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54章(2 / 2)

“既是怀瑾开口了,那朕自然不会怀疑于你。”女帝把目光又落回白若松身上,“那白卿又为何如这崔娘子所说,草草结案,连被虏公子们的下落,都不曾调查清楚呢?”

白若松内心忍不住腹诽。

还能为啥,还不是你不让查,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狼。

但是无论内心怎么吐槽,总之一旦犯事,锅是甩不到老板头上的。

白若松正要硬着头皮开口,一旁的易宁却是抢先一步,开口道:“回圣人,是我不让查的。”

白若松急死了,恨不得踩易宁一脚,让她闭上嘴。

可此刻无数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们的身上,她是一点小动作也做不得。

女帝又是“哦?”了一声,问道:“易爱卿又是为何要这样做呢?”

易宁面不改色,理所当然道:“臣等奉圣人旨意,调查的是踩踏案,行的是剿匪之事。所以臣认为,后续的事情,应另立他案,不该搅和在一起。”

说罢,她主动跪于地,认罪道:“是臣办事不妥,臣罪该万死,请圣人责罚。”

“陛下。”一旁的云琼也开口道,“易郎中替陛下办事,一路劳苦功高,只是出了一些疏忽,让她自行弥补了就好。”

女帝冷冷睨了云琼一眼,云琼垂下眼睑,不再开口。

他知道女帝最不喜欢的就是他人插手她的决定,便是多年侍奉在侧的徽姮,每次被询问意见,也是要先开口一句:“臣不敢妄议。”

他开口求情,的确僭越。

但是云琼又清楚地知道,自己若是不开这个口,将女帝架起来,那么此事怕是不能善了。

女帝此刻也明白自己被架起来了。

云琼都说了,易宁是“替陛下办事”,且功绩斐然。

捣毁青东寨,押解陇州刺史回京,证据还一应齐全,为她解了心头大患。

而她此刻若是为了这么点扫尾的小事,就将人发落了,传出去名声还要不要?

“徽姮!”女帝开口。

徽姮自外间小步而入,来到案几前一福身。

“着翰林院前来。”女帝取了一侧的黄绢,甩到了地上,冷声道,“替朕拟制。”

徽姮捡起地上的黄娟,恭谨道:“喏。”

--------------------

作者有话要说:

写的时候考虑了一下太女应该怎么称呼自己,查了一下古代公主也会自称儿臣,如果我改成女臣,感觉有点奇怪,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而且女儿也有儿,我就沿用了儿臣这个称呼,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和我说,我到时候改一下

第127章

御书房外日头正盛,热气腾腾。太女仅仅是在阴影里头守了片刻,胸前襟口处的茶渍便已干了个透彻。

御书房内寂静一片,太女站在外头努力侧耳倾听,也听不见什么。

门侧仍有值守的千牛卫,她也不敢做出把耳朵贴到门框上去的丢人动作,只要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一旁的阿照。

阿照板着一张脸,被太女一望,后背都僵直了,半晌,微微晃了晃自己的脑袋。

太女泄下气来。

大约是御书房内的冰太足,温度太低,明明之前走在外头还感受不到什么,如今却是一身沉闷,豆大的汗珠自额角滚落,带来一阵痒意。

她捏着自己的袖子,刚贴着鬓角一擦,御书房的大门便打开了。

有女侍垂着首,目不斜视地打开门栅,随即侧过身去,后头便乌央乌央出来一大群人。

最前头是挎着刀的云琼,接着是易宁和白若松,最后还跟着被女侍搀扶着的崔道娘。

见众人还算平安地走出了御书房,太女眉间愁云在刹那间便散开,露出一个温和的浅淡笑容。

众人都没想到太女竟然还等在御书房外头,白若松见最前头的云琼双掌交叉做出行礼的动作,赶忙也要跟着行礼,结果被上前一步的太女手掌向上,托住了手肘,没有能够躬下身去。

太女自然是不敢去碰云琼的,只能一手托着白若松,一手托着易宁,阻止了二人以后,转头对着云琼道:“这是做什么,哪里有这么多规矩。”

白若松顺着太女的意思,停下了行礼的动作,手臂放松垂在了一旁,心里却暗暗咋舌。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