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566章(1 / 2)

(' 上午他与退役教练搭档的解说,一开始还有些对话,后来更像各说各话。虽说都在聊攀岩知识、讲解选手的表现,却缺乏配合。

在小徐看来,退役教练的实际教学经验比自己丰富,理论背景也比自己扎实,想到什么知识点,都恨不得一股脑抛出来。

但教练却因为年龄等因素,基本没有太多上阵比赛的机会。

而小徐不一样,他还年轻,似乎不太想被教练说的那些专业名词抢了风头。于是,他也依赖自己的比赛经验,在观众面前炫起了故事。

两个人的搭档解说,更像是一场暗自较劲,罔顾观众的需求。

——不能说完全鸡同鸭讲,只能说毫无配合。

身边这个据说还是高中生的孩子,一开口就向观众解释了什么叫“动态启动”。

这其实是他们攀岩圈内最基础的概念的入门概念?

不过,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圈内的专业、半专业人士很容易把圈外人根本不了解的术语当成常识。

选手明明在场上做出了许多动作,但他们这些“圈内人士”,却总是大而化之地用一个词将整套动作概括了。

而身旁的高中生却详细描述了选手左右手每一个动作变化,还利用他自己的知识储备,向观众解释那些外行人可能听不懂的词,深入浅出。

呵,高中生居然还和自己打配合,怎么感觉,和这高中生搭档解说,比和专业教练还舒服呢?

小徐有些感触,但他来不及多想,陈默抛出的最后那个问题已经把话筒推回了他面前。

小徐赶紧直起身子,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回答陈默抛出的疑问:“选手从旁边转向中间线路时,身体需要尽量延展,这对腰腹——尤其是侧腹——的肌肉力量要求极高。而这些部位的肌肉在持续攀爬中又最容易疲劳。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攀登速度和爆发力,他用左手在墙壁和腹部之间垫一下,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能够帮助分担一部分压力……”

学着陈默先前深入浅出的态度,小徐这次也尝试与观众互动起来,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自说自话:“当然了,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一时还不太明白这些动作背后的用意。不过,只要亲自尝试一两次攀岩,就会直观感受到身体哪些部位最容易吃力。然后,在专业教练或有经验的攀岩者指导下,学会一些发力和动作技巧,就能逐渐提升水平,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

第321章

在陈默的带动下,身旁的小徐也不再沉迷于那些只有攀岩圈内人士才会感兴趣的名人轶事,而是更多地关注选手的动作细节,寻找与普通观众的共鸣。

两人继续讲解后面几位攀岩选手的表现。有时,陈默会因为对项目不熟悉而说错一两个专业术语的定义,或者讲解得不够准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