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分卷阅读5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1(1 / 1)

是清秀,也没有多么的貌美出众,诗书才艺也一般,除了心地善良点儿,似乎也无甚拿得出手的才华,怎么就突然火了呢?” “就是叫人奇怪呢,这白绾绾小娘子,也不是那皇家的公主郡主,连个才女都不算,远不及岳阳老生写的《梁生志异》里那美女鬼周悦娘貌美,也不及清月散人笔下的周佩佩有才气孝顺婆婆,可这些小娘子们,为何跟着了魔似的,偏偏对这本书却都这般趋之若鹜,天天派下人来催稿子?” “呵呵,常老弟的疑问,老朽或许能说上一二。老朽一直负责撰写街头消息,和后宅里的八卦秘闻,平日里也算看了不少的话本儿,倒是大概能明白这书为何这般火爆。这本书关键就胜在一个新颖大胆和写书角度上,主角不像以前一样是男子,而完全是从女人的角度,考虑设计话本儿的情节,所以,这书能讨后宅女人的喜欢,倒是也不奇怪,不过老朽可以预见,自墨瑾公子开了这个先河之后,往后,市面上肯定有不少人写这种女人家爱看的话本儿了。” “女人的角度?那墨瑾公子怎么会从女人的角度写?堂堂男儿,为了区区几两碎银,这屁股可是歪的不像样子了。” 显然。 报房里大有看墨瑾公子不顺眼的。 闻言撇了撇嘴。 语气颇为不屑地道。 “哈哈,程兄,这你可就说错了。那可不是几两碎银哩,就这书如今虽然字数还短小,但是依着这火爆的程度,若是能再写长一点儿,想来,很快便会有书商愿意加印成册的,如此的话,那墨瑾公子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名号恐怕很快便会追上岳阳老生和清月散人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那墨瑾公子便能收到汴京城那些高门大户的帖子,若是成为其座上宾,往后若是去参加各种宴会堂会,不知道能得多少打赏银子呢!” “妙啊!如此说来,这连载小说,倒是大有可为哪,要比写普通话本儿出名还来钱快啊,我倒是听说,最近《小报》和《新闻》也开始筹备连载小说的事儿了,他们请的就是岳阳老生和清月散人,听说光签订契约的时候,就给了六十两银子的车马费呢。” “啊,这么多!这可比咱们做撰稿赚的多多了啊!” 一个身穿豆青色圆领袍子的中年撰稿人闻言。 一脸激动的接话道。 说来说去,还是真金白银的最动人心。 其他人闻言。 自然也不再矜持了。 纷纷开口: “哎哟,那如此说的话,往后各家小报上可就更热闹了。不过,咱们这些人可都是报房多年的老笔杆子了,又熟悉小报话本儿的套路,可不比那位墨瑾公子差什么,咱们自己也可以写啊,发出来没准儿比那墨瑾公子的书还火呢......” “是极是极。” “嘿嘿,梁兄莫非也要写了?” “唔,有何不可,老弟你就没想法?” “哈哈哈......既然梁兄先带头了,小弟我自然也要凑凑热闹咯。” “那就同写,同写。” 东主朱旭自然不知道底下这些撰稿人的议论。 他只看这些日子自家《朱雀门小报》的发刊量就行了。 自从这本《霸道王爷心悦我》开始连载,整个朱雀门小报的发刊量,比以往增加了三倍。 他腰间的银丝荷包儿,自然也是一并赚的鼓鼓囊囊的。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此,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好好的对待手里的这颗摇钱树,提高杨蔓娘的待遇。 不过。 原本千字一百文钱的待遇,在话本儿圈子里已经很高了,免得同行议论,倒是不合适再增加了。 索性从别的方面做补偿。 朱旭原本打算,自己出银子,给杨蔓娘重新租个在内城的,面积大一些房子。 毕竟。 南熏门那边儿的离内城远,交通不便,环境不怎么样,而且鱼龙混杂,街面儿上还有很多市井小混混的。 他们兄妹三个人丁单薄,身边也没个大人护着。 若是一个不注意,再让人伤着了碰着了,那就麻烦了。 更重要的是。 如今,汴京的其他十几家小报,都在见缝插针的打听墨瑾公子的消息。 若是他还这般放任她们姐弟几个自己住在外面,那万一一个不注意,让人打听到了,再截胡把自己的摇钱树给连根挖了,那才是真的让朱旭后悔莫及。 不过,还没等朱旭打发人租房子。 今儿个早上,就听大掌柜朱贵说,杨蔓娘一家,如今已经搬了新家。 而且,位置离自家报房不远。 如此,他倒是不必再专门租院子了。 不过。 乔迁新居,正好要送礼的。 索性,便准备了一份厚礼。 朱旭能做东主,管着手下的几百号人,当然不是个婆婆妈妈扣扣嗖嗖的人。 既然已经决定给杨蔓娘更好的待遇,自然不会拖拖拉拉。 当天下午。 便打发了大掌柜朱贵,专门给杨蔓娘送来了一辆代步的牛车。 拉车的黄牛很健壮很年轻,也很温顺。 牛车也是用上等的青布蒙好了车架子的。 里面还贴心的挂上了马车帘子,放上了坐人的蒲团和绣墩儿。 都是直接就能用的。 可把老三杨盼娘开心坏了。 “啊啊啊,大姐,真是太好啦!天哪天哪,咱们竟然有牛车啦!” 朱旭才刚一走。 就兴奋的叫了起来。 她也不怕冷。 就在院子里。 笑眯眯的围着新得的牛车,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 爱惜的摸了又摸拉车的黄牛。 嘴里还不时的碎碎念着: “你这么黄,就叫大黄吧!嘿嘿,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牛啦,可要好好拉车呀!” 不要觉得小娘子这样的表现很夸张。 他们原来住的南熏门那一片儿,就只有三户人家有牛车,而且,还不是自己用,那牛车还是专门用来拉客赚钱的。 这年头儿,买一辆牛车可不便宜的。 光一头普通的牛的价格,就在五两银子到七两银子之间了。 可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 再加上牛车的钱和车上用的东西,怎么也得有个八到九两了,几乎就是杨蔓娘一个月的稿费。 这年头儿,出门可没有什么汽车。 有一辆这样的青布牛车,就极为体面。 相当于现代买了一辆普通汽车了。 杨蔓娘看着老三兴高采烈的模样儿。 摸了摸大黄牛毛茸茸的脑袋。 也不禁莞尔一笑。 嘿嘿。 如今她也算是初步脱贫,跻身大宋有车一族了呢! 第31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