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43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430节(2 / 2)

入籍的文书,就是本节帅在战场上看不见的手。

到时候,只要愿意全心全意为唐军服务的人,我们便能做到秋毫无犯。

愿意拼死为我们杀敌,卖儿卖女为我们筹措军资的,我们便可以给他入籍大唐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本节帅认为,对那些愿意站在我们一边的西域小国子民,我们能给的好处要更甜更香。至于那些死硬派,现在安西都护府的手腕都太软了,本节帅到时候要出重拳!见到一个打一个!”

原来是这样!

段秀实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节帅这番话可谓是醍醐灌顶啊!能得到这张入籍证明,那些人睡着了都会笑醒。”

“不是入籍证明,而是我们接纳了他们加入大唐户籍的申请。既然是申请,那还有不通过的情况呢!要不要通过,则是看后续表现如何。”

方重勇微微一笑的说道,话到这里就可以了,懂的都懂。

大唐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包容四海”的王朝,但实际上则是明码标价搞歧视,把“看不起你”都摆在明处,写进法律里面,让胡人们又爱又恨的国家。

胡人们入大唐后,虽然定居了也有户籍,但却是在户籍上明明白白的写清楚了你是个胡人!

既然是胡人,那么在地方上,你是城旁部落的人,按城旁的规矩收税以及当兵。在长安这样的大城,则是按胡人聚居地分配住址,平日里无事不得穿汉人衣衫,否则被发现后入罪!

有方重勇给的这张“入籍表”,只要审批通过,那当事者在大唐就是汉民而不是胡人了。

就跟已经打通政治天花板的凉州安氏一样。这不仅仅是名声与身份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日常行为约束,均田与税收标准等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

段秀实顿时不说话了。

他已然明白,“给机会让他们当大唐的狗”,绝不是方重勇说说而已,而是物质奖励,身份认同和武力威慑三管齐下的组合拳!

给大唐当狗,以后就有机会变成“人”,而且是自己人。

站在大唐对立面,那就要承受被四面围攻,甚至手下都要出现带路党的风险。

这一手厉害啊!

段秀实往更深处想,方重勇如今承诺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一面之词,用河西节度使的官职做担保的。一旦他丢了官,所有的承诺自然都不作数了,那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他已经不敢继续想下去了。就算到时候方重勇想罢手,那些前期沉没成本巨大的西域诸国百姓也没法接受了。

“怎么不说话了,是觉得本节帅对他们太仁慈了么?

其实啊,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天下一家,不分彼此,是大势所趋。

天下百姓同一种户籍,才是国家的进步。

目前我大唐的一些政策,很有问题,本节帅只是将其稍作调整罢了。”

看到段秀实不说话,方重勇又辩解了一句。

西域这是要迎来百年变局了啊!

段秀实心中哀叹一声,面上却又不动声色询问道:“节帅的策略确实不错,末将也相信您一诺千金,言出必行。可河西节度使也有任期。将来若是你卸任或调职了,承诺的这些要如何兑现呢?”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

本节帅那时候既然都不在其位了,这些破事自然由下一任节度使操心。

难道要某去蛊惑这些人,集体到长安去逼宫圣人,让圣人收回成命么?”

方重勇一脸古怪的看了段秀实一眼说道。

……

哗啦哗啦哗啦!

关中局部地区大暴雨,醴泉郊外也是如此。不过不远处的泾水水位倒是还好,不至于说洪水泛滥淹没神策军营地。

方有德一脸无奈看着外面的暴雨,对基哥行礼道:“圣人,我军本准备开拔,只是这暴雨天气,弓矢不能发,沿着泾水北上,恐有被敌水攻之嫌。微臣建议,还是暂缓攻邠州,待雨停之后再行军也不迟。”

基哥脸上表情数变,最后还是咬咬牙呵斥道:“那不过是一帮契丹奴隶而已,哪里知道什么水攻!你带兵直接攻打邠州便是了!神策军精兵强将无数,还拿不下一群反贼?”

这踏马是在下大雨啊!方有德已经无话可说了。

固执的皇帝,现在满脑子的都是“我不听,我不听”,不管怎么劝都没用。

“那微臣这便带兵出发,请圣人勿忧。”

方有德对基哥叉手行了一礼,转过身无声叹息。

要是按基哥这么打,全军覆没是必然的,看来不得不使出一些“奇谋”了。

方有德在心中暗暗想道。

第310章 明明可以直接抢

盛唐的时候,关中气候还是相当湿润,每到初夏,雨水极多。

而泾水虽然是关中地区的主要河流,但它并不是一条大河滚滚而来,而是来源很丰富,由大量山泉与细小支流汇聚而成的。

泾水可谓是积少成多,又是山泉汇聚,因此河水清澈,与浑浊的渭水区别很大。在长安东北面,两条河汇聚的地方,就会出现一条河清一条河浊,乃至于一眼可辨的奇妙状况。

成语将其称之为“泾渭分明”。

由于泾水的来源颇有些“爆发力”,山间泉水的汇入量,跟雨水关系极大!因此每到暴雨或者涨水季,泾水的河面高度就会天差地别,爆发山洪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了。

被基哥一顿训斥后,方有德不得不领着五千神策军步卒,来到泾水出山谷的山谷口所在地泾阳县以北。这里在战国末年时,由韩国间谍郑国修了一条灌溉关中的水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