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52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529节(1 / 2)

车光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那宽厚的肩膀上,好像扛着一座山!

……

“哥奴居然被刺杀了!”

开封县城的某个小院落里,方有德将今日朝廷刊发的邸报(此时还不叫这个名字)放下,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李林甫一死封神!简直岂有此理!

不论是朝廷定下的调子,还是民间的声望,李林甫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贤相!

如果不是为了甩锅,人们总是会对死去的人更加宽容一些,毕竟,死人不会抢活人的饭碗!

会打仗的将领,活着的时候对皇帝是个威胁,死了以后就是帝国曾经的柱石,人们往往不会去谈论他的野心勃勃,而是会把注意力放在“用兵如神”上面。

李林甫也是一样,活着的时候很多人嫌他碍事,在相位上占着不肯下来。死了以后,这些人都会忍不住多给他说几句好话。

毕竟,说好话又不费什么事!

没了安史之乱,也就没了李林甫的臭名远扬!

这是方有德没有想到的,如今他记忆里的那些事情,早已面目全非,找不到对应的坐标。

方有德迷茫了,仅仅靠着记忆,他已经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就连李林甫都要流芳百世了,如今这情况,方有德也不知道怎么评价才好!

正在这时,十将李嘉庆求见,一见面就对方有德说道:

“节帅,儿郎们今日在一艘漕船上,搜出来很多硝石。数量太多,有点不太正常,如今已经将那艘漕船扣押了。”

硝石?

方有德疑惑问道:“哪里来的船,要去哪里?”

“汉中那边来的,要去河北!

那船主支支吾吾的,先是说去贝州,又改口是去博州,最后才承认是送去幽州的。

节帅,这硝石可以用来做火药,乃是禁运的东西,船主居然报的普通石料。”

李嘉庆不动声色说道。

这年头火药已经用来做烟花,里头门道虽然多,硝石却是必需品。

也有人(特别是军队)将火药用来引火,军中早已普及,只是还未列入唐军制式装备。李嘉庆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自然不会不知道火药的基本配方是什么。

一船的硝石,其用量之大简直不可思议!不询问一番显然是不行的!

方有德瞳孔骤然一缩,随即点点头道:“带本节帅去看看。”

第379章 外行指挥内行

.天色已晚,汴河渡口的某个栈桥边,停着一艘漕船。不过此时此刻,它已经被宣武军的士卒团团包围起来。船上的船夫和船主,都已经被控制,现在这条船就是一条装满了硝石的无人船。

船舱底部,一个又一个的大木箱内,堆放着或透明,或白色,或灰色半透的小石头,不仅颜色没有完全一致的,就连大小形状也差别极大,看上去有些丑陋。

李嘉庆是懂行的人,对方有德介绍道:

“采矿的时候,硝石经常跟芒硝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只能先挖出来,后面再来处理。要制作火药,还需要一些工序,先将硝石提炼出来。

末将以为,这么大数量的硝石,要做的火药,绝不是用来放烟火的。更何况,要说这些东西是运去长安的,末将还相信用途广泛,幽州那边,哪里有那么多烟火要放的!”

他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硝石还可以制冰,长安商业极为繁荣,硝石制冰做冷饮,已经有产业链。但幽州城才多大,就那么点商业,还多半都是用来跟北方草原交易牲畜的,要硝石做什么?

这些问题不能深究,上了称千斤打不住,李嘉庆很滑头的将担子甩给了方有德。

“此事确实有蹊跷,不太寻常。”

方有德蹲下来,将一个装着硝石的木箱子打开,确认了李嘉庆所说无误,顿时心中一沉。

前世唐末,火药早已军用普及开来了,他比李嘉庆更明白这么多硝石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对于唐军的军备,方有德心中非常有逼数,知道军中什么东西缺,什么东西不缺。

比如说最常见的弓箭等物,军中常常是不缺弓弩,但很缺箭矢,而且是奇缺。

而刀枪剑戟一类的冷兵器,则完全不缺,各地府库里堆得到处都是,哪怕大唐再扩军一倍,这些冷兵器也完全够用。

至于火药一类的玩意,属于军中没有明确标准的“辅助辎重”。

由于配方不同,使用场合不同,所以火药并无详细的制作标准,只是知道有几种东西是必须的,比如说炭粉、硫磺、硝石。

这些东西在大唐军需供应中不成体系,工部下属的工坊也没有制造,民间也没有形成上了规模的供给渠道,所以到处都很缺。军中并不是用火药来杀人,多半都是引火之用。

炭粉和硫磺都好说,就是硝石比较难搞,特别是量大的产地,也就那么几个。

要一次性搞来这么多硝石,那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甚至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大唐硝石产量最大的矿场,就在汉中!没有官面上的疏通与掩护,这些硝石连汉中都出不去,更别提运到幽州了。

“节帅,这件事怎么办?末将审问这些人,都是一问三不知,他们是从扬州接的货,准备以贝州、博州作为中转地,那边有人找他们接货。只怕那些人也不是最后一站。”

李嘉庆皱了皱说道,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按说,硝石这东西,量小的话,也不是说特别敏感,道士炼丹的时候就常用,平时也不太引人注目。

关键是这次量大啊,整整一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