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呀~~~”
解决了这一桩事,全家人就放松下来了。趁着天气好,着实休息了两天。
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整个六月再没下一滴雨,为了赶着收麦子,也是怕再下雨,梅家六月末没再去过镇上,倒是赵实为来了两次 ,送了不少豆腐来。
今年雨水太多了,不光粮食减产,连果子和菜长得也不好,又小又少,该红的不红,该甜的不甜,村里老人好一阵担心。
进了七月,连下了四五天的大雨,电闪雷鸣,乌云蔽日,种下去的玉米算是泡汤了。
好在一家人都是心大的,也没有垂头丧气的担心田地担心粮食。
其实也是多亏了阿娘,阿娘赵凤荷本不是北地的,是从中南来的,二十多年前家乡遭了洪灾,逃难来的。
冬日里阿娘就看出了天气不对劲儿,为了有备无患,开春收了不少粮食来,一家人要是省着吃,足够撑到来年秋收了。
天气要是能晴两天最好,再种一次玉米,要是不好,也有准备,不至于饿着。
第 41 章
入夏后这雨就像是天上的银河漏了一般,根本没有停过,无论是淅淅沥沥小雨,还是倾盆大雨,这门都出不去。
屋里湿热湿热的,外边也没有好到那里去,总是让人踩一脚泥。
家里去往后山的路上铺了石头,显得不那么泥泞,倒是湿湿滑滑的,冷不丁要栽个跟头。
秦朗月和梅时淮趁着雨小,互相搀扶着上山去摘菜,“今年天气不好,黄瓜辣椒就长这么点儿,茄子也不怎么好看。”秦朗月一手提着手里的篮子,一手扶着梅时淮的胳膊。
梅时淮搀着他,脚下石头实在是滑,秦朗月十次有九次都站不稳磕到哪里,梅时淮索性时时刻刻跟着他,“已经不错了,镇上大集上卖菜的少的可怜,一个黄瓜两文钱。”
“这倒也是,好歹咱家里地方大,种的菜不少。多摘两个总能炒一盘菜出来。”秦朗月说着,扒着梅时淮的手用了些力气,现在是下坡,他被摔怕了。
梅时淮身后的筐里两个西瓜在后面压着,倒是不怕,先送夫郎到平坦的地界后自己大步一迈就过去了,“前两天给大哥家送菜,已经能在街上看见乞丐了。”
“这么严重?”回到山下,秦朗月和梅时淮把东西放到厨房里,回了自己的屋。“你以后少去镇上,除了给大哥送菜,谁叫都不许去。还有,少去河边,这几天河里的水都漫到路上了,还一直涨,再把你冲跑了。”
梅时淮点点头,很是听夫朗的话,给夫郎换好淋湿的外衣送他上炕,自己去外边接了热水。
秦朗月都要热死了,身上雨水汗水混合在一起黏黏的,不想喝热的,便让梅时淮放在一边晾凉。
梅时淮这个时候倒是不听话了,逮住他就那碗往他嘴边送,实在没有办法反抗,就这梅时淮的手喝了半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