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9(1 / 1)

食街开张的时候得跟她说一声。 她还拉着沈华筝的手:“日后记得常来宫中看哀家。” 这孩子对她眼缘,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沈华筝笑道:“太后娘娘,民女记下了。” 乐佳郡主也在一旁帮腔:“太后娘娘,您放心吧,以后只要一逮着机会,臣女就把她带来看您。” 夷安长公主也帮着作保,太后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人。 沈华筝进一趟宫,得了一大堆赏赐。 有景宁帝赏的,也有太后赏的,扛了足足六大箱子回沈府。 除了华服首饰,金银玉器,还有一些宫里御膳房做的点心。 沈恪思和沈恪恒两人现在每日都会回家,第二日一大早再乘坐马车去国子监。 兄弟俩刚回府里就见到那一箱又一箱的赏赐,两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妹妹也太厉害了吧。 沈华筝进宫之前还有些忐忑,生怕哪里做不好,把事情给搞砸了。 没想到一切这么顺利,不仅太后对她的厨艺青睐有加,就连景宁帝都愿意为她们题字赐匾。 接下来,只要继续好好琢磨菜单,然后等着酒楼和美食街修缮完毕就可以了。 沈华筝端起茶杯,浅浅抿了一口。 【突然想吃牛肉火锅了。】 周氏:??? 沈恪思沈恪恒:??? 牛肉他们知道,可火锅是什么? 不过没关系,筝儿很快就会为他们解惑了。 果然如他们所料—— 沈华筝将茶杯放下,抬眸看向周氏:“娘,我们晚膳吃牛肉火锅吧。” 周承安让人帮她打造的锅和漏勺昨日就已经送来了,正好试试怎么样。 * 夜幕降临,沈昭年和沈恪庭也回来了。 他们刚走到偏厅门口,就看到一应下人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手里都还端着盘子。 管家见了沈昭年和沈恪庭,立刻笑容满面地上前,“老爷,大公子,你们回来了。” 沈昭年颔首,“嗯”了一声。 沈恪庭:“安伯,晚膳吃什么?” 往日回府的时候,可是很少见这种阵仗。 根据沈恪庭的经验,沈华筝肯定又做了什么新奇的吃食。 沈昭年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支着耳朵,在等管家的答案。 管家笑着应道:“今日四姑娘说要做牛肉火锅,刚才让人送进去的都是片好的牛肉和各色配菜。” 牛肉火锅? 沈恪庭眨了眨眼,牛肉他知道,可火锅是什么? 不过没关系,不管是何物,只要经过筝儿的手,都会变成人间难得一寻的美味佳肴。 沈昭年早年外出办差的时候倒是吃过炙牛肉,以前倒是觉得挺好吃的。 如今回想起来,味道只能说中规中矩。 毕竟他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 不管怎么样,沈昭年对自己闺女准备的牛肉火锅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 父子俩面上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内心却都在欢呼雀跃。 两人都加快了脚步,朝偏厅里走去。 第53章 吃火锅啦 除了沈昭年和沈恪庭父子俩,沈家的其他人早就已经聚在偏厅里了。 几个丫鬟正在摆盘,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 除了牛肉以外,还有丸子,蔬菜,腐竹,各色蔬菜,菌菇。 每个座位前都摆着一小碟淡褐色的酱料。 见到两人,周氏招了招手,“正好,你们快去净手吧,晚膳就等着你们呢。” 沈昭年和沈恪庭忙不迭地点头,匆匆净了手之后便入座。 沈恪恒用筷子蘸了一点面前的酱料,放入口中—— 这酱料鲜中带咸,还有一股隐隐的甜味儿,别有一番风味。 “筝儿,这是什么酱?” 沈华筝让人将不易熟的牛肉丸先放到锅里,“这是沙茶酱,一会可以蘸肉吃。跟牛肉火锅简直就是绝配。” 牛肉火锅追求自然本源的鲜味之美,以鲜字当头。 讲究以清鲜为美,大味至淡。 火锅汤底不必多浓郁,只需用牛骨清汤打底,再放入一些白萝卜和玉米便可。 只有这样纯粹清淡,返璞归真的汤底,才能够更好地凸显牛肉最本真的鲜美。 沙茶酱,可以说是牛肉火锅的灵魂。 沈恪恒点了点头,恒满脸期待地盯着锅。 沈恪思突然开口:“筝儿,牛肉丸是不是可以吃了?” 沈华筝看向冒着热气的大锅,原本泛红的牛肉丸已经变成了深褐色,一个个圆滚滚,胖嘟嘟地浮在汤面上。 她弯了弯眉眼,拿起漏勺去捞锅里的牛肉丸,“可以吃啦,把牛肉丸捞出来。” 吃火锅要自己涮才有感觉,丫鬟们一早就按照沈华筝的吩咐,在每个人面前都放了漏勺。 其他人早就馋得不得了,见状也都拿起自己面前的漏勺,学着沈华筝的样子将牛肉丸捞了起来,放入碗里。 沈华筝夹起碗里的牛肉丸,到酱碟里滚了一圈,还不忘提醒其他人。 “记得要蘸一下酱再吃。” 她将牛肉丸放置唇边吹了吹,轻轻咬了一口。 牛肉丸是用纯鲜肉打制的,肉质细嫩弹润,口感爽脆。 咬一口,内里鲜香的汁水便喷涌而出,让舌尖感到轻微的酥麻感。 裹在牛肉丸外面的那层沙茶酱,微咸中又带着丝丝甜意,以最大限度激发了牛肉丸的鲜美。细嚼之后,还能够感受到牛肉的那种甘甜,吃起来余味十足。 沈华筝微微眯了眯眼,一脸享受地嚼着牛肉丸。 嗯,味道还不错。 沈家其他人也都在埋头吃牛肉丸,韧性十足,荤香四溢,爽口弹牙。 好吃,实在是太好吃了!! 虽然沈家人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可每次沈华筝一出手,总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吃完了牛肉丸,沈恪恒又盯上了那些片好的牛肉。 “筝儿,我们可以涮肉了吧?” 其他人也都看向沈华筝,等待着她的回答。 沈华筝点头,“可以涮肉了。这些都是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它们之间口感差异很大,涮的时间也不一样。” 牛肉火锅之美,在于分得细,且极其注重刀工。 厨师经过精细的分类,用不同的切法,将不同牛身上不同部位肉的口感发挥到了极致。 第54章 还有这么多讲究 沈华筝指着其中一盘雪白的脂肪与红色的肉相间,形似大理石的牛肉,向众人介绍—— “这是牛朴,也叫脖仁。就是牛肩胛处靠近头部那一块位置的肉,肉质细嫩,鲜甜爽口,是最好的一块肉。一头牛身上的牛朴肉,最多只能够切出一两斤来。” 她又指向另外一盘肉,“这是吊龙,背脊上的长条肉。” “这是匙仁,就是脖仁下方那一块的肉。” “匙柄,是匙仁下方靠近牛腿和牛腹的一小块区域上的肉。” “三花趾,五花趾,分别是牛的前腿和后腿肌腱肉。” “肥胼,牛腹部夹层都的部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