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48节(1 / 2)

“提前完成,完成了?”徐工倏地抬起头,近乎能听到脖颈骨的咔嚓声,这不怪徐工的动作大,也不怪他一惊一乍,实在是着实让人想不道,吴桐不仅没有多花时间,甚至还提前完成了研发设计,什么时候,他们的研发设计,能够这么高效率了?

“是的,还算顺利,提前完成了!”吴桐确认的点点头,“多亏了徐工您们这些先行者奠定的基础,我不需要从零到有,在qc280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华,比从零开始设计,要简单了不少!”

优化升华,一直都是她拿手板块,所以快一些,也是正常,吴桐习惯了自己的速度,视若等闲,对自己这次的完成速度,并没有太多惊讶。

“我这就去,我这就去!”徐工急急迈腿,扑通一声,带倒了身边的椅子,椅背磕到腿上再弹射到桌腿,发出巨大的响声,他这会儿就好像没有感觉一样,半点儿不觉得疼,几乎以小跑的速度,赶赴吴桐身边。

“您慢点儿,慢点儿,不着急的,图纸和手稿不会跑的!”办公室门前,还有安防人员守着呢,安全是能够确保的。若不是被加强培训的保密原则在,吴桐其实把图纸直接带出来,也是可以的。只是,事关重大,还是搁在原有办公室不携带出来,避免扩散更为妥当。

“吴总,吴总,那可是燃气轮机,大型燃气轮机,我淡定不了啊!”随着吴桐,徐工几个跨步一起进入了隔壁办公室内,一个箭步,就冲到了他原先的办公桌前,顿时的,就被桌面上,那张完善的重型燃气轮机图纸所吸引。

这设计徐工越是看的深入,越是想要拍大腿的击节赞叹。此等妙法,犹如天上而来!

“居然还可以这样设计,居然还可以这样结合?吴总,你这是把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有点儿都结合起来了,让燃气轮机,打破了固有限制,具有了蒸汽轮机的持续稳定动力输出更经济与环保,推力是启动快、费油、推力小的,且还不挑嘴!”

“是的,您慧眼如炬,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这个设计的精髓,咱们毕竟是资源有限,又有不错的船舶综电系统,自然是要将咱们的优势,最大化的扩大!

按着预估,这台大家伙的效率能拉倒200兆瓦之上,再加上我优化过后的动力系统,具备能独自撑起整个航母运作的能力,具体能效,还要看实际造物出来的,材料上的要求,之前我在航发上做过研究,咱们可以偷懒匹配来用!”

吴桐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在完成整体燃气轮机的设计后,吴桐又进一步延伸到整个动力系统的调整,将这个版块的性能,拉倒最优状态,才是她最终的追求所在。

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桌上的图稿,总算不负所托,完成了她最初的期待,前前后后,这都快一个月的时间,才见图稿,对吴桐来说,这速度,算是慢得了!

第375章

鬼斧

前面栽树,后面乘凉,吴桐也算是能享受一回自己创造的便利。

蒸汽轮机和动力系统对材料的要求,并不比航发发动机高,所以,之前开发研究的众多材料,就可以直接选择性取用,这个便利,也算是之前的技术映射。

“天马行空,鬼斧神工!”徐工最后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吴桐的设计,也是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的震撼,无与伦比!

吴桐这两周的研发设计突破,堪称他们两年的进展,最关键的是,吴桐不仅给出了精细到一目了然的设计图,甚至配套理论出处,验证,都标注的清晰可见,以扎实的根基,支持着她的研发设计。

这一次,海舰把吴桐请来,真得是解了他们燃眉之急,还坐火箭式帮助他们的研发提升,真得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感谢您的夸奖,不过,这句夸奖咱们还是放到实体试车结果出来,达到我的预期数据,我再向您讨夸奖!”吴桐笑着道,虽然她在推衍空间已经经过多少次模拟,但是,模拟空间是基于相对最优状态下的数据,实际能达成怎样,要看他们实体试验的每一步操作,以及最终的组装结果。

“没问题,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我若是让它有问题了,我这深蓝707的负责人身份,就这直接退位让贤!“徐工,如今对吴桐的惊艳和敬重几乎拉到了最高,吴桐稿定设计,他们深蓝707若是连按图索骥攻关都做不到,直接可以原地解散,还称什么战舰摇篮!

“感谢的话,我就先不多说虚言了,接下来,吴总,你来坐镇,看我们的表现!我们若是让你的设计打一份折扣,都是我们的失职!”徐工直接给吴桐立下军令状。

二百兆瓦起步,相当于之前他们刚刚转化国产的28兆瓦,近乎于十倍的提升,一台几乎都能撑起一座航母的运转。日后技术延伸,舰艇船舶都能用的上,只要想想,这个提升,就能让人热血沸腾!

“好的,接下来麻烦徐工了!”吴桐负责研发,元件绘图,至于工程跟进,交给徐工,吴桐很放心。徐工是老牌科研人员,徐工为首的深蓝707所能把航母改进补全到入睡,能突破国内舰艇领域多个空白的第一,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绝对过关,吴桐没什么不放心的。

徐工这一辈人,基本都是雷厉风行的作风。这边和吴桐商定建造顺序,那边,就立即安排起各部门运作,执行起来。有个成熟的团队和成熟的督管人员的便利,吴桐已经尝试多次,那是如虎添翼,大道驰骋。

对于吴桐的设计,徐工给予了最高的重视,他带着核心团队,从理论、到设备,再到人力安排,都按着最精锐最保密的部署去安排,效率自然也是极快的,仅仅一周的时间,在吴桐的辅助下,他们就将吴桐的研发设计,梳理出的关键技术点儿吃透,并且开始了先期验证操作。

前期的基础设施,材料,设备,也逐一迅速调遣安排到位。定向凝固、大精稀数控机床、电液束打孔还好,吴桐这份设计,是基于国内现有工艺水平去进行设计的,他们在前期准备上,不算特别的艰难。

但是,同样的,他们又遗憾于目前的基础工艺无法和国际顶尖媲美,是不是如果有国际顶尖的工艺和设备,他们的大型燃气轮机的效率,还能往上再度攀升?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视线,常规动力航母,比拟核动力航母的野望?

他们现在该感谢的是,还好吴总在研究航空事业的时候,研发出来了一系列的超级材料,虽然先让航空航天那边吃了红利,但是如今,也惠及到了他们舰艇船舶领域,最起码,他们不用再麻烦吴总,从零到有的去研发新材料。

“突破了?进入新的大型燃气轮机攻坚项目?”开玩笑吧,这是几乎所有接到指令的核心人员第一反应。但是,紧接着,一项项项目进程的安排,真真切切参与了技术疏导学习,他们才意识到,竟然是真的,他们在大型燃气轮机上,真真正正有了巨幅突破。

这种突破,简直让他们恍然如梦,有种一觉醒来穿越数年的错觉。但是,真真切切的时间,又提醒着他们,这是现实中,此时此刻发生的进展。就比如之前,他们一直无法攻克的压气机、透平叶片特性问题,现如今,解决提升技术,都摆在他们的眼前,由他们学习!

这种唾手可得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幸福的想要流泪!

学,必须学,往死里学!

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先进的技术,虽然不知道上面从何而来,但是他们首要关心的是,如果能把这些技术掌握成自己的,并且辅助制备实验尽快完成,才不负这份技术的由来。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找徐工探听,只是,平日里对他们再照顾不过的徐工,对于这个问题,三缄其口,直接让他们背诵保密原则,他们就明白了,这不是他们该问的。所以,核心团队成员,也就掐灭了那丝好奇之心,转而化为全力学习的动力。

掌握消化,变成自己的技术,才是他们现在的重点。不然,再好的成果摆在他们面前,也是浪费时间。

徐工并不是不想告知,这些是由吴桐创造的奇迹,只是,基于上面对吴桐的保护,吴桐存在的知晓性,只截止到他为止,重难点技术梳理的学习,都是他代领,汇总的问题,他能解决当场解决,不能解决她发送给吴桐,由吴桐将解析过程传达给他,再由他传达下去!

紧锣密鼓的筹备到位,正式的制备,就在徐工的组织部署中,一步步安排到位,深蓝707所,就犹如一条拧紧发条的生产线,流水精细操作,在每一个元件的诞生,组成一个个精密的部件,最终,落成了齿轮咬合紧密的大家伙。

第376章

神工

“吴总,我们完成了,申请进入试车,请指示!”组合完成后,徐工盯着眼前的大家伙,近乎痴迷。

反应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接通吴桐的联络器,将好消息,第一时间汇总到吴桐手上。

整体的制备,吴桐也在逐步的跟进,收到这个消息通报,她并不意外,但是,经历重重困难关隘,实体制备落成,吴桐的心情,自然是喜悦高兴的。

历时三个月,马上就可以见证最终结果,吴桐的心,也是澎湃激昂的。

“请重复检查后,明日我们进行实体试车!”高兴之余,吴桐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该有的流程,继续稳定的安排着。

“是,马上进行!”徐工斩钉截铁的应道,吴总的安排是应该的,谨慎起见,他们的确是要对每一个零部件,都要进行核对检查,再三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再开启试车操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