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没多少人来啊,老板岂不是要亏死了。”先开口的是洪钟,他吐槽着无关紧要的事情,反而让严肃紧张的气氛松快了点。
“进入正题吧。”卫斯诚坐直了身体,把桌上的干果点心往对面两个人那儿推了推,“我凌哥说有事要问,刚好我们也有事要找你帮忙。所以,谁先说?”
“这还要分先后?是谁不都一样嘛。”洪钟拿起一块甜瓜往嘴里送。
“那就先问您吧。”姜泠顺着他的话接道,“反正都一样,不如先请您帮忙解答一些问题。”
“怎么又冲我来了。”洪钟擦了擦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问吧,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我们进到第三只龙眼之后,目睹了一次审判,台上的判官像是古代人,而那里的人把这叫做‘主官会审’。这是什么意思?”
“这你就问对人了。”洪钟喝了口茶,娓娓道来,“我那本记载六溪龙眼的古书里有提到过这个。”
“相传,第三只龙眼是天庭雷部分设人间的公堂和法场。每一年年底,雷部都会派官员在人间开设一次公堂,其主要业务就是处理亡魂的冤情和怨恨,这就是所谓的‘主官会审’。”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这么算的话,你们去的那天刚好就是这一轮开设公堂的日子。但是呢,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每次审理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基本都是当堂审、当堂判、当堂执行。”
“每一次会审都是七月十五?”凌岓问。
“也不一定,我看那本书上记载的几次会审日子不是在中元节,就是在清明节。但总之都是阴气极重,鬼门大开的时候。”
“那回魂灯怎么会在六溪村,难道他们真是守护龙眼的部落?”回去以后,卫斯诚听姜泠讲述了这次黔西南之行的全过程,对这个回魂灯很感兴趣。
“当然不是啦。”洪钟摇摇头,“我听小姜和小凌都提到过这个事。我猜最早的六溪村原住民的确和第三只龙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回魂灯能镇压住冤魂鬼煞的恶气,自然是这些原住民守护龙眼最好的宝物。”
“虽说龙眼庇护的地方一直都平安无事,可千百年来到底有没有战乱灾祸谁又能知道呢?再加上当地的原住民早就和外乡人通婚了,就算他们真有什么了不起的血统,到现在也该稀释得差不多了。”
“原来如此。”卫斯诚若有所思,接着指了指凌岓,“我姐也就算了,凌哥为什么也没被抹除记忆?不是说活人进入龙眼是大忌嘛?”
“这个问题,我这两天也想了好久。就目前看来,只有一种解释。”洪钟看着坐在旁边的人问,“在那个增加怨念的灵堂里,你就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没有。”凌岓摇摇头——他当时光顾着关扬和姜泠了,哪有闲心生出什么别的念头。
“这就是答案。从来没有活人能在龙眼里全程不带任何怨念或者恶意走下来,他是例外咯。”
说到这里,洪钟突然一顿,跟坐在对面的姑娘说,“小姜,你那块玉拿出来我瞅瞅。”
姜泠不知缘由,但还是把玉玦交给了洪钟。
“怎么了?”她问。
“我就说嘛!”洪钟把玉玦对准光线仔细翻看,“上次你来找我的时候,我跟你说这块玉还缺九只角,现在只缺八个了。而且这次弥合的这块地方色泽非常好,应该是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器物加持。”
“什么人?”卫斯诚比他师姐还着急,“还是什么器物?”
“如果是器物的话,那应该是回魂灯。回魂灯重见天日后的那一亮,对玉的修复大有裨益。”说书人咂咂嘴,“如果是人,那十有八九是小凌同志。毕竟在龙眼那种地方都能没有怨念,说明他至纯至善啊!”
“可能只是因为我当时忙着管别的事,没功夫想其他的。”凌岓听见“至纯至善”四个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那你也太小看龙眼的作用了。”洪钟并不赞同身旁人的说法,“给你们设套的那个活死人,就那半人半鬼。”
“贺一川?”
“对,就是她。”被旁人提醒,说书人才想起来这个名字,“在正常情况下,加害她的罪魁祸首其实很早就被她亲手解决了。但是她不依不饶,还要把不知情的人当成帮凶来恨,这就是龙眼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说,是指使她的人,利用了第三只龙眼的作用。”
第23章 篇三:苔岑之契·帮忙
“哦对了,小凌同学还跟我说,在龙眼里,他有时候会看不清,也是出于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