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忙胡阿嬷的丧事,胡家不少人还不清楚李铁斧和李桂花的事,他们闻言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老陵长又黑了脸,这些人像赶集市看猴戏的一样,一个个眉飞色舞的,唾沫星子乱飞,压根没有送葬的庄重之色,要说他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地下传来繁杂的脚步声,地上的人匆忙投去一眼,催着杜月继续讲。
值守的人去殿前搬来梯子,方便送葬的胡家人爬出来。
十几个人一上来,一阵恶心人的腐臭迅速散开,其余人齐齐捂着鼻子后退。
胡家全唾一口,他拍拍身上的灰,问:“还有事吗?没事我回去了,我要回去漱漱口,在下面吃了一大口臭灰。”
“都回吧。”年婶子摆摆手,一个个都杵在这儿也没意思,心不在这儿,人留这儿只能徒增笑料。人刚死,尸身还没入棺,他们就把老人家的家私搜刮干净了,棺椁还没安置,昨晚就有人打探着要占用房子。她心生迷茫,也满心失望,替老姑母感到伤心,也不晓得她地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她为公主陵操心之余,一门心思为后辈打算,拼着不要脸面,也要让下一个陵长还姓胡,而她的后辈压根没把她当回事,甚至还仇恨她。
离开陵殿,年婶子打发走两个儿子,她推着老头子在殿前的青石路上散步。
“你说姑母会不会后悔?一帮子没心肝的,要不是有姑母镇着,你们胡家两三代人能不巡山?”她恨恨地问,“以后不准你再替他们操心,胃口喂大了,都当是他们该得的了。别到时候你我死了,棺椁还没入土,灵前的孝布和纸灯笼也被他们拆走了。”
说来可恨又可笑,一帮子眼皮子浅的,孝布和纸灯笼都有人要,急着办丧事不成?
老陵长“吭”了一声,他断断续续憋出“孩子”、“儿子”、“养”几个字。
“叫家文和家全各收养个孩子?”年婶子猜测。
“嗯。”经此一事,老陵长也发现指望不上族人,他擦擦口水,又憋出“陶椿”的名字。
“叫陶椿也养个孩子?”
老陵长点头。
年婶子闻言心里总算是松泛了一些,老东西总算是开窍了点,要是还一心惦记着他的族人,她可真要敲他脑壳。她絮絮叨叨跟他讲山谷里发生的事,包括李二挑拨离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