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的孙子受了伤,没说几句就哭晕了过去。
萧喜喜看得心里难受,一边让人把他们带去议事堂妥善安置,一边踩着夕阳余晖回了家。
家里谢朝正坐在院子里,被萧远河和江桃,还有五六个左邻右舍的孩子缠着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谢逢也神色闲适地坐在廊下看书。
看见这一幕,萧喜喜神色一缓,然后就拔腿跑向了谢逢:“谢归元,你听说过江陵谢氏,还有他们家那个家主,谢文韬吗?”
院子里倏地一静。
猝不及防的谢朝飞快地看向谢逢,谢逢也是眼皮一跳,停住了正要翻书的手。
第55章
“他们怎么了?”
没想好怎么回答的谢逢沉默一瞬后,不答反问道。
萧喜喜跑了一路有点累,闻言没多想,只是随手从旁边扯来一条小木凳坐下说:“没什么,就是想着你们都姓谢,可能会认识。不过我刚才忘了,你家在陈州,陈州离江陵挺远的,你应该不认识他。哎,你都不知道,那个谢文韬可坏了,他居然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不放过,要把他们抓去充军……”
萧喜喜知道之前有官兵来围攻杏花寨,但不知道带兵的人就是谢文韬,也不知道谢逢就是从谢文韬手里把谢朝救出来的。
她随口说完这话后,把刚才那几个百姓的遭遇说出,然后就怒骂了谢文韬一通,说他帮着昏君奸臣欺压百姓,是为虎作伥的伥鬼,日后定没有好下场。
谢逢:“……”
谢朝:“……”
“还有他背后那劳什子江陵谢氏,说是什么书香世家,百年清流,我看养出的也都是些狼心狗肺,是非不分,只顾自己快活,不管百姓死活的东西。哼,他们若不来惹我便罢了,若敢来惹我,我非得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叫他们全都有来无回不可!”萧喜喜还在骂。
听着她中气十足的骂声,谢逢嘴角微抽,一时竟不知该说点什么。谢朝也是面皮发烫,手脚发僵,心情一言难尽。
方才他还想用眼神暗示弟弟,可以趁机和萧喜喜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事毕竟只能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他可以略去自己不想说的,把最要紧的说出来。
可眼下……
算了。
阿逢你还是自求多福吧。
谢朝轻咳两声收回视线,在几个孩子的催促下,继续讲起了故事。
而谢逢,他原本无意瞒着萧喜喜,只是不知该如何撇开自己不想说的那部分跟她开口。如今她正在气头上,他更不好开口,便只能沉默半晌后,放下手中书册转移话题道:“加强兵役意味着战事将起,接下来多安排些人手,加强寨外巡逻,别叫人钻了空子。”
萧喜喜这才回神点头:“已经安排下去了。”
她说完这话后,突然面露忧虑,“听说是北边的一个什么陈王要打过来了,那人好像挺厉害的,说是只花了三两日就攻下了江陵北边的林州,现在往江陵来了……也不知道江陵能不能守得住,要是守不住,那些人接下来肯定要来打我们。”
千重岭是横在江陵城与兖州城之间的一处天然屏障,北边的大军想要南下攻打兖州,就必须要拿下千重岭。同样的,南边的反王想往北攻打江陵,也绕不开千重岭。
这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萧喜喜知道早晚有一天外头会有人打过来,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想着她爹和她三哥还没回来,她心中免不得担忧。
“陈王?”谢逢听了这话也是眉头微拧了一下,“打下林州的,不是郑王?”
萧喜喜说:“是啊,我仔细问过了,就是说的陈王,听说姓薛,叫什么薛勇。”
北边势力最大的反王是梁州的郑王,谢逢来杏花寨之前曾接触过他。但这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并无明主之相,谢逢便及时抽身了。
这位陈王他却不曾听说过。
不过近年来各地反王无数,时常有人占一座山头便敢自立称王,所以谢逢也没有太意外,只是稍后给方白流写了封信,让他去查查这个陈王是什么来历。
方白流已经在许州,许州在江陵西北边,离江陵和京城都不算远,按正常速度,谢逢可在两日后收到回信。
可这天他才放出信鸽没多久,竟就收到了方白流的回信。
——说回信不准确,准确地说是来信,只是信中说的和他问的恰好是一件事。
谢逢快速看过后,淡然的脸色变得凝重,并难得主动地拿给了谢朝看。
谢朝看完也是脸色大变:“连屠两城五县?以老弱妇孺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