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会迎合这种想法,操作上往往就会牺牲内部一些人利益,来迎合外部。
而且这种迎合,对大局没有好处,妥协换来了不是对方的退让,往往是得寸进尺。
沈三通不是要解释,而是借此表明一个态度。
划清界限。
很明显老周误会了他和韩三平的关系。
韩三平要进部了,沈三通反而不会再和对方走的很近,这样对他不利。
走到今日,他的最大背景和后台是三通娱乐,最大的底气是观众的支持。
只要在电影产业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沈三通不惧各方的挑战。
他能提供“唯一性”,占据电影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本身就是一座山头了。
台面上,再好的关系对他也没有多大帮助。
沈三通对自己的定位仅限于导演和商人,对进步没想法。
和他在好莱坞主打一个坦坦荡荡一样,不想进步,无欲则刚。
如今沈三通要防备的是台面下的招数,比如跟着女助理去睡路边送上来的人,落单了,被人控制住了,那就完犊子。
关键是不能落单。
身边带着一个加强排,有一帮兄弟围着,被仙人跳了,只要自己人身没有被限制住,大不了走流程打官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中影新上来的人,肯定不是韩三平的人。
好莱坞形容韩三平相当于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杰克·瓦伦提,环球影业前掌门人卢·沃瑟恩,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总和。
简单来说,娱乐业的三星掌门人。
这是特殊环境造成的,国产电影处境过于恶劣,需要一个在电影市场能够整合所有资源的人,才能够对抗如狼似虎的好莱坞。
而随着三通娱乐的崛起,这种外部压力消失,没有了这样的条件。
又因为韩三平特殊历史地位,中影接任者,必然不会从中影内部提拔,否则中影要姓韩了?那还了得。
实际上不用韩三平的人,才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以后中影的权力会被分割,不会再有韩三平这样整合所有电影市场资源的人物出现,也不会再有韩三平这样威望的人。
韩三平当然听懂了。
三通娱乐只是一个民企,说什么做什么,不要给他上高度,说得再难听点,要使唤他,那就拿文件出来,上会盖章的那种。
也捕捉到了沈三通的意图,和他保持距离。
老周走后,沈三通道:“私下我尊重您,但是我沈三通不是谁的私军。”
第70章 好莱坞你要自信!
韩三平心里第一反应是愤怒,随后又释然,更多是复杂。
沈三通第一部戏是他担当制片人,职业生涯是他看着起来的,当时只是觉得沈三通思路很清晰,有控制成本的意识,懂得有多大的胃吃多少饭。
想过以后会有成就,但是没想过能有今天的成就。
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感觉,当然了,韩三平也要看看沈三通是真成熟还是假成熟,打趣问:“你翅膀硬了,国内之前不说好话的人,现在吹嘘你在谈判中发挥了大作用,你怎么看?”
沈三通一点不飘:“这些人指定没憋好屁,大概又是乱七八糟的小把戏,配合外面策动搞事。”
有一说一,和美国关于电影备忘录的谈判,能有来有回,可以说全靠沈三通。
没有三通娱乐,别说出去了,连家都守不住。
不只是国内,国际场合也是各种被好莱坞说嘴,在wto里被各种数落。
但是沈三通很清楚,文化终归是软实力。
好莱坞之所以在规则内进行谈判,不过是规则之外的手段打不赢。
对于其他市场,好莱坞从不讲什么道理。
没有国家力量的庇护,要除掉三通娱乐不要太简单,把沈三通抓了就是。
国家力量属于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却如同呼吸一般的力量,沈三通很是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人不用在意,自己把自己边缘了。”沈三通说出自己的想法:“电影市场是文化市场的上游,又是通俗文化,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如今我们电影市场起来了,整个文化气氛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以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一起团结起来,营造自信、昂扬的文化氛围,作为现实层面的润滑剂。”
“顺手就把杂音排除了,除了拿钱办事的,那些自带狗粮的,也大多是正常人。”
和美国电影协议方面的谈判困难不假,但是口子已开,接下来仅凭借惯性力量,一条康庄大道近在眼前,路基已经铺下,顶多上面有点灰尘,接下来修修补补就可以。
韩三平心里哂然一笑,类似的话沈三通说了不止一次。
沈三通也许很懂趋势,但是也年轻,不能深刻理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舆论不过是浮在外面,被人所看到的,是飘在空中的风筝,里面的放风筝的人最为关键。
这是一层裹着一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