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于突如其来的官宣,有人揣测剧组在敏感时期发布是否在力挺李青慈。 不得不说,这一条官宣,起到了关键作用。《暗河》作为业内备受瞩目的重点项目,在选角上是慎之又慎的,能够在这个时机率先官宣他,不啻于一次态度明确的站队。 此举也迅速带动了舆论转向,如果连《暗河》的制作方都选择相信李青慈,大众自然更倾向相信他的清白。 紧接着,其他跟李青慈有合作的品牌以不同形式陆续发出声援。 其中FLYON释出了Horizon系列新品的预热,口号是“One step,New horizon”。 随文附上的,是一段宣传大片,内容中有李青慈参观总部大楼时跟伊森的对话片段,明确表明这一理念的灵感来自代言人。 并配文“就现在”。 看似寻常的宣传语,结合当下情境,公开声援的意思不言而喻。 其他论坛也有网友匿名爆料,说李青慈资助了一对家境贫困的兄妹上学,却从未公开宣扬。 白岩村的村民晒出照片,坦言因为李青慈那场震撼人心的直播,许多粉丝慕名而来,村里逐渐发展成一个攀岩基地。村长也抓住机会搞起了旅游开发,大家的日子有了起色。 还有越来越多的粉丝,讲起他们和李青慈之间的点滴。他静静倾听、认真签名、在台下扶住快要摔倒的粉丝、为远道而来的粉丝亲手送花、为走失的小朋友报警……一桩桩,一件件,都没有被放到镁光灯下,却在此刻如星火汇聚。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这个人,不该被这样无端污蔑。 肖歆将水杯递给他,看着他的眼睛,“青慈,你看到了吧?大家都在帮你,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值得。” 他值得吗? 李青慈接过玻璃杯,感受到手心的暖意,心口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有些难言的感动。 盛势文化办公大楼,盛意正盯着《暗河》秋河这一角色的官宣博,手上的力度几乎要把手机捏碎。 他没想到曜世居然绕过了他,走了裴婧的渠道跟李青慈签下合约,更没想到的是,他们还特意选在舆情未消时官宣,这记耳光打得实在响亮。 他扯了扯领带冷笑,李青慈当真好手段,路潜护他,肖歆帮他,蒋竞川甚至为他当众出柜!如今连齐胜权都站出来了? 手机被重重甩在实木办公桌面,发出沉闷声响。 好在他当初只是“不经意”向冯惟明提醒了一句,让他去追查瑞登酒店的监控,爆料媒体那边也只是借他人之口做了一点偏向引导,他们几个就算要查应当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但他心知肚明,这一场以牙还牙的舆论战惨败,自己再难撼动李青慈分毫,也再难阻止对方人气更上一层楼。 其实盛意不得不承认是,李青慈的形象和秋河这一角色设定高度契合,正因如此,才令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蒋、李酒店监控事件的网络舆论热度居高不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信息量层层叠加,持续霸占着热搜榜前列。 但时间尚不满二十四小时,舆论风向已经产生了巨大反转,基本定论成了蒋竞川玩替身文学,抱上车的是一个喝醉酒的酷似李青慈的小情人。 至于李青慈本人,纯属无妄之灾,对于他的负面言论大幅减少,大多数转向了对蒋竞川“替身文学”背后心态的热议。 而其中最炸裂的,自然是他那则惊世骇俗的表白出柜宣言。 当天晚上,关姝影打来电话调侃,“虽然这次算是我们赢了,但怎么感觉这是给了蒋竞川一个正大光明追求你的机会啊?他要是之后缠着你,你可一定得告诉我。” “告诉你你要怎么帮我?”李青慈反问。 “我……”她语塞几秒,坦率认输,“好吧,我现在确实还拿他没办法。” 她咳了一声正色道,“《暗河》那边开机在即,听说第一阶段取景在西南拍摄基地,海拔四千二,雪山、高原、气候都挺折腾人的。你提前做准备,别等去了再出状况。” “嗯,我知道了。” 等到舆论热度散去,这一危机彻底解除。李青慈也正式进入《暗河》拍摄前的筹备阶段,开始参与造型试装、定妆照拍摄、角色心理辅导、群戏排练、马术特训。 由于拍摄地位于西南高原地区,环境复杂、气候多变,预计停留近两个月,提前适应性准备也成了重点,比如高反防护、饮食调节、装备适配等。 行程排满,节奏紧凑。李青慈几乎每晚回到宿舍都累得不想说话,可路潜偏偏像个幽灵似的围着他打转,长吁短叹不绝于耳。 李青慈被他绕得头疼,烦不胜烦,终于关心了他一句,“你到底怎么了?” 路潜委屈巴巴,“你要去两个月,这可是两个月!两个月!!我们还没分开这么久过,而且还那么远,我想探班都难。” “那不然呢?你要跟着去吗?” “可以吗?”路潜立刻凑近,可怜兮兮,“我不吵你,我安安静静当个随行助理都行。” “不可以,你去了手头的工作怎么办。”李青慈在收拾行李,把游思理给他准备的红景天口服液塞进背包。 “推了也行啊……”路潜不死心地跟在他后面走来走去。 李青慈转过身止住他的脚步,“路潜,你忘了你之前怎么答应我的了吗?” 第77章 探个班 路潜不说话了。 路潜不说话了。 他不说话, 李青慈就很平静地等,等他开口。 空气里浮动的尘埃在两人之间缓慢沉降,过了好一会儿, 路潜才轻声回道,“我记得。” “既然记得,就不要再说这些了,这两个月做好你自己的事。”李青慈回过身,继续检查证件夹。 “好,那你拍戏的时候,注意安全,手机不要关机。” 李青慈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把背包拉链拉上。 几天后, 他登上飞往西南拍摄基地的航班,前往苍垒山系西缘一带。 飞机在薄云缝隙间穿行, 最终稳稳降落在高原机场。舱门一开,干冷空气裹着薄雪味扑面而来, 阳光近得像能灼伤眼球。 李青慈戴上了墨镜, 拉紧羽绒服领口。 下飞机后还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地交通极为不便, 剧组安排了越野车接送,一辆车三人,副导、助理和他坐一辆。司机是当地人,皮肤黝黑,话不多, 耳朵上挂着串铜铃,车后座摆着一尊蒙着红布的小佛像。 车驶出城镇后,信号开始断断续续。沿途是广袤干裂的土地, 偶尔掠过零星牧屋和被风扯成缎带的褪色经幡。翻过第一个垭口时,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