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分卷阅读1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8(1 / 1)

也是生作孽,真是不知道她这么做图个什么。” 根据《宋刑统》的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意思就是,如果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可以两厢情愿地解除婚姻关系,法律不予干预。 就像曹顺心和娘子和离,就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再由长辈主持,宣布与对方好聚好散。有点儿类似于现代的协议离婚。 吕小娘是万分看不上王巧娘做的这件事的,在她看来,王巧娘这个年纪,完全可以嫁给一个年纪相当的,再不然,就给有钱人家做小妾也使得。好歹,年轻和有钱能图一个。可她如今这般嫁给曹顺心,就算是做正妻又如何,曹顺心虽然和娘子和离,可还是要养儿子女儿的,王巧娘给比自己都大的孩子做后娘,日子实在够呛。 “额,这可真是......” 杨蔓娘想了半天,到底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儿来评价,默默的咬了一口手里的白米葡萄干儿粽子。 不过,她还是有些庆幸,宋代民风还是十分开化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相对较高,若是生活的不顺心,女子有权提出离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据她所知,如今的女子不仅可以离婚,而且离婚后还可以改嫁。而改嫁的女子,也不会被社会歧视。 只希望,那位和离的曹娘子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后半段儿,船行驶的很快,不一会儿便靠了岸。 一路行来,金明池入口两旁的街道上,早已挤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许多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也在奋力地挥舞着小手。 原本宽阔的道路,也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车道。街道两旁,身穿盔甲的禁军士兵正在维持着秩序,但也只是象征性的。 因为此刻,官家的撵轿还没有到来。维护秩序的士兵们脸上的表情是放松的,甚至还挂着浅浅的笑容,尽可能用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来回答周围人各种各样好奇的提问。 杨蔓娘也没有急着进去,拉着妹妹杨盼娘和吕小娘,一起在御道旁边等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自然也好奇,想瞻仰一下当今皇帝的模样儿。 显然,皇帝是个准时的人。 离午时还有一刻钟的时候。 “咚!咚!咚!” 远处传来鸣金回避的声音,是天子仪仗来了! “啊!是官家来了!” “快让一让,让一让。” “哎呀,别挤啊......我先来的,让我瞧一瞧啊!我可是特地从应天府赶来的啊!” “你应天府了不起啊,洒家还是从京兆府来的呢!” 众人吵吵嚷嚷互不相让,眼见天子仪仗到了,人群的气氛更加热烈,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后面的人看不见,便纷纷掂着脚、伸着脖子用力往前挤。 今日来看端午赛龙舟的,既有汴京人,也有刚到汴城的外乡人。汴京人和外乡人,还是非常容易区分的。汴京人大都熟悉皇家出行的规矩,不光知道看御驾的重点在哪儿,还掌握着欢呼喝彩的节点儿。他们虽然很兴奋,但还是努力的保持着汴京人的骄傲,表现处一种见过大世面的克制。 而许多外乡人则不同,完全没个章法,自始至终都表现的很亢奋大声呼喊。不过挤归挤,百姓到底还是敬畏皇权,大家也都大体遵守着秩序,保持着必要的克制,没有堵塞御道的通行。 此刻,万众瞩目之下。 官家正坐在御撵中,放松而随意,隔着长长的珠帘,打量着两旁狂热的人群,享受着臣民的欢呼。在这样狂热的氛围中,杨蔓娘虽然没有欢呼,但是也努力的伸着脖子去瞧。 不过很可惜,距离太远根本看不到什么,而且官家的车架很快便走过了,只能看到长长的珠帘。之后是皇子公主和妃子的车驾,再之后便是随行官员。 相较而言,随行的官员们倒大多数端着架子,显得有些拘束。 不过,一些刚入职的年轻的官员,依旧被现场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放下了平常好不容易才端习惯的架子,开始和旁边的百姓一样手舞足蹈、喜形于色。不过,这样的舒展只是暂时的。很快,这些年轻的官员便在周围同僚,特别是自家上级犀利的目光下,一个个的又迅速地收敛了原本眉飞色舞的表情,恢复了在朝房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常态。 而这前后的有趣变化,显然被周围的围观百姓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引来了大家的指指点点,和一阵阵并无恶意的哄笑声。 “哈哈哈!” “哈哈......你看那个穿蓝衣裳的,他都不笑啦!” 就在一片欢呼声中和叫喊声中,皇帝的车驾出来到金明池。 杨蔓娘跟在吕大郎和杨士林的身后,左手拉着妹妹杨盼娘,右手拉着吕小娘,也跟着着浩浩荡荡的人.流,往金明池入口走。 不时的听见周围有人大声的说着八卦。这个时候的汴京人毫不吝啬自己的热情,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给外乡人当起义务解说员。她旁边的红脸汉子,从太.祖太宗到当今天子,从朝政到宫廷八卦,从皇家典故到两旁的仪仗队伍。一边说还不时的一边指点,哪个是贵妃的车驾,哪个是公主和王爷的车驾。 当然,介绍的重点必是皇帝的御撵。从从车辆的尺寸规格,是哪位大匠打造,到拉车的马匹来自哪里,御撵配饰的诸多讲究,都是信手拈来,让人不得不信服。 说到兴头处,还得郑重而严肃的,提一嘴自己是某年某月的时候,亲眼见到了当今天子。天子与民同乐,高立在宣德门的城楼上,还向他的方向挥手示意了。而一旁听着的外乡人则是一脸的惊讶向往。 这场景就跟说相声似的,让一旁的杨蔓娘听的直乐。 老三杨盼娘显然是个好捧哏,该惊呼惊呼,该诧异的时候诧异。听了一会子,还笑嘻嘻的问那汉子: “您还真是见多识广,就给我们说说天子长什么样儿呗!” “额......这” 红脸汉子顿时噎了一下。 这个问题,他显然没有考虑过,有些尴尬的咳了一声。 摆摆手含糊道: “天子......天子自然是,是真龙之貌,岂可随便描述!” “唏!” “哈哈哈......那汉子,别是在扯谎吧!” 周围人顿时发出一片揶揄声儿,臊的男子钻出了人群。 说话间,便到了金明池。明池内外,早已人山人海。 经过大宋几代人的扩建,金明池规模极为宏大,连片的建筑群,雕梁画栋、繁华奢侈,已经是皇家离宫的水准。沿着金明池的四周,还修建了蜿蜒迤逦的围墙,就连墙体所用的颜色都和汴京皇宫一模一样,也让整个金明池,更多了几分皇家气派。 正东偏南的是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