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中世纪女领主 > 中世纪女领主 第8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中世纪女领主 第84节(2 / 2)

“不过,这是平均数字,一些使用优质肥皂较多的家庭,一家人一个月就可以用掉几块硬肥皂了。我们还提示过代理商,可以主动和公共浴室合作——他们是最有意愿更换更划算的特鲁瓦红酒皂的,而且很多市民去浴室洗澡,就可以在浴室了解到我们的肥皂了……”

“再加上,一些机灵的分销商,看到特鲁瓦红酒皂的好处,应该会批发采购一些。我怀疑,他们会去一些周边富裕的镇子,进到货后加价售卖。直接加价到和东方肥皂差不多,或者略低一点儿价格,难道卖不出去吗?”

“那些镇子可没有西岱、第戎这样大市场的强势行会,而且只是赚一次快钱,根本不会有什么阻碍……而其中的利润可是很可观的,对那些小分销商,说不定这一次就能赚到普通行情下半年的利润了。”

会计师还真没想到那些小分销商会从合作的代理商那里批发,而这样一想,又觉得他们不管能不能赢下这次的‘商战’,至少手头4万块肥皂是能出清干净的。

和西岱、第戎的人交割了第一批红酒皂之后,罗伯特就跑了一趟路易莎那儿。既是说明完成了第一批交货的事,也是将最近肥皂工坊的增产情况汇报给路易莎——当初修建厂房的时候是很用心的,虽然是改造原有的房子而成,可地方够大,房间也足够,为增产安排新的生产设施非常容易。

其实,特鲁瓦红酒皂在和西岱、第戎的代理商谈好订单后,罗伯特为了保证生产就增产过一次。不过那一次并不需要购进生产设备,也不需要开新房间,只需要增加人手就可以了——事实上,本来连增加人手都不必,直接让现有的雇工加班就是。只要多给钱,他们肯定是愿意的,这还省了培养新工人的事儿。

不过最后考虑到,特鲁瓦红酒皂大有前途,肥皂工坊迟早要雇更多工人。与其今后一次雇太多新手,导致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下降,还不如这时候就开始多雇人。

“……4万块的订单,预计利润能有150多镑。再加上过去在布鲁多出手红酒皂两万块左右,也赚到了160镑左右。肥皂工坊至今,不算最初的投资的话,已经有310利润。”

在布鲁多出售的那些红酒皂,因为大多数直售,只有一小部分会过一道小分销商的手,利润高很多,所以两万块也能有160镑左右的利润……以后估计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了,毕竟等市场推开了,肥皂工坊在本地也会多和小分销商合作,而不是选择自己把钱赚完。

忙了几个月,利润‘才’310镑当然不是路易莎目标所在。她觉得硬肥皂作为一种有一定门槛,运输比较容易,价格不高也不低,市场上限也不低的商品,还是很有潜力的——这里的有潜力是指,它很适合集群生产,然后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地供应整个西方,是能做支柱产业的!

路易莎上辈子历史上的叙利亚、马赛等,莫不如是。

现在路易莎就是想把特鲁瓦做成第二个马赛,不然依靠玻璃镜这种雇人始终有限的玻璃镜,还是不够。

当然,特鲁瓦条件不如马赛好,作为地中海港口城市的马赛,无论是进口油料,还是出口商品,大部分可以走海运,快捷又便宜。不过,那也是大航海时代的事了,现在的海运受限于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海上的‘治安’,尚未那么强势。不然特鲁瓦作为一个内陆城市,也不可能成为此时国际贸易批发中心了。

甚至,至少在当下,特鲁瓦的条件其实是要好于作为港口的马赛的!每年的布鲁多集市,让国际贸易批发商汇聚在此采购。‘特鲁瓦红酒皂’作为本地特产,具有天然优势。

“做的很好,到现在为止,肥皂工坊完成了我布置的一切任务,并且还有超过,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路易莎对罗伯特的工作表示了赞赏。罗伯特并不是那种很有开创性的人才,但他特别踏实仔细,交给他什么事,好像只要他保证自己能完成,就完全放心了。

这样的人才看起来普通,然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其实是很难得的。

路易莎之后又批准了罗伯特的几个建议,并就肥皂工坊以后的发展商量了一下。谈完了之后,路易莎叮嘱他:“如果市面上出现了特鲁瓦红酒皂的仿制品,立刻查清楚。如果不是家庭小作坊,而是有一定实力的人,就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了。”

路易莎本来就不是要把肥皂做成独门生意,现在肥皂工坊雇的人越来越多,有心人想要从雇工那儿弄到工艺其实并不难。当然了,知难行易,只是从雇工那儿听一听,就能复刻出现在的特鲁瓦红酒皂,那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一年两年的,这才谈得到品质相差不多(但还是能被感觉到二者不同)。

就这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挖到路易莎这边参与过制造特鲁瓦红酒皂的工人,并且足够认真仔细,才能做到呢——一方面,‘复制’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就像看视频学做菜,想要复刻一道菜的大致味道,都不知道要失败多少次呢!

另一方面,绝不能高估此时工人的能力,他们绝大多数都从未学过文化知识。会一些技术的,是从小跟着师父学一样技术死磕出来的。而非技术工人的普通工人,真的不要指望他们能好好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

路易莎的肥皂工坊雇工,要让他们适应这里更接近后世工厂的一板一眼听指挥,都花了很大功夫,而且结果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至于说他们的工作中技术的部分,那也是前辈带后辈,尽可能去教罢了。因为红酒皂的各种配方、生产工艺都是自家手上捏着的,学起来总比外面的接受二手教学要快要好吧。

总之,当下仿制‘特鲁瓦红酒皂’基本不可能成功,就一个氢氧化钠就够他们琢磨的了——肥皂工坊用的苛性钠,是直接弄好了,送到肥皂工坊用的。说这是‘碱’,工人哪知道这是哪种碱?就算说出去,别人估计也只当是苏打灰什么的。

路易莎对罗伯特说的给‘提示’,其实是提示那些人找她的意思……这样才能组一个‘特鲁瓦肥皂行会’,将当初她的设想变为现实。

路易莎的叮嘱,罗伯特当然放在了心上,之后就有注意着这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特鲁瓦的工坊主都不太行,比路易莎预想的还差,总之整个特鲁瓦冷集市结束了,市面上依旧没出现稍微像样一些的红酒皂仿品。

是有别的红酒皂出来,但都是软肥皂。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或许就直接用了红酒,制作出来的软肥皂红酒味还真的挺浓的——应该说太浓了,仿佛是红酒不要钱一样。

啧啧啧,也就是葡萄酒原产地才能这样浪费了!

是的,‘浪费’。要知道问题是其他原材料浓烈的、不好闻的味道,没有先去除大部分。这样直接上红酒,只会显得味道又乱又不好闻,不是酒香,而是酒臭了!

这甚至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会往肥皂里面放花瓣,不限于玫瑰花瓣,似乎是能采摘到什么花就用什么花。都是一些鲜花,经过一番加热和皂化后,就有一种煮熟了的植物的味道,并不好闻。而且可以预计的是,要是不赶紧使用,这些煮熟的花瓣还会腐烂,味道会更可怕。

弄得路易莎琢磨着,还是不要等那些肥皂工坊主‘开窍’了。直接散布出消息,说自己这边要搞一个标准的‘特鲁瓦红酒皂’,可以接受其他人‘加盟’(不过,只有在特鲁瓦生产才行,‘特鲁瓦红酒皂’就是要限定特鲁瓦啊)。

“唉!算了,先不想这些了,应该先看看好消息。”路易莎琢磨着,觉得还能等一等,便顺势放下了。手中拿着一封信对身边的侍女说道:“总归还是有好消息的,我们西岱的朋友,第戎的朋友,都做得不错呢!”

那封信,以及旁边扔下的另一封,是西岱和第戎的合作者们分别写的。寄到了罗伯特那儿,罗伯特看过后又送到了路易莎这儿,他确定路易莎愿意了解一下情况,而且这也是报喜么。

吉娜其实已经看过这两封信了,毕竟她是‘秘书’,要给送来的文书类的东西先分类,然后才会送到路易莎面前呢!因为是已经拆开的信,出于好奇她扫了两眼,算是看过吧。

这时她听路易莎这样感叹,便说道:“这是因为工坊生产的红酒皂足够出色,价格也非常低。在这样的品质和价格面前,其他货色能有什么竞争力?如果这样都赢不了,那些西岱和第戎的合作者就太没用,实力太差了——说的更明白一些,还是您厉害啊!弄出了这么好的商品。”

这一个月来,西岱和第戎的高档肥皂市场可以说是被搅得天翻地覆!‘特鲁瓦红酒皂’突然大量投放进市场,品质高而价钱便宜,性价比让经营高档肥皂的商人不敢置信……凭什么这么好的肥皂这样便宜,凭什么这么便宜的肥皂这么好——大概内心就是这么循环的。

然后就有种种猜测,有的人还觉得,这是为了打破原有的高档肥皂的‘垄断’,亏本在打价格战呢。然而,与其说这是理智的猜测,不如说是那些人的希望。这又不是后世互联网搞烧钱大战,先烧出市场再说,此时可不流行那样!

总之,特鲁瓦红酒皂的代理商们,将便宜而质量优异的肥皂展示给了市场,大家没道理不买。一开始是一些普通市民在买,口口相传带来了好口碑和正向循环。这时候虽然量其实不大,可声势着实不小。

市场占比还是对手遥遥领先,但市场的主动权已经飞快落到了特鲁瓦红酒皂的代理商手中。

之后就是船小好掉头、善于观察风声的小分销商。他们反正批发半篮,甚至1/4篮的红酒皂也不是为了在西岱、第戎卖,不担心被原来垄断高档肥皂生意的那些人记恨——这些小分销商其实更像是深入到末端市场的‘杂货商’,什么生意都做,十分灵活。

垄断高档肥皂的那些人,在这一细分市场内很有权威,翻云覆雨不在话下。可也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已,这对那些普遍撒网的‘杂货商’,正好没什么威胁性。

顾客和小分销商都接受了特鲁瓦红酒皂,剩下的那些垄断商人,以及和他们利益绑定很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分销商,其实就很难有什么办法了。现实就是,原本十分好卖的东方肥皂和优质软肥皂,一下都滞销了。

如果继续维持原本的价格,大家肯定宁愿去买特鲁瓦红酒皂的。这种时候,别说是和特鲁瓦红酒皂争夺市场了,大多数人甚至只顾着断尾求生,没过多久就降价了——这会亏损没错,可是留在手上只会继续占用宝贵的流动资金和仓储空间。

留到将来卖?可特鲁瓦红酒皂只要还在,只要还维持这个水平的价格,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至于运输到外地卖,先不说运输成本,以及人家的市场,会不会随便就让你进。

就说到时候,说不定特鲁瓦红酒皂还会追上去呢——要说特鲁瓦红酒皂得到布鲁多本土,以及西岱和第戎的市场就满足了,有见识的人都不会这样觉得。除非它的生产有难处,限制它无法大量生产,不然肯定是攻占越多市场越好啊!而从特鲁瓦红酒皂工坊投放市场时那种游刃有余、不急不忙的节奏,没人会觉得它的生产能力见底了。

事实也是这样,就在这一阵西岱和第戎的肥皂市场‘热热闹闹’的时候,有人很敏锐地意识到了特鲁瓦红酒皂中蕴含的商机。于是一些人主动找上门来,仿照西岱和第戎的例子,想当一个市场的代理商,其中甚至有距离特鲁瓦很远的城市。

也是恰好,最近是特鲁瓦冷集市,不少生意做得不小的行商都在特鲁瓦嘛!其中不乏觉得行商辛苦,想要改做坐商,或者干脆就是觉得特鲁瓦红酒皂这门生意有前途,不能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的,所以过来谈代理事宜。

路易莎当然不会拒绝有人主动帮忙开拓市场,考察过这些人的实力,差不多的就签订了合同——也不见得要多强,毕竟他们当地原本垄断高档肥皂市场的人也不见得多厉害,大概能有来有回的话,路易莎这边就可以和他们合作。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