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个资金匮乏的剧组,就是这样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演员,却把《鸽子》近乎完美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在我心里,《鸽子》应该得奖的,”孟书茵低头笑了笑,“不过以袁老师的才华,她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多好的作品。”
袁棋是《鸽子》的导演,也是孟书茵的至交好友,她入行十八年,拍过不少作品。
可惜女性要想在这个行业蹚出一条路来太难了,袁棋的想法得不到认可,她想表达的东西大众看不懂,有的人甚至不愿意看懂,因此她拍的片子总是被投资者打上“没有商业价值”的标签。
但就如孟书茵所说,她很有才华,也足够强大。
宁洵始终记得袁老师在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是史铁生写的——“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辛茹月是她摄像机里的人物,也是她内心想法的外化,她们有着同样坚韧的灵魂,在黑夜中仍能够翩翩起舞。
也就是去年,袁棋终于凭借一部女性电影闪耀国内外,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她的片子也从此广受电影市场关注。入行近二十年,才算是苦尽甘来。
宁洵默了片刻,拿起酒杯,一口气将杯里的酒饮下大半。酒是好酒,可惜了,他心里不是滋味,喝什么都味同嚼蜡,白搭。
“书茵姐,那你呢,”他看着孟书茵,神色执拗的过分,可只有宁洵自己知道,他心里多么忐忑,“你真的不打算继续写剧本了?”
这世界上不缺好的剧本,更不缺优秀的编剧,可宁洵仍然感到遗憾——为孟书茵多舛的命运和未竟的志向。
孟书茵看他这副坐立难安的模样,竟然又笑起来,不知是搪塞他还是什么,说的话仍然和从前一样:“以后再说吧,我还没潇洒够呢。”
宁洵知道她心里有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齐老师的死。
她们母女吵了十几年,对彼此放过数不清的狠话,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人真正想过要离开对方。
对孟书茵来说,齐老师离开的太突然,她心里紧绷了这么些年的一根弦猝不及防的断了,就像高楼的地基轰然坍塌,以至于顷刻间整栋建筑都化为废土。
重建一座高楼尚且需要数年,更何况是重新拼起一个破碎的灵魂。宁洵知道孟书茵需要时间,听到她这么说,他便也不再追问了。
两个人多年不见,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十点多,这顿饭才算结束。
宁洵一边往外走一边问她:“书茵姐,你怎么来的?”
“打车。”
“那我送你回去,正好小赵已经到了。”
“不用,有……”两人走出电梯,孟书茵一句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冯莹莹戴着帽子和口罩,全副武装的站在门口。
“书茵姐,洵哥。”
宁洵脚步一顿,诧异道:“莹莹?你最近不是在全国跑路演吗,什么时候到的上海?而且……”
而且她怎么知道他们今晚在这里吃饭的?
宁洵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有些疑惑的把目光投向孟书茵。
孟书茵刚想开口,却被冯莹莹抢了先:“正好今天是五周年,又听说书茵姐回来了,我……就想过来见见你们。”
末了,她还找补了一句,“不过我也是临时决定的,刚落地没多久。”
宁洵觉得孟书茵和冯莹莹之间的气氛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是哪儿不对劲,如果非要说,那大概比他和梁嘉木好不到哪里去。
他知道孟书茵喜欢女孩儿,可冯莹莹……
而且明明两个月前她还来向自己打听孟书茵的情况,怎么两个月之后她们就这么熟悉了?
宁洵百思不得其解,但很聪明的没有多问。想着冯莹莹应该是下了飞机就赶过来的,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他便提议:“来都来了,咱们再去吃一顿夜宵呗。”
“宁洵,”孟书茵叫住他,“我可不吃了,最近胖了不少呢,别诱惑我啊。”
她拍了拍宁洵的肩,宽慰似的冲他一笑:“莹莹送我回去就行,你回酒店吧,路上注意安全昂。”
宁洵怔了片刻,还想再劝,但眼神在两人之间逡巡了几个来回,他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和孟书茵拥抱了一下,“书茵姐,照顾好自己,有需要和我说。”
之后他便退开两步,朝冯莹莹笑了笑,“那咱们改天回北京再聚。”
孟书茵点点头,还不忘调侃他:“你也是,好好拍戏,我等着你拿影帝呢。”
宁洵和她们两个挥了挥手,站在大厅门口看着孟书茵上了冯莹莹的车。
他现在好像知道书茵姐口中的“人脉”是谁了。
冯莹莹虽然不知道他和梁嘉木的关系,但很可能无意中和孟书茵提起过他们在一起录节目。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