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气的人,回去后直接以雷霆手段把所有闹事的人镇压下去,勉强算是稳住了幽州的局势。 但是公孙伯圭实在没什么治理内政的才能,就算手底下有田豫、关靖等人协助也不行,早年没有刘虞的时候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现在的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人口剧增,忽然没了刘虞只会比以前更难治理。 冀州忙不过来的话荀小将军会从青州调派人手过去帮忙,那幽州呢? 张燕想起公孙瓒之前在信里透露出来的消息,决定尝试为好友解决困境,“将军,幽州早先为刘虞刘使君把持,公孙将军与刘使君不和,如今官署正是缺人的时候。” 很缺,非常缺,比冀州还缺。 荀晔眨眨眼,“张将军的意思是……” 张燕郑重其事,“听闻豫州荀治中明以举贤仁以立德,曾被誉为王佐之才。” 第157章 不要过来啊 * 此时此刻, 小荀州牧脑子里应景的响起BGM。 ——一个一个梦~飞出了天窗~ ——一次一次想~穿梭旧时光~ 上来就要他们家文若叔,哪儿来的大梦想家?公孙瓒知道你这么狮子大开口吗? 张将军看出对面表情不对立刻改口,不敢点名要人, 只说一切但凭荀小将军安排。 他尝试过了,不成功也不能怪他。 那什么,来意已经说明, 幽州那边小将军看着来, 反正公孙伯圭已经准备好接受帮助, 荀氏对幽州不管不问才会杀他个措手不及。 旱情紧急, 冀州需要他, 他就不在青州多留了, 有缘下次再见。 张燕混了顿可口的早饭,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出幽州的困境,然后干脆利落的抱拳请辞,好像冀州百姓全都命悬一线就等着他回去拯救。 如果冀州也有旱情, 那他确实得尽快回去。 大旱不是一天两天忽然出现的,旱情出现之前会有征兆, 今年夏天冀州的雨水也很少, 但是直到他离开邺城时都没见官署有人提过“旱”字。 要么是郡县没有上报,要么是郡县上报但是冀州官署没当回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是好消息。 他没在开玩笑,冀州真的需要他。 不光沮授等人是冀州人,他张燕也是土生土长的冀州人, 还是富庶的冀州中最穷的常山人, 真要发生祸及全州的灾情他们常山百分之二百是最后一个得到支援的地方。 别看邺城官署已经重新成为冀州人的天下, 但是冀州人也分不同郡,官署里绝大部分都是魏郡、巨鹿郡、清河国这些富庶郡县的人, 常山就是那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遇到难处除了自力更生还是自力更生。 冀州别处有沮授等人照看不用他管,他那倒霉的常山老家却非常需要他操心。 唔,离开青州之前还得和赵子龙见上一面,他在冀州不好在小荀州牧跟前吹耳旁风,赵子龙已经在小荀州牧跟前待了那么长时间总能想法子给常山推荐个靠谱的太守。 魏郡、清河国、巨鹿郡一时半会儿换不了,他们常山前些年羌胡肆虐贼患频发一年能换三四个太守,换到最后直接没人愿意当常山太守,只能随便从官署里挑人赶鸭子上架才好歹有个主官。 至于常山为什么贼患频发,那不重要,反正羌胡肆虐责任不在他。 虽然还没见到人,但是他已经能猜到赵子龙到时候会说什么了。 ——正经事不干就知道琢磨歪门邪道。 他本来就不是走正经路子当的官,满脑子歪门邪道多正常。 再说了,这次走歪门邪道也不是为了他自己,他就从来没这么为他人考虑过。 送走张燕,荀晔捶捶额头,感觉这位曾经可止小儿夜啼的贼头子也没那么正经。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ǐ??????????n?②???②??????????м?则?为????寨?佔?点 也可能是公孙瓒不正经,把本来凶神恶煞的贼头子也给带歪了。 张燕不是一般的贼头子,不光能征善战还颇有远见,他不担心这位曾经麾下有百万之众的黑山贼首会在这个时候煽风点火惹是生非。 能号令百人千人可能是以利诱之,能号令百万之众肯定是心里有块地方藏着良心,就算那百万之众松松散散经常指挥不动也一样。 黑山贼的成分复杂的很,能让那么复杂的流寇们承认同一个老大已经能说明他的不凡。 不过话说回来,冀州那边可以只从青州调基层官吏支援,幽州却不行。 沮授等人是冀州人,与冀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排外归排外却也不会不管百姓的死活。 公孙瓒倒是想让幽州百姓吃好喝好养的白白壮壮跟他打仗,问题是农田里不会自动长出庄稼,官署里也不都是洁身自好大公无私的官,以公孙将军那粗枝大叶的风格不敢想底下的贪官污吏过的有多快乐。 幽州确实得有个能补上刘虞空缺的能臣坐镇,但是肯定不能是他们家文若叔。 颍川老家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他爹和大伯又都在京城,万一京城出了乱子文若叔能迅速反应把他可怜的爹和倒霉的伯捞出来。 让他想想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荀小将军撑着脸陷入沉思,越想越想不出来,于是决定把问题留给他叔本人。 豫州的人手比青州充足,充足很多的那种充足,其中很多都是后世留名的贤才能臣。 青州这边经过一轮考试选出来了近千个可以直接安排到官署干活的官吏,但是一轮筛选只能保证筛选出来的官吏有能力处理政务,再多就不行了。 更重要的是,青州官署的平均年龄比豫州小很多,他们需要的是历练,而不是匆忙上阵独当一面。 幽州是北方门户,下辖足足十一个郡,还有一个看上去大大咧咧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好相处的公孙瓒,谁能保证去幽州后不会成为下一个刘虞? 诚然刘虞落得那么个下场自身原因更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孙瓒无辜。 有危险的时候公孙瓒是幽州百姓最大的靠山,没有危险的时候公孙瓒就是最大的危险。 公孙瓒不是这两年才不擅长治理内政,他自始至终就没擅长过内政,幽州是在刘虞的治理下才变成百姓拖家带口前去讨生活的地方,在那之前并州、凉州什么样幽州就是什么样儿。 手里的钱粮不够养兵怎么办?抢。 周边的富户不够抢怎么办?还有百姓。 总之就是,没有外来威胁的时候,他公孙伯圭就是幽州百姓最大的威胁,没点本事谁能压得住他? 不管了,让叔父们头疼去吧。 荀晔迅速又写封信送让人送去颍川,然后打起精神召集几位亲信开会。 灾荒初显,只要做足准备就能减少很大一部分损失,前提是:能做足准备。 青州的屯田已经步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