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6章(2 / 2)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帮人不会明着出手,”颜纪桥愤恨地说,低声补了句,“尽拿阴招损人。”

“夏将军有太子庇佑,不会有事的。”

“少拿太子殿下说事,”颜纪桥最痛恨行书院的人什么破事都扯上太子,气得炸毛,“夏衍想找你,我拦不住,不过,你要是揣了别的心思利用他,邱茗,我不会放过你。”

对行书院副史直呼其名,连颜纪桥自己都没想到,涨红脸收了声,拔腿要走。

邱茗听着青年赤裸裸的威胁,竟未感到丝毫厌恶,他甚至认为,颜纪桥是个可交之人,夏衍有这样的朋友何等幸运。

徐徐寒风里,他轻声喊住了大步离开的人。

“少卿大人误会了,”邱茗笑得温和,“我于他,不会有别的心思。”

三月春寒来得早,梅花早谢了,桃树枝头抽出了新芽,滴着露水,娇嫩欲滴,邱茗轻轻拨弄枝头,沾了一手水。

身后常安在院子跑来跑去,忙活个不停,大声吆喝指挥伙计搬移物品,嘱咐着别摔了他家少君的宝贝香具。

“才过完年就打算把家搬空?你是去赴任还是去逃难啊?”宋子期坐在石椅上,替自己倒满一杯茶,瞧着自己那小徒弟一双小腿转得飞快,惬意道,“淮州虽离上京不远,但来回都是折腾,你请哪里不好非去那里?”

“随口向陛下提起的,没想到会准允,淮州地是远了点,正好去散心,现在朝堂的情况,我再在神都待下去,恐怕又有人要坐不住了。”邱茗走到石桌边,给人换了茶叶。

“不止吧,淮州下边就是江州,你说你回江州寻故土,我倒觉得有几分可信,”宋子期一杯饮下,“大人你就别诓我了,陛下闹头风,昨晚太医署忙了一宿,脑子没你的好使。”

举起杯子,称赞他的新换的茶不错。

“太医署有异样吗?”

“没,”宋子期晃荡手里的茶杯道,“你给的千秋雪的配料,虽然部分是中药材,但太医署药材管控严格,出入记录没查出什么。”

“他们不会把账做在明面上,太容易留下破绽,”邱茗浅尝了口手中茶,有些苦,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幽幽道,“盘踞朝中的那群人,我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眼下看来,不止栽赃那么简单,若我不离开上京,他们不会放过我的。”

话出口,心中疑虑一闪而过,矛头对准自己,难道和十年前的旧事有关?

下意识攥紧茶杯。

宋子期喊来常安给了口茶,让小徒弟歇会,对邱茗道:“这种事急不得,你这回悠着点啊,我可忙着呢,没空天天捞你。”

一转身,小常安顺走了他的茶点,嘴角沾着饼渣,见人就跑,宋子期站起身大骂小孩却不追上去。

院内难得一片祥和的景象。

邱茗笑了笑,往茶壶里滴了几滴刚折下枝叶上的露水,目光落在茶杯里,浅绿的茶水泛着浅浅的波纹,一小片碎叶飘荡其中,“连尘,记不记得我同你说过,我爹曾给上京写过信。”

宋子期回座位点了点头,“你说,那些信有些奇怪,送的时间不对,寄的人也不对,哎,会不会是当时兵荒马乱,你爹根本没送出去?”

“不会,”邱茗闭上眼,“当时我爹出城带了亲卫,如果是其他官兵,未尊命令可以理解,但我爹的亲卫,他们不会。”

邱茗记得父亲出城的那天,一身御甲头也没回地慷慨赴义,也带走了他的先生蒲系,和两名随侍,都是从小同他玩闹的人,他就看着那些人消失在风雪里,再也没回来。

“若不是寄信人,我怀疑,问题出在寄信的途中,当年唐报未送达上京,反而是信件交到了费大人手上,可能是唐报在中途被拦,导致上京得不到消息,我爹困守江州自然收不到回复。”

想到父亲在冰天雪地里苦苦支持守卫,如万箭穿心,邱茗攥紧了拳头。

宋子期倒了茶递过去,沉声问:“所以你觉得,那拦截唐报的人,可能在淮州?”

“是。”

邱茗望向新抽芽的枝头,光秃秃的,无花瓣点缀,桃树还是和冬日里的一样。

冬天快要过了,可那股寒意未曾从他身上退散。

先前因禁香案,皇帝令他停职一月,于是他便顺水推舟,借口为皇帝分忧以示赎罪,主动前往淮州巡查,督促当地官员办理未解悬案。

然而,淮州地大,而且事情已过了十年之久,他此番前去,未必能找到有用线索,尽管这样他还是铁了心要赌一把。

见人拧起眉毛自己和自己较起劲来,桌对面的宋子期蹦起来一巴掌拍在他肩上,“想那么多不怕头疼吗?你不是说了,去那儿只是散心,我可记得,淮州青楼乃大宋一绝,神都公子哥每年都花大价钱请来那里的歌女弹唱助兴,可惜了,当时身在福中不知福,要不是年纪小,我早和师兄他们潇洒快活去了,勾栏听曲岂不美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