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6章(1 / 2)

邱茗的呼吸停顿,隐在帐后余光探视,龙椅上的人只露了侧影,闪光下楸冕低垂,金花珠宝插于发间,粗眉凌厉,粉黛精致,庄严肃穆,全然看不出分毫女子柔弱的姿态,更看不出已是年过半百之人。

以芳华之躯逞九五之尊,从执掌后宫到君临天下。

这位,便是大宋千古第一女帝——赵知维。

“朝内争辩不如战将在外,如今三外州得守,无需调用大部分兵力,羽林军的人离京出征,该回来也得回来了,此番战绩有功,为首者必施重赏。”

“陛下,这……届时陛下身在外地,京中收急报,夏将军终归是兖地旧人,老臣也无可奈何啊。”白胡子的大臣哆嗦地说。

不经意中庆贺的氛围急转直下,皇帝问起了罪,群臣冷汗涔涔,成片低下头去,这让大内禁军擅离职守的罪名,可不是几个脑袋能担得起的。

一帮软骨头,邱茗冷笑。

皇帝问责能推就推,这风气从来没下去过。咬了嘴唇,默默合计,自己目前能抗得住替人免罪的风险,行书院的位置还摆在那儿。皇帝就算疑他和羽林军有关系,只要不太给夏衍讲好话多少能应付过去。

正准备开口,忽而有人打破沉寂,其余大臣纷纷震惊抬眼,连邱茗也愣了一下。

“兖州乃大宋的兖州,雁军亦是大宋的雁军,何来旧人之称。”

颜纪桥直挺挺站在殿中,说话声响彻大殿,身后他爹大理寺卿脸色极其难看,挤眉弄眼示意儿子住嘴,然而爱打抱不平的少卿大人跟没看见一样继续道。

“陛下,恕微臣直言,羽林军出征并非擅自所为,当时战况急迫,陛下身在定州,获李将军加急文书,夏将军才有所行动。”

圣意难测,邱茗听出皇帝对夏衍私自带兵出京不满,但目前理应不会明面上有动作,不然他行书院早有消息了,眼下只要圣旨传达,夏衍肯回京,皇帝自不会多说什么。

结果颜纪桥人直心也直,怕兄弟遭怪罪,这一搅合,急得刑部尚书曲士良满头大汗,当即跪下磕了几个响头。

“陛下恕微臣管教不严,颜少卿没别的意思,只是军令告下,淀州有难定州一定不保,为陛下安危,夏将军才冒然出征啊。”

“陛下,”卢溪贤颤巍巍弯膝再拜叩首,“救李将军于危难,老臣以为,此等男儿怀救国心性是大宋国幸,虽行事欠妥,陛下不奖也不罚,可好?”

听着重臣一番说辞,邱茗手心冒冷汗,龙椅上的人看不清表情,沉寂半晌后终于。

“朕无恙,”皇帝微笑,目光扫向台下,“众卿所言在理,不过夏衍劳苦在外也是难为他了,稍许奖赏也是有的,就依卢阁老的意思吧。”

说着看向曲士良,“刑部对逆党的清算应有着落了,虽说管教不严不是尚书大人的不是,但曲卿,最近刑部尸位素餐者,你该警醒点了,得多和颜大人交流才是啊。”

“是是是。”曲士良头点得拨浪鼓似的,口口声声念叨谨记教诲,旁边的大理寺卿闻言恭敬拜上,一并跪下。

“大理寺有曲大人关照,必为陛下办事。”大理寺卿颜宽向来习惯了干什么事都和稀泥、瞻前顾后的刑部尚书,直言道,“请陛下放心,尚书大人疑问,一定知无不答。”

“这就对了,”皇帝心满意足地笑了,“二位淮州才子受先帝提携,切莫辜负了贤者之名,日后齐心协力为朝廷效力吧。”

台下人应声答下,这件事便告一段落了。

兖北战事,邱茗比众臣早半日知晓。

行书院的消息来得比以往都快,他正琢磨夏衍怎么连续三日没写信,看见太监元振小跑进门,尖声尖气告诉他胜局已定,不日便可回京,让他大松了口气,长久来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院前潭水表面结了层薄冰,边缘堆满了枯萎的落叶,坐入书阁,一枚檀香升起,手边信纸累得很厚,点点墨香袭来,思绪又开始想远在天边的人。

一个多月来。

他写过上京银杏金黄璀璨,风一吹,薅光了枝干,宋子期捡了银杏果入药,天气转凉,常安煎的药很难喝。

清秀的字迹总在落款处表上小字,待君归。

夏衍给他回信。

展信佳,见字如晤。

塞北大雪飘飞,竹简之逗容风,把少年扔到了雪里。而后又道,不日寒气入中原,提醒他注意身体。

折起信纸,尾款的字存有温度。

念君安。

“安”字最后一顿力道不足,墨迹淡了些。

可以想象,披着战火回营帐的人褪去战甲,手臂上落下伤痕,孤灯夜盏照下一方人影,字迹舒展间写下一纸家书。

双方心照不宣,夏衍没追问他是不是犯过气喘,他也没过问夏衍是不是受了伤。

满心的期许、忐忑,让人更加焦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