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6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636节(2 / 2)

安史之乱率先在河北孕育出“结社军队”,然后随着藩镇割据的加剧,结社与牙兵开始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大唐遍地开花。

谁站唐庭,谁站安大帅,战争结果如何,反倒成为次要的了。

无论是漠北还是江南,无论是河西还是河东,无论那些节度使是什么立场。

那些基层的牙兵,那些骄兵悍将,他们仿佛超越了地理的限制,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银枪孝节的丘八,与黑云长剑的丘八,虽然服役的地方相距甚远,但他们桀骜不驯的做派,就好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一样。

这便是历史的必然性,很残酷,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而这些东西,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就已经相当普遍,萌芽欲出土了。

河北、河西,有关结社(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文物陆续出土,便足以证明它不是猛然间出现的。

但是安史之乱催化了这一过程。

我会在下半部里面,相当多前人没写过的东西,剧情不会走得那么快,也不会走得那么直,你们慢慢看就是了。

第447章 进击的基哥

“哈哈哈哈哈哈!方节帅,有你在河东,太原城就稳如泰山了。”

太原城下,颜真卿看着风尘仆仆从阳曲赶来的方重勇,连忙走上前来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

内心的激动无以复加。

那表情绝不像是装出来的,事实上,方重勇没有听从基哥的圣旨,依旧带兵来太原,足以见得他顾全大局,是个可以依赖的中流砥柱!

“从辛将军那边听说圣旨的事情了,圣人不明白前线的情况,所下达的命令,也并非合适。

总之一切都是误会,本节帅会上书朝廷,妥善处理此事。

某身后这两万精兵,也会与太原共存亡共进退,请颜相公勿虑。”

方重勇微笑说道,非常坦然而自信。

“好!好!大唐有方节帅这般的一心为国之人,平叛指日可待!”

颜真卿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对方重勇行了一礼。

对方绝对当得起他这一礼!

之前的时候,颜真卿脑子里一直有个印象:

这是方有德之子。

方有德用兵如神,对天子,对国家忠心耿耿。

可谓是能人所不能!

无论方重勇做成什么大事,颜真卿脑子里都是那句:这不愧是方有德之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直到今日,他才感觉方重勇是真的厉害啊!

这是真正的顶梁柱,关键时刻拎得清是非,靠得住。

倘若方重勇执意要回蒲州,颜真卿是无论如何也拦不住的。

毕竟,圣旨就是这么说的。回去是执行圣旨,留在太原反而是抗命!

多少人敢在打仗的时候,顶住皇帝的压力抗命?

这样的人,终究是不多见的。

而且这样的人,下场多半都不会太好。

颜真卿一边担忧方重勇未来的命运,一边又欣慰河东的局面终于可以稳定下来了。

正在这时,远处有一人骑着快马疾驰而来,他身后还跟着一队骑兵,有数十人之多。

远远看去,气势有点嚣张!

此人身着红色宫服,看上去像是个宦官,四五十岁的模样,是个陌生的面孔。

整体看上去给人一种阴柔的错觉。

反正方重勇不认识。

“敢问方国忠何在?”

那人翻身下马,看到颜真卿身上的紫色官袍,对其一脸傲慢的询问道。

这话语气太冲,颜真卿也是有脾气的人。他压住内心的怒意,一脸平静反问道:“某是颜真卿,你为何人?”

“内待召林招隐,得圣人之命,为新任的朔方河东两道观军容使!

负责肃正诸军军纪。

谁是方国忠,上前领旨。”

林招隐一边说一边环顾众人,随即目光便落在方重勇身上。

“某便是方重勇,敢问天使有什么指教呢?”

方重勇作出一副小心翼翼的姿态,低声询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