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重义说着轻轻抚了一下孙女的头顶,便再不多言了,他相信以孙女的聪明机灵肯定会明白自己的用意。
大轿拐弯,缓缓进了富贵巷,巷内虽然车马簇簇,可当众人看清头前的回避牌上写的那个齐字后,无不赶紧让到路边,空出一条宽敞路面来。
自从那日在苏灿的冠礼上,齐家大小姐名正言顺的成了准皇子妃后,齐重义在朝中的地位也可谓水涨船高,毕竟这可是唯一一位与皇子联姻的朝中重臣,原本的权势再加上现今的地位,怎能不叫人心生敬畏,刻意逢迎。
而且据说,户部,刑部,两部的尚书大人,已经光明正大的站在了齐阁老身后,这些日子在朝堂上下可没少帮着鼓唇弄舌,摇旗呐喊,那意思应经很明显了,就是以齐重义马首是瞻,加入了支持三皇子夺嫡的阵营。
第190章 封侯 三
马车盈门富贵袭人,谁曾念,三寸天光,难见乾坤……
夏敬天站在了自家府邸的台阶上,眼望车水马龙,苦笑摇头,感慨重重,回想起当时夏家锒铛入狱时凄苦寡淡的情景,就像这天地又从新开了一遍!
齐重义的大轿缓缓沾尘,四平八稳地落在了地面上,要说富贵袭人,别看他夏家多了个侯爵的头衔,可要跟现如今的齐重义比起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晒。
“齐阁老,呵呵,小侄有礼啦!您快里面请!”
时任礼部侍郎的夏敬天抢步下了台阶,就在齐重义从大轿中露出头的那一霎那,含笑拱手,毕恭毕敬的深施一礼。
“呵呵,敬天啊,何必客气,老夫这两面小人,来讨口酒喝啦!”
齐重义望着夏敬天语带诚恳道,他所谓的两面小人,自然指的是夏家出事时,他未出手相帮,今日人家富贵了,又来道贺。
“哎……齐阁老哪里话来,时过境迁,不提也罢,不提也罢,您快里面请,家父特意派小侄在此等候,就怕怠慢了您,您快……”
夏敬天岂能听不出齐重义的自嘲之意,正要客气几句,化去尴尬,便看见一身桃红繁花织锦裙的齐瑾儿也下了大轿,他立即眼神一亮,转而都齐瑾儿施礼道,
“夏敬天,见过皇子妃!”
瑾儿闻言俏脸红霞暗生,流波转动间似有羞赧逐渐跃于水面,她还没跟苏灿大婚呢,被人这么叫小丫头自然有些不好意思。
“夏大人客气了,咱们两家也算是世交了,我喊您一声夏叔叔,您唤我瑾儿便好……”
“呵呵,好好,那夏某僭越了,快请!快请!”
夏敬天笑逐颜开,抖擞精神率先踏上台阶头前领路,齐瑾儿能来,他跟父亲都是没想到的,不过既然来了,那自是再好不过……
一路走马观花,新夏府建筑的格局与气派竟丝毫不比原来的老府邸差,甚至细节之处还犹有过之,回廊盘九曲,飞阁映流丹,匠心独到三步成景,看得瑾儿这样见过世面的人都惊奇连连。
“夏叔叔,这府邸装修的可真好啊。”
瑾儿忍不住的夸了一句,前面的夏敬天听见后,回头含笑道,
“呵呵,这还要多亏陛下的恩典,将原来的五王府赐给了夏家,这几日只是找人稍作修缮,便是如此模样,陛下隆恩过厚了啊!”
“夏家经此一事,先抑后扬,自然简在帝心,想必日后也会更加繁盛的……”
瑾儿恭维的话张嘴就来,听得夏敬天也是笑容满面,这位准皇子妃,看来也是个伶牙俐齿,心肝通透的妙人呀。
一行三人,在家仆丫鬟的簇拥下其乐融融的到了今日宴会的大厅,夏诚松早就得到消息了,老人站在门外含笑拱手相迎,
“齐阁老,快请快请,您肯赏光老夫感激不尽呀!还有皇子妃,老夫都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与有荣焉,蓬荜生辉呀!”
齐重义笑着还了一礼,
“老伙计,你我几十年的交情,就没必要客气啦,哎……起起伏伏皆是命呀!恭贺易国候啦!哈哈哈……”
见爷爷说完,齐瑾儿蹲身娉婷一礼,
“瑾儿恭贺夏侯爷,祝夏侯爷福寿安康,步步高升!”
“哦?福寿安康,步步高升?哈哈哈……老夫已经位极人臣,还升到哪去啊,皇子妃客气啦,客气啦!”
话虽这么说,可恭维的话谁不爱听,夏诚松笑的脸上皱纹都拉平了好几条。
“谁说不能的,您这才是侯爷,将来还有国候还有国公呢,依瑾儿看,您肯定行的……”
齐瑾儿站起后,话也说的流利俏皮,声音甜甜的,腻的夏诚松糖尿病都差点犯喽。
“哈哈哈……好好,借皇子妃您的吉言,快快里面请!”
说完满面春风的夏诚松亲自将这爷孙二人引进了宴会厅中,厅中众人见是齐重义到了,一个个也都站起身,不管真假皆是满脸含笑的拱手行礼。
当看见随后款款跟进来的齐瑾儿时,众人更是一窝蜂的行礼如仪,只是一个个都是神色各异,称呼也是不伦不类,叫什么的都有。
齐重义拱手一一回应着,最终带着瑾儿在夏诚松的刻意安排下,与他仅差一步并排而坐。
而自打齐重义一进来大皇子苏俭的脸色便更差了,尤其是在看见了娇艳不可方物的齐瑾儿后,连拳头都不自觉的攥了起来,这本应是他的囊中物,心头肉,枕上宠啊,可如今……哎!
相反,二皇子苏克则要镇定的多,他与齐重义本就不对付,所以也就无所谓什么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了,见面点点头,也就算打了招呼。
由于宴席还尚未真正开始,所以夏诚松坐下后也只是拿起桌上的茶盏遥遥跟周围几人笑呵呵的示意了一下,然后便浅浅的抿了一口,他这不是在喝茶,而是在借此机会思考,思考着接下来该做的事情……
第191章 封侯 四
“爷爷,父亲叫我来问问,皇子妃需不需要去我们女子的偏厅用宴。”
就在夏诚松刚刚将手里的茶盏放下,他的小孙女,年仅十三岁的夏云云便跑过来悄悄问道。
夏诚松先看了齐重义一眼,然后又望向瑾儿,见他二人已经坐好,夏诚松慈祥地摸了摸孙女的发辫,笑道,
“不用啦,而且啊,你也不用回去了,喏,去陪陪皇子妃,跟她一起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