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开水,那只陶碗连一个豁口都没有。 “这……小郎给俺一口凉水就行……” 居然还是温的。 帮工递过去,笑道:“俺们这里不让卖凉水,抓到要罚钱,都得是烧沸过的。” 中年男人受宠若惊。 当即将沾满泥的双手在衣摆擦了又擦,双手捧过帮工旳陶碗。温度适中的温开水跟干涸开裂的唇刚一接触,他便迫不及待张口,大口大口吞咽起来。水流顺着口腔滚入喉管,好似久旱不见甘霖的土地终于得到滋润,他喝完长长舒了口气,仍觉不够。 心下咂咂嘴又不好意思开口再讨。 帮工在茶肆忙着,啥形形色色的人没见过?早已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好本事,道:“这会儿不忙,俺再给你添一碗。你这骡子有喝水吗?要不牵到后面喂点?” 中年男人自是再三感谢。 那匹骡子饿得几乎要皮包骨,肋骨根根可见,看状态也是一头上了年纪的老骡。 骡子瘦弱苍老,但还能干活。褡裢塞得满当当,背上还驮着老高的竹编匣子。 也不知道里面装着啥玩意儿。 出于好奇,顺嘴问了一句。 中年男人也未隐瞒。 “俺家里攒的一点炭和草鞋,听人说这里有人收,一起卖钱能多给点……” 说是钱多一些,也就贵个四五文。 不过,他为了这四五文徒步走了整整两天两夜,路上还要小心翼翼碰见盗匪。担心晚上宿在野外会碰见豺狼虎豹,再困再累也不敢阖眼停下脚步,只能白天时候,找个僻静地方眯一会儿,还要将老骡子跟自己用草绳捆着,担心有人将骡子和木炭都偷了。 当然,不管晚上还是白天都不安全,能不睡尽量不睡,两天下来憔悴恍惚。 此时帮工才注意到男人脚上的草鞋磨得几近报废,脚趾露在外头,暗红色的血混合着泥巴已经干涸,而骡子褡裢一侧还有十来双新制的。唏嘘之余,不由得同情。 给骡子喂了一小把菽豆渣。 中年男人看了,眼眶微微泛红。 浑浊的泪几乎要簌簌滚落,嘴里一个劲儿道谢。帮工将中年男人送到道上,还好心给指了路。顺着这条道下去,要不了一刻钟的功夫,路就能很好走了。 他这双脚也能少遭一些罪。 中年男人也没有多想。 依依不舍跟帮工道了别。 怀中还装着帮工送的一张大饼。 掌柜早将这些看在眼中,笑了笑道:“那些水不算,其他的从你工钱扣……” 帮工道:“自然自然。” 其实他过上好日子也没几个月。 看到中年男人这样,他感同身受,忍不住想帮一帮。帮工本是走投无路下,流亡来河尹的流民。本以为这地方会成为他的埋骨处,谁知会被好心的掌柜救了下来。 每天都在茶肆帮忙打下手。 管吃管住,还给钱。 帮工起初不敢要,他干的那点儿活哪里值这么多报酬?但听了掌柜的话才知道,这不算多。若是去治所那边找工作,待遇才叫好。搁在茶肆这里,顶多算饿不死。 因为帮工全家死得只剩他一个,几个月下来还攒了一笔积蓄——说是积蓄也就三四十钱,十几张饼条——掌柜扣他工钱无所谓的,反正管吃管住,帮工不甚在意。 掌柜见了笑笑摇头。 这天结算工钱也没扣。 茶肆内外,往来路人低声议论,时而能听到哄笑调侃之声,空气中弥漫着快活的气息。与此同时,中年男人走过一段坑坑洼洼、崎岖泥泞的路,然后呆住了。 无他—— 前方这路未免过于宽阔平整了。 他几乎要以为自己产生幻觉。 迟迟不敢将脚踏上去。 左看看,右看看,终于在老骡子轻轻一拱中,做贼心虚一般偷偷迈出一步。这条道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能容纳三辆战车并驾齐驱!跟先前狗啃一样的路截然相反。 路好走了,脚步也快了。 走了没半时辰就看到一片规整的田。 中年男人又一次看呆。 放眼望去,田中粟米几乎要化作金色波浪,每一株都长满沉甸甸、颗颗饱满的硕果,每一株都被迫弯着腰,风一吹,好似随时能伏倒在地。他也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家中也有两亩薄田,但一年耕作下来,碰上好年头也只能让家人混个水饱…… 这些、这些是他做梦都没见过的。 倒是听村里一些老人说过。 若有良田,碰上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兴许能跟眼前的比一比亩产量。 “看什么,看什么?” 或许是他驻足时间太久,没见过世面一般东张西望的样子过于可疑,田间劳作的佃农瞬间警铃大作,提着扁担柴刀指着他,大声呵斥。他被庶民误会是贼了…… 中年男人好说歹说才解释清楚。 几個佃农这才缓和脸色。 中年男人说了几句庆贺丰收的吉祥话,听得人心里舒坦无比,看他也顺眼了,甚至有人愿意将穿得半旧的草鞋送他一双。 中年男人有些懵。 河尹这个地方他是听说过的。 除了穷就是穷,穷山恶水。 据说再好的粮种在这里也要减产。 流民逃亡都要避开这块地方,免得自己讨不到吃的,还被当地的刁民抓去吃了。 如今一看,不是这样啊。 不解为何传闻跟现实差距这般大! 众人闲聊起来,中年男人便厚着脸皮请教耕作的秘诀,便见一人摆摆手。 “哪有这玩意儿啊?” “全是沈君庇佑!” “这里这些都不算啥,你去浮姑那边看看才知道什么叫‘丰收’,唉,馋得很。” “浮姑的田才叫肥……” “那是,沾了沈君仙气能不肥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 中年男人听了半晌也没听懂。 只知道河尹有一位新郡守,去岁才来河尹上任,人很年轻,长得贼俊俏漂亮,也没什么大官的架子,若是有幸去浮姑说不定能看到沈君本人。河尹这一年的变化都是沈君跟沈君帐下一众人一起努力奋斗的成果。 中年男人甚至还看到有个包着头发的老妇人说着说着滚下浑浊泪水,呜呜起来,冲着某个方向拜了又拜,其他人也被传染。 中年男人:“……” 他仍是不明所以。 顺着这条比最好的官道还平坦舒适的路,一直往下走,沿路村落情况大同小异,家家户户都在农忙,准备秋收。脸上洋溢笑容,脚下步履生风,衣衫也干净。 十几个人才碰到两三个打补丁的,即便是打了补丁,补丁也不多,跟他身上处处都是补丁的旧衣完全不同。此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总有那几个庶民见他削瘦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