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理小马说:“招人没问题,一百五十工人,三天之内能到齐,以短期工招,回头根据表现转为长期工。我估计等真空苞米生产完,雪里蕻、大青萝卜就该上市了吧。”
“行,就按照你说的来。”
因为这里是农村,许多工人其实就是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地,你算是招长期的,她农忙了也是回家种地休假了。所以泡菜厂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用人制度,少量长期工,搭配大量短期工。这段时间长期工一百人了,短期酸豆角,酸黄瓜工一百五十人,又来了一百五十人的真空玉米短期工。小小的泡菜厂居然四百多人了,发展真的很快。
工厂的利润,通过招工的方式都发放出去了,现在才林场远远没有那种因为林场要解散引发的死气沉沉,反而是各行各业一片生机勃勃。
第297章 二丫的种植园
采购点点头:“塑料袋,真空包装线也没什么问题,款到就能发货,我专门跑一趟过去,检查完毕再让他们发货,没什么难度,只是这煮玉米用什么,这么大量这是个问题。”
徐长远思索良久,提议说:“煮玉米倒也好办,用巨大的不锈钢锅,里面架上不锈钢筐子,水一直开着,用不钢索吊装,工人手拉,入锅上来分钟也就是熟了,出锅冷凉再进入真空包装,包装完整后进行外包装杀菌。”
刘夏莲看了看自己的草台班子,还是满意的,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产量上千了,质量也是杠杠滴。但是还有两点不完善,一是专门的销售部,目前是因为刘夏莲从省城找了几个经销商,走的全是大单位万人大厂之类的,所以销售不愁,但是这才刚刚开始,以后产量上来咋办,总不能全靠着几个大厂生活吧,人家要是不要货了,你咋办,还不得另外找出路,所以销售部势在必行,需要尽快组建,但是人选很难,卖力干活,甚至能玩命的人很多,可是这销售人才不好找。
第二个就是质检部,现在是徐长远同时负责的,但是这不符合规定,哪有自己生产,自己质检的,量少肯定没问题,量大了迟早要出问题的。
“第一车队的崔永川在吗?”刘夏莲问小马助理。
小马屁颠的跑出去喊人,过了没一会儿,小崔穿了件白t恤,胸前身后都汗透了。
“厂长,什么事情。”
“现在能开五零大拖拉机的熟手有几个?”
“最初练车的时候,用的都是五零拖拉机,现在这段时间大家也都开过,加上我,十一二个完全没问题。”
现在第一车队有三辆大五零拖拉机,十辆二十五马力拖拉机,第二车队六辆二十五马力拖拉机,运力还是可以的,只是装车要求时间太短。
“小崔,你安排一下接车,明天带五个人去省城,开五辆五零拖拉机回来,这几天运输苞米,二十五马力的车很显然不如五零的好用。”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买票。”崔永川有了一种错觉,一万多一辆的五零拖拉机仿佛成了萝卜白菜,说买就买,真的便宜了吗?
五零大拖拉机轻轻松松一万斤,一路都是平路拉两万斤也不是个事。二十五马力就差许多,正常五千斤,就算是超载也顶多六千斤,毕竟车斗子小。
刘大强提议:“咱们用的这个拖拉机我感觉很鸡肋,又不耕地,直接车头车斗一体,节约了能源,还又好开,速度还能上去,二十五马力单缸柴油机拖拉机改成车斗一体能的,轻松能拉六千斤。”
徐长远说:“你说那都是白扯,车辆要上路,那是要经过国家质检的,不是你随便搞一下就能开的。卡车不就是你说的车头车厢一体的吗,一辆四五万,性价比太低了,一辆卡车的钱买五辆五零拖拉机。”
刘大强提议很好,刘夏莲也没当回事,毕竟自己这是泡菜厂,又不是车辆厂,事情落实一下去各忙各的,刘夏莲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人。
南下鹏城的搬运工小队也已经选好了,就是几个月前借钱的李猛,当初他家里穷的叮当响,媳妇怀孕七八个月还出来干农活赚钱,现在儿子都俩月了,李猛也来上班还债了。
刘夏莲和大丫回到了家里,二丫一见面就拉着刘夏莲说:“姐,姐,快跟我来,我带你参观我的木耳花园。”
这趟出去又是一个多星期,原本半亩地的木耳园更加的壮大了,但是新添加的枯树干全部是新长出来的小耳朵,还有人工的痕迹。
“二丫,这可不像是天然的,你怎么做的?”
二丫拿出一根手捻钻:“我用这个在木头上打孔,然后用小铁锥子从别的树干上把小木耳移过来,然后喷点水,没想到还成了。”
刘夏莲竖起大拇指称赞:“二丫,你真是人才,居然学会了人工种木耳,太厉害了。”
二丫挠挠头,一脸的不好意思。
“嘿嘿,你们不在家,没人带我玩,我一个人无聊,就弄木耳了,你们过来看看。”二丫回屋里拿了一口袋木耳出来,居然全是晒干的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