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何笑了,“小檀说得没错,小萧你得知足。”
萧虞挑了挑眉:“看情况再说吧。”
他说的模糊,不知是女方看他的情况,还是他看女方的情况。
快到八点时,齐队在门口吆喝了一声,要求一组成员手机静音,马上到二楼大会议室开会。
在大会议室开会,说明参与的人多。
檀锦、萧虞、李巍、小许自动自觉地坐在了第二排。
萧虞按灭亮起的手机,小声问檀锦:“你同学没骚扰你吗?”
檀锦道:“他们在群里骚扰我,打电话的没有。”
李巍提醒道:“此案的舆论压力极大,你们千万不要乱说话。”
萧虞道:“李哥放心吧,我多奸呐。”
走廊里来人了。
三人停下话头,就见王局和朱大队陪着三个陌生人进了会议室。
大家伙儿跟着齐队站了起来。
王局身形瘦削,国字脸,扫帚眉,面容威严:“这三位是市局刑侦总队的骨干,特地为系列爆炸案而来,希望大家能打起精神,全力配合,早日侦破该案,尽快还京市百姓一个安宁。”
大家齐声道:“是!”
几位领导入了座。
坐在主位的中年男子姓廖名勇,他自我介绍一番后,又给其他两位同事做了介绍:一位叫常宜青,三十左右,系炸/药方面的专家;另一位叫白思广,四十上下,精通犯罪心理。
廖勇长相精干,说话毫不啰嗦,迅速言归正传,请齐队介绍案情。
齐队面色黑沉,平铺直叙、简明扼要地把情况说了一番。
廖勇皱着眉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停笔后,他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在王记爆炸案中,戴帽子口罩的男子如此熟悉地形,可见了解当地情况,应该在附近居民中展开更细致的排查。
第二,古井镇一案,凶手早有准备,大抵是节目组提前泄露了拍摄地点,对这一点的调查不够详细。
第三,雷沂一案,一组大意了,应该尽早查看古塔。
如果说前两条只是质疑,最后一条就是指责了。
“廖队批评得极是,的确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王局诚恳认错,他看向齐队,“老齐,你来表个态吧?”
齐队道:“王局,容我解释一下……”
王局打断他的话:“调查到现在,案件没有抓手是既定事实,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朱大队赶紧开口:“王局批评的是。我是大队长,要负主要责任,我代表一组表个态,一定听从指挥,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尽快侦破此案。”
齐队的脸涨得通红,还是一言不发。
王局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廖勇这才开口解围:“王局和朱队言重了,我们初来乍到,对案件的了解不如你们深刻,瞎指挥是会犯大错误的,大家互帮互助就好。”
王局勉强笑了笑:“廖队屡破奇案,经验丰富,怎么会瞎指挥呢?”
“王局谬赞。”廖勇摆摆手,“好了,时间宝贵,我就不耽搁大家时间了。今天先这样安排:我们仨研究卷宗,你们按照你们的节奏继续调查,晚上七点,我们还是在这里碰面,怎么样?”
王局拍了板:“好,这样两不耽误,大家行动吧。”
第31章调整重点,双管齐下
回到办公室,齐队让檀锦和小许一起,把所有资料整合成一个文档,该向其他部门请求协查的统一发公函,该调查公民信息的调查其具体信息。
大约十点半,交警等相关部门把车主的详细资料发给了齐队。
齐队把人分成四组,准备对所有四十二辆车的车主进行详细排查(其中一辆是朱大队查到的农家乐的黑色私家车)。
檀锦还是和老何一组。
二人负责兴庆镇和农家乐的十九辆车,数量多,但基本在一个地方,不用来回跑了。
挨个打完电话十一点,他们顾不上吃中饭,坐上车,直奔兴庆……
这一跑就是大半天。
饿了吃面包,渴了喝矿泉水,即便如此,一下午也只寻访了七个车主。
七个人中,四个一直在家,三个当日从京市返回镇上,但时间点和预设的时间段不相符,且均有人证,暂时排除了嫌疑。
五点半,檀锦开车往回赶。
老何一上车就睡了,檀锦打开收音机,边听边开,遇到停车还抓片牛奶饼干吃吃,酥酥甜甜的口感总能让疲劳少上几分。
快进城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打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