青州少有降雨,各郡县河流干涸甚多,入海的大河水位也日渐降低,接下来怕是会有场大旱。旱情当前其他事情都要靠边站,建议张将军回到邺城后沮治中暂缓科考取士,一切以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为先。” 张燕面色一肃,“大旱?会波及到冀州的大旱?” “情况尚未分明,哪边的灾情更严重还尚未可知。”荀晔皱了皱眉,继续说道,“冀州官署人手不够用的事情不用担心,如果实在不够用,我会从青州调派人手过去帮忙。” 张燕:…… 以冀州人的排外,怕是不够用也得咬紧牙关死撑着说够用。 张将军犹豫了一下,想起外面那些荀小将军梦中得仙人教导的传闻,到底还是决定拼拼运气盲从一次,“将军,幽州可会有灾?” “有没有灾不确定,不过提前防备肯定不会有坏处。”荀晔看了眼替小伙伴问问题的张燕,又补了一句,“如果忙得过来的话,尽量早做准备。” 张燕想想幽州那情况,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肯定忙不过来。 不光忙不过来,官署里的官吏大概率还会拖后腿。 这几个月想给刘虞报仇的人一茬接一茬,大部分都是借口给刘虞报仇闹事,小部分是真心要给刘虞报仇。 公孙伯圭也不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