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说模仿《骑趣保险》场景真的锻炼了她的演技,但是有了这两次短暂的表演经验,至少能让杨陶璐在扮演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这一次,和杨陶璐分在一组的两位女生,都是此次比赛的种子选手。
5班的王芸茜,参加过省市级口语比赛的获奖选手;1班的李彤,外交官家庭出身,也打下了极好的英语基础。
她们在第一轮分组讨论中,分别分在了第一和第二组,预赛成绩拔尖。
与前一环节比赛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同,表演组的三人之间非常友好。
三遍视频看完,王芸茜的草稿纸一片空白,纯粹依靠大脑,记下了她的台词;李彤也只写了几个关键词。
两人转过身来,又见杨陶璐的鬼画符写满了整张纸。
王芸茜关切地问:“你有没有没记住的台词?我们可以帮你一起想一想!”
杨陶璐不太确定地摇摇头,说:“我先跟着笔记来吧。如果有哪儿卡壳了,你们再提醒我吧,谢谢。”
三人直接开始排练。让王芸茜有些气恼的是,第一个忘掉台词的居然是她自己。
“midnight……哎呀,‘午夜’之后,说了什么来着?”在脑海中搜索良久,还是找不到答案,王芸茜急了。
李彤也爱莫能助。她在纸上记的,全是自己对应角色的关键词,能一句句全部记下也就够呛了,哪儿还能分心,管别人的角色说了什么?
此时,只见杨陶璐不紧不慢地拿起了那张鬼画符。
“我看看,你这里……午夜、目击者、心理习惯、黑暗……”从笔记里乱七八糟的符号和缩写词中,杨陶璐解析着这些符号代表的意思。
将这些关键词拼在一起,足以给王芸茜提供有效的提示了。
“啊,没错!”王芸茜有些激动,下一秒又变成了不苟言笑的侧写师,继续背起台词来,“嫌疑犯选择午夜后行动,是为了避免目击者,也可能是他的心理习惯所致:黑暗更加安全。”
李彤倒是没忘掉自己的台词,但她却把两段对话的顺序搞错了。排练结束。杨陶璐也指着笔记上谁都看不懂的符号,对李彤告知了这一点。
第二遍排练,李彤心怀疑虑,却也按照杨陶璐的指示,将两句调换位置,惊喜地发现对话逻辑的确顺畅了许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