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8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184节(1 / 2)

(' 这个厂子哪怕不办,都不能耽误闺女的名声!

孙长安立即表决心:“爹,你放心,咱家不搞歪门邪道,如果没进去那是我们自己本事不够。”

孙大林满意点头。

孙长平从始至终没有发言,已经成为机械厂工人的他也没有发言的余地。

成为工人是许多人的理想,大杨村的人以往只能在梦里畅想一下如果自己将来成为工人后该如何,但谁知道梦还能成为现实?

听完孙大林宣布的事情,大杨村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即抚平大早上开会的烦躁,短暂的安静后,立即开始喧闹起来。

正吵着呢,大路上骑来了一辆自行车。

第193章

赵前进乐滋滋的骑着自行车,一想到手下村子能开工厂,他高兴的昨晚都没睡好。

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不能等,必须得去大杨村看看。到底大杨村有哪里特别,其他村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之前没有往上升的机会,他心有余力不足,只能安慰自己公社主任的位置挺不错,但现在天降馅饼落下来,他要是不抓住,那可是要天打雷劈。

活该他一辈子当个公社主任!

远远看到前方一堆人聚在一起,吵闹的声音隔这么远都听到,赵前进就知道孙大林在宣布办工厂的事情。

这边吵闹声确实很大,可以说炸开了锅。

工厂啊,这代表他们都能成为工人!

一想到这他们就激动的手脚不知道往哪放,脸涨得通红,迫不及待和人讨论起来。

村子会办啥工厂啊?真办起来,自家人能不能进去?如果能进去,谁进去比较好……诸如此类,事关自己利益的话。

孙大林知道会是如此情况,所以没有着急让人安静,主要他一个人的声音抵不过这么多人的声音,不如让人吵个够。

因为下面吵的热烈,根本关注不到赵前进,于是等赵前进走到孙大林身边,孙大林才注意到他。

孙大林忙打招呼:“主任你咋来了?”

赵前进笑眯眯的说:“这不是挂念你昨天和我说的办厂子的事情嘛。办厂子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情,哪怕批了条子,工厂的原料也得有个来处啊。”

“我不问清楚,还是不放心,所以一早赶过来了。”

赵前进真的担心,他生怕好事变坏事,销路问题那位孙同志会解决,但原料问题咋弄?他可不得操心点嘛。

孙大林早想过这个问题。

酸辣粉要重油重辣才好吃,辣好解决,农村那么多地,自己种就行,辣椒谁不会种啊。但油可不是想种就能种出来,哪怕种出来,怎么炸成油?

大杨村人吃油是搬着花生去其他有榨油机的村子加工出来的,给点手工费,人家会给你炸成油,有时候家里买点猪肉,会炼点猪油。乡下一家五口,一年到头吃不了五斤油。

是他们不想吃吗?

不,是他们吃不起,也舍不得吃,炒菜轻轻沾一点让锅底有个油光,大多数都是开水煮菜,不放油。这时候城里人的每月供应才0.5斤油,紧紧巴巴一个月过着。

有着供应的城里人都如此,农村更放不开。

油贵,哪怕自己加工依旧不少钱。省省嘴,不吃油虽然馋,但能过得下去,又死不了人。

大杨村每年种的花生之类榨油作物是有数的,不可能为了工厂,全给挪用。

所以最后孙大林瞄上了公社,准确来说是赵前进,他之前还想着抽空得再去一趟公社,昨天他没好意思说难题,生怕赵前进一听觉得麻烦,给工厂申请打回来。

但现在条子都批了,流程已经走完,赵前进哪怕后悔,总不能站出来说不让办工厂吧。

而且赵前进的想升官的小心思孙大林可是一清二楚。

大杨村工厂现在已经不止是大杨村的香饽饽,也是赵前进升官发财、往上走的金疙瘩。

工厂现在销路解决、技术解决、工人一抓一大把,就差原料最后一哆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孙大林憨厚一笑,说:“主任,我正打算找你说这个事情呢。”

“我想着咱们公社不是有榨油厂嘛,能不能给联系联系,供给我们点油,我们不会白要,给钱。”

公社的榨油厂是公社最财大气粗的厂子,毕竟油是消耗品,有点条件的人家谁不乐意买油?

效益好、福利足,尤其隐形福利,自家员工需要油,工厂总不能铁面无私不给买吧。但凡家里有一个榨油厂的工人,邻居得高看三分,都不敢得罪你家。

孙大林和榨油厂的厂长没有打过交道,他一个小村长,人家大厂长,也打不了交道,贸然找上门,人家不乐意搭理他怎么弄。

不如找赵前进,让赵前进帮忙引荐下,指不定事情成了呢。

赵前进点点孙大林,好啊,主意都打他这里来了,但他还不能拒绝。他可是盼着工厂建成,发展壮大,成为他的政绩呢。

“行吧,明天下午吧,你来一趟公社,我和榨油厂厂长说一声,具体的还得你自己和人家谈。”赵前进可不会傻的揽事,牵线可以,大包大揽不行。

孙大林很满意,他本来的目的就是能给一个能和榨油厂厂长说话的机会。

目的达到,但下面还是一片吵闹,孙大林虽然老实,但可不是傻子,领导都来了,不得让人家讲两句嘛,那下面这么吵,让领导怎么想?

于是拿起手边的大喇叭,这可是老物件,足足有八年工龄,是大杨村村委宝贵财产之一,使用者珍惜,有时候还会保养下。

哪怕修过几次,但依然□□在岗位上,就是用它说话时有些滋滋啦啦的嘈杂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