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折竹碎玉 > 折竹碎玉 第4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折竹碎玉 第47节(1 / 2)

庶民如草芥,便是死了也不足惜,今日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青禾替她剥着菱角,“我听小六提过,谢氏那位长公子倒是素有令名,备受谢公倚重,只可惜近两年身体仿佛不大好。”

萧窈也曾听班漪提及此事,沉吟片刻,忽而道:“那只怕近来是愈发不好了。”

翠微惊讶:“为何?”

萧窈虽与谢昭多有往来,但很少听他提过家中事宜,除却与谢盈初见过几面,对他那些兄弟姊妹并不了解。但她也知道,秦淮宴这样出风头的事情,按理说用不着谢昭费心。

毕竟谢夫人不喜谢昭,这件事几乎人尽皆知。

“我前几日就在想,而今学宫才开,他这样一个从前极为清闲的人,怎么在这种关头两地奔波……”萧窈接过青禾递来的菱角,“不过终归是没来由的揣测,过些时日再看,自然明了。”

青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原本平稳行驶的马车骤然停下,冰碗中残余的甜水溅在萧窈衣袖上,黏腻的触感令她不自觉地皱了皱眉。

翠微轻轻叩响车门:“何事?”

“有人抢路,”六安倒吸了口气,停顿片刻后才又道,“仿佛是桓氏的车队。”

萧窈原本懒散地倚在窗边,闻言,挑开细密的竹帘看了眼,霎时理解了六安语气中的微妙。

这支抢先一步入城的车队极长。

宝马香车,随行在侧的仆役无数,溅起的烟尘之中,运着行李的车仿佛一眼望不到尾。

城门处当值的禁军认出桓氏的车马,殷勤上前问候,寥寥几句后便悉数放行。

青禾在旁看了眼,不由得惊叹:“这样大的阵仗!”

萧窈看着长龙似的车队陆续驶过,轻轻拭去腕上的甜水,亦感慨道:“真是热闹。”

第040章

桓氏此番回京的车队实在声势浩大。

这日傍晚, 萧窈在夕阳余晖中看着一辆又一辆车马驶过,烟尘四起。紧接着,整个京都都知晓了这一消息, 议论纷纷。

桓氏那位老爷子是如今的太常卿, 也就是崔循的顶头上司, 生平唯爱美酒、清谈。

虽担着这一头衔,但依他老人家的话说, 皆是“俗务”。

故而不屑为之, 当了个极清闲的甩手掌柜。

萧窈只在元日祭礼上远远见过他一面, 兴许是饮酒过多的缘故, 半日下来已是颤颤巍巍的, 叫人疑心下一刻就要昏过去。

但无人敢怠慢桓家。

且不说桓氏底蕴深厚, 大将军可是率数万兵马坐镇荆州, 谁敢轻易得罪?

六安的消息向来灵通。萧窈歇了一夜, 第二日问起时,他已经打探得清清楚楚。

“昨日入城的, 是大将军嫡出的那位长公子。他这些年长

居荆州,而今适逢桓翁寿辰渐近,特带着一双儿女回来祝寿。”

“同行的还有其夫人,与桓二娘子。”

萧窈早些年去荆州寻晏游时,算是与这位桓二娘子打过交道。听六安提起她, 想起当年经历, 不由得皱了皱眉。

至于桓氏这位夫人……

萧窈绕着缕头发,同翠微道:“若我未曾记岔, 桓氏长公子娶的是王家那位大娘子, 王旖。”

翠微点点头:“正是。”

这桩亲事是真正的门当户对、珠联璧合,无论于桓氏还是王氏而言, 颇有助益。

当年王氏嫁女排场之大,为人津津乐道许久。

萧窈依稀记得来建邺的路上,钟媪曾用颇为推崇的语气同她提过此事,只是她那时被一堆名字闹得头晕目眩,并没细想过。

而今想来,这便是士族联姻的意义所在,崔翁对崔循的期许应当亦如此。

只是不知崔循心中如何思量。与他年纪相仿的桓长公子已然儿女双全,他的亲事却还是八字都没一撇。

青禾替她梳篦头发,打量着铜镜中的萧窈,好奇道:“公主是有什么顾虑?”

萧窈回神,随口道:“我在想,不知王家这位大娘子是否好相与?”

萧窈已然对各家族谱熟稔,知晓王旖与王滢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妹。以她对王滢的了解,只怕这回秦淮宴上再遇着,未必肯消停。

她并不惧怕王滢,只是对素未谋面的王旖有所顾虑。

翠微宽慰道:“今次秦淮宴是谢氏做东,便是再怎么嚣张,想来也不会闹出多大的事端,拂谢家颜面。”

萧窈心中觉着未必,但多思无用,届时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秦淮宴为期三日,最先递到萧窈这里的请帖,是头一夜观灯、赏荷的风荷宴。请帖上隐隐绘着花叶暗纹,字迹清逸,有脱俗出尘之感,叫人一见难忘。

这些时日见得多了,萧窈一眼就认出这是谢昭的字迹。

她并未提早过去,待到白日暑气逐渐散去,暮色四合,才离宫去了摆宴的别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