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是棂星门,修的最为气派,可容数辆马车并驾而入。此刻,皇帝的御撵,正穿过棂星门进入金明池沿着御道前进,不远处就是延伸到湖中的高大水殿。 这座亲水宫殿,专为官家观赏龙舟赛而建。而以水殿为中心,附近得其他建筑,则是按照身份的尊贵程度,依次是官家的嫔妃和各位皇子公主,皇亲国戚,以及随行的王公大臣们的观赛休憩之处。 当然,这些都跟普通百姓无关。普通百姓还是挤在搭在湖边临时搭建的十几个彩棚里。 这些彩棚,都是朝廷专门为每年的龙舟赛准备的。棚子的屋顶上,缠绕着各色的五颜六色的彩带,看上去很是喜庆和热闹,有点像现代的运动会似的,而彩棚主要是为了遮挡正午酷烈的阳光,里面并没有桌椅,大家都得站着观赛。不过,这些彩棚胜在免费,人气还是最旺的。有人气,自然就能聚财。汴京城的各家商户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赚钱的机会,他们沿着湖边修建了很多酒楼。有些还是京城正店的分号。 比如,杨蔓娘之前上工的矾楼,就在金明池湖边南面有一家分号,位置非常好,楼高三层,修的极为豪华气派,尤其是靠湖的几间雅座,不仅可以俯视整个金明池湖面,甚至站在三楼的雅间,还可以望到水殿一半的景象。这样的雅间,普通人也消费不起。几乎都是提前半年,就已经被达官贵人预定完了。 当然,相比于大酒楼的高高在上,更热闹人气更旺的还是一些小的酒楼和摊贩。各种卖风味小吃、特色香引子,赏玩的字画笔筒和各色有趣的小物件,和汴京城内的并无太大的分别,味道似乎还更好一些。不过价钱上,也要略贵一些,但也不多,就只是略贵一两成,价格也还算是公道。 出门这般久,虽然路上吃了粽子,但众人还是不免饿了。恰好遇上卖红莲饭的,便要了五碗。红莲饭是时下非常有名的小吃,用红莲米烧制而成,香气和口感都颇为独特。再配上解暑消热的紫苏饮子,每一口下去都极为的清爽。 卖红莲饭摊子的对面,还有那射粉团的摊子,一文钱两次。引得很多孩童们拿着从长辈那里讨来的零用钱,围成个半圆,眼巴巴等着轮到自己,偏偏那裹着芝麻的糯米团子被油炸之后,滑腻且难以射中,小童们频频不中,不免唉声叹气。 期间,老三杨盼娘恰好遇上了文绣院里的几个小娘子,便央求着杨蔓娘允了她和一众同窗们一道去玩儿,杨蔓娘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自然是允了。 不过,随着锣鼓声的响起,热场的水上木偶戏开始,气氛瞬间便躁动起来了! 大人的高喊声,小孩儿的喧闹声,加上两边商户的叫喊声,和锣鼓声儿混在一起,几乎要掀翻了天去。这样人挤人的场面,让杨蔓娘不由得想到之前的除夕驱傩!原本闲逛的人们再也无心逛小摊子了,都都纷纷呼朋引伴,撒腿往彩棚里跑,踩的鞋子都掉了,就为了找一个最佳的观赏表演的位置。 原本和她一起的吕小娘,不知何时和吕大郎他们一道,被人群裹挟着去了西边的彩棚。人实在太多了,杨蔓娘挤不进去,索性也不挤了。离开彩棚站到南岸人少处,远远的瞧着水秋千表演。 所谓水秋千,是一种秋千和花样跳水的结合,玩的就是一个惊险刺激。水秋千的架子设在船上,随着锣鼓和笙笛的伴奏,弄潮儿们身着彩衣,在秋千上来回的翻荡,每每荡到最高点时,便突然撒开秋千绳,或是鱼跃或是翻跟头的花样入水,引的周围的百姓阵阵喝彩,也引得临水阁上的皇亲贵戚们驻足。 杨蔓娘到底不死心,努力的踮起脚尖,想瞧一瞧皇帝长什么样儿,但因为距离太远,只瞧见临水阁二楼,黄罗盖伞下坐着一个身穿秋香色的圆领长袍,头戴纱帽的男子。虽然瞧不清具体面容,但是看周围人都身穿统一的内侍服饰,想来应该就是当今官家了。 水殿边的飞虹仙桥上,王公大臣和皇室成员们摇着折扇谈笑风生,看着水中的各色表演。杨蔓娘还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皇城司指挥使傅劲光。w?a?n?g?阯?f?a?b?u?页?í????ǔ?w?e?n?Ⅱ??????⑤???????м 倒不是她的眼神有多么好,而是他年轻英俊,身姿挺拔,站在一众四十岁往上的高官里实在是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此刻的他正侧身和身旁一位矮胖的中年官员说着什么,大抵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 不经意间,回首瞥了过来。 距离太远,杨蔓娘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看到他额上那一抹烟灰色,如同端午的金明池湖水,波光粼粼。 “咚!” 突然的鼓声,瞬间打断了杨蔓娘的胡思乱想。 水面之上,驶来一叶小舟。这是来向官家报告的,所有龙舟赛的准备就绪,就等官家下令比赛开始了。 水殿围栏处,一名宦官模样儿的中年男子,端着一个托盘上了临水阁二楼。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ì?f???ω???n????????????????????则?为????寨?站?点 远远的,杨蔓娘瞧见官家举起托盘里黄色小旗,挥舞了几下。小舟上的人收到指令,随即便挥舞起一面红色的大旗,同时开始擂鼓。 “咚,咚,咚咚......” 端午龙舟赛,正式开始! 站在岸边彩棚里的百姓早已沸腾,一时间,金明池湖面上,百舟竞发,锣鼓喧天。 规模最大也最为壮观的龙舟队,是皇家龙舟队。这些龙舟是由亲王指挥,气势最强,除此之外,还有各地也有地方龙舟队。这些龙舟队大多是由地方官员组织,规模和装备可能不如皇家龙舟队豪华,但技术不可小觑。 当然这样的节日,天子与民同乐,比赛自然也少不了汴京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队。虽然民间龙舟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虽然不如皇家和地方龙舟队,但其中参加的很多都是熟人,所以得到的关注度和欢呼声也不少,杨蔓娘还在其中看到了卢亚威的身影。 伴随着鼓声和号子声,所有的龙舟都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一会儿你在前,一会儿我在前。围观的人群也不时的鼓掌喝彩,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随着比赛的逐渐激烈,甚至还有一条龙舟太过急躁,没有掌握好力度翻进了金明池,惹得岸上的百姓连连惊呼。 这样热闹的场面,就连那些坐在水殿里的官家妃嫔们,也难以保持以往的矜持,不时的从座位上起身,拿帕子捂着嘴连连惊呼。 除了那次除夕看傩舞,杨蔓娘是第二次在大宋参加这样大型的活动。看着身边众人神情激动,高声喝彩的样子。恍然间一时不知今夕何夕,有一种在现代看运动会的错觉。 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蹦跳着挥舞起手里的彩旗,跟这众人高声喝彩。 “就这般快活吗?” 倏忽间,身后传来一道带着笑意的男声。 杨蔓娘转身,不知何时,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