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文豪1978 > 文豪1978 第2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文豪1978 第243节(1 / 2)

“顶格还不够有诚意?”

林朝阳脸色淡然的摇摇头,“不够,人家人文社就比你们有诚意。”

又是人文社!

章德宁心里暗恨,嘴硬着问道:“他们再怎么有诚意还能给你多少?”

“基础稿酬千字十二块,印数稿酬万册5%。”

林朝阳的话音刚落,章德宁目瞪口呆,“他们疯了?”

“什么叫疯了?人家这叫爱才若渴,束帛加璧。”

章德宁无瑕去攻击林朝阳大言不惭,她仍沉浸于“基础稿酬千字十二块,印数稿酬万册5%”的震撼当中,喃喃自语道:“人文社……人文社这是在哄抬物价!”

林朝阳挖苦道:“嫉妒使人面目全非,看看你这个丑陋的样子。”

章德宁忿忿的瞪了他一眼,恢复了些理智,狐疑的盯着林朝阳。

“人文社给你这么高的稿酬标准,那你就把小说给他们出呗,跟我说这些干嘛?”

“这不是你问的嘛!”

“我问的是你的小说要不要出版,我什么时候问人家给你多少稿费了?”

章德宁眯起眼睛,“你不会是想借机来哄抬稿费吧?”

小心思被戳破,林朝阳面色如常,“什么叫哄抬稿费,你们不愿意出高价,还不让别人出了?没诚意!”

认识好几年,章德宁自忖太了解林朝阳了,她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人文社真给你这么高的标准?”

“这事我骗你干嘛,人家的诚意可比你们足多了。”

章德宁冷哼道:“我倒是想有诚意,可也得条件允许才行啊!人家人文社家大业大!”

说到“家大业大”,章德宁的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如此哄抬物价,简直就是行业败类!

第250章 最年轻的评委

这天晚上,章德宁走后,林朝阳问陶玉书:“你真考虑好去《燕京文学》了?”

陶玉书看向他,面露疑惑,“之前你不是很支持我吗?怎么又不同意了?”

“不是不同意,你去当编辑,也算是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我当然是支持你的。

就是最近总听燕大那帮学生聊分配的事,我跟中文系的走的最近。

他们那群人啊,毕了业想的全都是留京、进文协、进出版社、杂志社,就想着能一边实现自己的文学抱负,一边从事着相关工作,感觉太过理想主义了。

这几年文学成了显学,并不是它本身的成功,而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之前多年压抑的爆发。

过段时间以后,人们的热情降了下来,回归了理性和功利,这份工作身上的神圣性也就没了,可能还不如当初那些他们瞧不上的工作。”

听林朝阳说完这些话,陶玉书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不过就目前来说,我并没有把这份工作当成是一辈子的事业来看,只是相比去机关单位,我更喜欢这份工作而已。”

林朝阳微微颔首,“你有这个觉悟就好,我就是希望你能够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因而有成就感。”

他的话触动了陶玉书的心弦,她靠过来将头枕在他的肩上,柔声说道:“我明白,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没错。”林朝阳揽过她的腰肢,脸色温柔。

冬至过后,燕京的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图书馆内的温度舒适,气氛静谧,一到下午便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冲动。

吃完午饭后,林朝阳写了会儿新小说感觉困意袭来,便想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

刚闭上眼睛没一分钟,升降机到了他这层楼,他不得不起身。

本以为是楼下送来了索书卡,没想到却是个纸条。

看了一眼纸条,林朝阳来到楼下,便见李拓和祝伟在前台那里等着。

外面天气冷,林朝阳便拉着两人到图书馆门口内的一处角落,“找我什么事?”

他问的是祝伟,若是李拓有事找他,自己来就好了,不会拉上祝伟。

两人结伴而来,只能是祝伟有事找他。

“朝阳,我们杂志办的那个征文活动你知道吗?”

祝伟是《中国青年》的编辑,今年四月份的时候,第8期《中国青年》上发出《本刊举办“五四”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征文》的通知。

编辑部向读者征集文学作品,开辟了“征文小说”栏目。

征文活动将从1981年的第13期持续到1982年的第12期,《中国青年》是半月刊,为期一年时间,将会在每期的“征文小说”栏目选刊出编辑部公推的优秀小说。

林朝阳倒是知道《中国青年》办的这个征文,他偶尔翻阅文学杂志,也会看看上面发表的文章,征文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半年时间,陆续登出了十几篇小说,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1978年以来,国内文学界的各类文学评奖活动勃兴,全国性的评奖活动就那两个,可由报社、期刊组织的文学评奖活动却有数十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