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84章</h1>
英祥如听故事一般听呆了。他原本是贵介公子,在御前也见到过形形色_色人等,自以为还有些见识,如今换了立场,才知世间百事,不是简单“是非”二字可以说得清楚的,小小一县,小小县衙,里头盘根错节那许多暗门子,果然是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自己再没有分毫骄汰的资本。
作者有话要说:
☆、旧吏文祸成下民
这夜尽欢而散,英祥带着微醺回到家,挑起灯开始写信。冰儿早就哈欠连天,哄得奕霄睡熟了,来到英祥身边嗔道:“怎么回事?不是已经辞了差事,怎么又有这许多事情了?”
英祥转身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我给邵大令写封信,请他帮我弄个籍贯,捏造三代身份,明年考个秀才。”
冰儿坐下来笑道:“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喜欢这些俗套了?”
英祥笑道:“我哪里喜欢!不过身不由己罢了!你想,我如今不是县衙里的师爷了,身上有个生员的身份,见县太爷才不用下跪;万一有人想挑我的事,总要学政那里批文才好革我的身份,等闲不能把我弄到衙门去坐班房;现在虽然家里有几个余钱,但是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等我学会了八股,自己再有了身份,课课学生也是好的。”他掰着指头一条条数着好处,冰儿“噗嗤”一笑道:“随你吧!只要你别跟那些穷酸秀才似的,考试考上了瘾,竟一路飞黄腾达到殿试上头,我就不管!”
英祥笑道:“我又不是傻子!再说,我也未必有那个福命。”
信送出去没有多久就接到了邵则正的回信,事情不出钱慎思和方鉴的预料,邵则正帮他办理冒籍参考的事宜,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要知道,当年英祥初到兰溪,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周祁在兰溪这个肥缺上做了不足一年,好处虽然捞了不少,但是官运并不亨通,很快被调离了。官场上这些是非,英祥实在不想再参与,既然准备应考,他也买了几本八股文的书籍揣摩,做了几篇试笔倒也得心应手。第二年开春,他万般不舍地辞别了妻儿,好好地抱了抱刚刚会走路的小儿子奕霄,踏上了赶考的路途。
喜报来得很快,英祥在童生试中一举拿了第一,补了廪生,每月还有小小的一份钱粮进账,也有人热情地邀他到家里做西席。不过英祥未及答应,又收到了邵则正的来信,既向他表示祝贺,又小心问他:自己在州同的位置上做得不大得意,但是从省里走了点关系,狠狠心抛弃了原本的品级,想在余杭重新选知县一职——职位未变,但因为是附郭的首县,品级和地位都比一般的县令高了一等,迎来送往的事务也会繁杂许多,实在缺不得一位能写善道的书启师爷,希望英祥能够到杭州帮他。
英祥犯了踌躇:杭州有“人间天堂”之称,实在是心向往之的地方,远比闷在兰溪这个小县城里来得有趣,也可以远离卢宝润这个仇家。不过地方大了,自己是否还能藏身就成了问题。反复推敲了许久,他对冰儿道:“邵县令是你我的恩人,如今他这么热情地邀我们去杭州,你说我们是去还是不去呢?”
冰儿却很干脆:“打听一下杭州的官员有没有认识我们的,没有的话,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