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小徐总能及时跳出来纠正他的错误,详细解释正确的含义。
然而,在纠正陈默的过程中,小徐渐渐发现,每次陈默犯错后,看向自己的目光中似乎总有些期待。
小徐暗自揣测:这小子,该不会是故意说错的吧?就为了让我这个半专业人士有机会表现自己?
这高中生,情商是真不低啊!
陈默完全没这个想法。他向小徐提问的问题,确实是自己完全搞不明白的地方。
虽然中午趁着休息时间,恶补了一些攀岩比赛的知识,但说到底,学习不是陈默的强项,而背诵知识点更是他的天敌。
在陈默看来,不懂就问,本就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在省电视台这样的大场面,向比自己更专业的人请教,不仅不丢脸,反而显得坦率。
相比之下,许多所谓的“圈内人士”反而常常因为怕暴露短板被人看低了,羞于提问,甚至故意在外人面前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
在小徐眼里,陈默“不懂就问”的态度尤为难能可贵。圈子里的人要么互相吹捧,要么表面兄弟、背后暗中较劲,真正愿意放下身段、虚心请教的少之又少。
陈默的谦逊,让小徐对他加分不少,也让小徐感到轻松许多——至少不用担心被这个年轻人“抢风头”!
一天辛劳的解说工作结束后,省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剪辑的工作人员一边整理素材,一边感慨:相比上午那两个专业人士在镜头前炫术语、摆资历,在那漫无目的地唠嗑,下午这个高中生和业余爱好者的搭档,明显接地气得多。
许多观众开电视看攀岩,并不是真的看比赛,而是当成做家务时的背景音,自然听不进那些“内幕八卦”和术语。
“攀岩小白”陈默提出的许多问题,恰恰能切中普通观众的困惑,而他又不是完全的体育外行,稍微点拨一下就能融会贯通,甚至还能用他熟悉的其他体育项目举例说明。
而且,这孩子对体育各种规则和技巧掌握起来还挺快,一个下午的时间,由小徐稍稍指导了一下,从只会描述选手攀岩的动作,上升到了描述动作结合专业术语的阶段。
这不可比上午那教练故作高深的姿态好多了?
于是,没过几天,电视台干脆又请陈默回去,把上午一些过于高深繁复的解说片段覆盖掉,让陈默一个人重新解说配音。
陈默一口答应,哪怕没有额外工资,仅仅是包两顿饭,他都乐此不疲。
毕竟,对于即将年满18岁的他来说,他开始逐渐意识到“人脉”的重要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