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两颊微凹,面色苍白,形容瘦弱,即便是服了安神的汤药,依旧辗转反侧。
他时而皱眉,时而胡乱踢脚,将身上的被褥蹬开,喃喃呓语:“阿姐,阿姐,救我……”
赵明枝连忙坐到床榻一侧,小心捉住了弟弟的手。
小儿的手指细且短,上面还有散布着没有痊愈的星点伤痕,她握在手里,只觉得柔软极了,心里蓦地就恍惚了一下。
仅仅就在一年之后,敌寇再度破城而入,冲进临都的新皇宫。
其时,就是这一双细瘦的手奋力抓起长剑,挡在她面前。
他鲜血迸射、拼死护卫的景象宛然在目。
赵明枝鼻端一酸,轻轻抚着弟弟的背,低声道:“阿姐在这里。”
赵弘往她怀里靠了靠,攥着她的手,终于舒展眉心,慢慢恢复平静。
确认怀中人已经熟睡,赵明枝这才慢慢抽出了自己的手。
看着赵弘的童稚的睡颜,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如果能够自己选择,弟弟又何尝愿意做这亡国之君?
然而乱世之中,无论人君还是百姓,都与草芥无异,不管他们姐弟二人躲去哪里,绝无偏安可能。
况且立于帝位之上,身后有亿兆百姓,又岂容他退缩?
既然不能退,那就只能进了。
她悄悄走出屋子,对着门口等候多时的玉霜问道:“吕贤章人在何处?”
第4章 垂青
寒风穿堂而过。
吕贤章身着紫色官袍,纵使冻得直哆嗦,依然不肯躲到一旁,而是特地杵在正对着门口的位置。
他不到而立之年,相貌俊逸,中等身量,只是比起寻常人略瘦一二分,此刻垂手侧目而立,颇为不安地道:“不知殿下有何事?不如召见两府大臣一同商议……”
如果按照大晋旧例,天子年幼,当以太妃垂帘。
只是此时后宫仅剩的李太妃全然不堪大任。
她当日一听说要自己听政,就千躲万躲,对着百官哭诉,说众人欲要陷其于不义,又说将来太上皇、太后并诸太妃得知,实在无法解释,是以连挂名都不肯。
与此相反,幼帝赵弘的胞姐赵明枝却是深明大义,又沉着冷静。
天子年幼,还有伤病在身,时常耍些小儿脾气,百官束手无策时,俱是由赵明枝出面安抚。
除此之外,她手中另有自藩地带来的数百亲兵,南下途中每日提前布置,安营扎寨,可以说多靠着这一位三公主,众人这一路才不至于被天枕地,餐风宿露。
吕贤章虽然特地偏开头,却是忍不住用余光瞥了瞥座上的赵明枝。
确认两人之间并没有隔着屏风,而是直直相对,毫无阻隔之后,他心中的忐忑之意愈发浓了起来。
吕贤章少时一心读书科举,高中榜眼之后才与当朝宰相家的孙女说了亲,只是两边六礼刚走完,那一位娘子就在随父回京的途中病殁了。
婚虽未结,定亲已成,吕贤章持身以礼,就为这一个没缘分的夫人守了一年节。
如此君子之行,自然让人赞叹。
彭相公不舍得放走这一个孙女婿,索性招他为婿,又将才及笄的幺女许了过去。
这一回倒是样样顺利,谁知临近婚期,相夫人却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生母故去,彭娘子少不得要守足孝三年。
然而好不容易彭家的孝期守得七七八八了,又遇得吕贤章的老父亡故。
就这般坎坷辗转,最后撞上北狄头一回南下,彭相公为阻天子降敌,力谏不成,最后自请辞官。
至于城破之时,贼寇上门说降,答允给他高官厚禄,屡被坚辞之后,一气之下,将彭府上下数百人屠戮殆尽。
吕贤章得知消息,悲愤之余,更是无心自身婚事,耽搁到了今日仍是孤身一人。
此时此刻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让他不自觉地想起了最近听来的流言。
——三公主早已及笄,她忧心陛下年幼不能掌政,有心要在朝中择一贤臣结亲以增其势。
因本朝旧例,驸马不得参政,只能领些闲差,中书正商议要废改其中部分规制。
当日众人指点一番,数来数去,两府之中没有家室的不过寥寥数人,其中的两个鳏夫,一个四十多,一个五十整,自然是不合适的,唯有吕贤章一人相貌、条件都合适得很,便苦中作乐,拿他来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