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茗心下留意了一分。
“副史大人有所不知,这位的名头可谓一等一的响,雁军的弟兄们化成灰都认识他。”
靖安八年,秧州叛乱的同时,兖州局势急转直下,不知是趁虚而入还是有意为之,本谈论和亲的两国因小可汗诛杀使臣动荡再起,当时帮戎狄出谋划策对付大宋军队的人,就是这个王泯,首次交锋害宋军吃大亏。
那场仗发生在燕山旁,后称燕山之乱。
说起燕山战役,邱茗顿感不妙,想制止竹简之已经晚了。
“卖国叛变的,还有个人。”
竹简之眉飞色舞的阔论戛然而止。
邱茗攥紧衣袖,不忍听下去。
先前一言不发的宋子期捏紧拳头,齿间发狠。
“以使臣身份前往戎狄部落,翻脸不认人泄露我朝情报,害大宋军队战败,若不是李靖杰将军临危受命,我朝北部三州四十六县早拱手让人,如此大罪之人居然客死边外,真是便宜那混账了。”
边说边站起身,头也不回摔门而出。
“师父!”常安想追没追上。
椅子上竹简之叹了声,“我没想到要提。”
“可是那场仗是小可汗得势的开始,王泯叛逃与之有关,不得不提,”夏衍目光,“只是十一年前燕山之乱,不该当他的面说。”
“为什么?”常安惊讶问。
“贤德三十二年,北狄联合西番共犯我朝,兰阳宋氏使节只身前往,弯刀过身面不改色,在吐番王与可汗面前舌战群臣,深中肯綮,短短数日内使敌国联盟土崩瓦解,救大宋于危难。”
邱茗微弱出声,看着人离去的背影缓缓道,“那个出使北狄求和,后又叛出中原的人。”
“是他爹。”
第78章
室内静得出奇, 常安局促地站在墙角,小孩见过宋子期生气,气到头上怼天怼地得理不饶人, 可现在反而闷下声满是愠怒。
“抱歉, 我不是故意的,”竹简之低下头, 无奈笑了笑, “宋使来兖州时有过一面之缘, 后听闻他叛出,事出突然,没留意他有子嗣。”
邱茗:“他不想提, 旁人自然知之甚少……”
曾经若有若无的意识中,他感觉, 宋子期和自己有些像,都有一个“反贼”的爹, 一个说不出口的身世,唯一不同的是宋子期和父亲少有接触,战乱过后也无人在意一个已死之人。
少有人想到, 刀子嘴的太医郎竟是大名鼎鼎使臣宋清允的后代。
“宋使常年出入关外, 将连尘托付给云游僧人照看,靖安八年北地三州大乱,那僧人便带着他随商队去了淮州, 此后便再也没回来过。”
在邱茗为数不多的记忆里,他进菩提寺时有过一个师兄, 擅长医道,对各类药草如数家珍,跟般若大师学习两年后便独自上京谋出路。
生父抛妻弃子成了叛臣, 为天下人不齿,宋子期恨透了父亲,如果不是邱茗执意前往兖州边境放心不下,宋大夫可不会出现在这里。
“罢了,往事不提,外面日头好,我去打两壶酒,好好犒劳咱们宋大夫,你们两伤得这么些天,人忙前忙后没歇过,走了。”
“滚吧。”
夏衍挥手送别,一回头,坐在床边的人长发遮住脸侧,看上去忧心忡忡。
邱茗心里很乱,如果近在眼前的敌人是十几年前与宋子期有关的人,那么他此次莽撞跑来兖北将把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传闻中宋清允为一异族红颜而调转立场对付大宋,因当时朝廷与戎狄议和毫无防备,获悉边境县城弱点的戎狄骑兵以雷霆之势横扫淀西池城造成三县丢失。
据说宋清允死于战乱,两中原人身在戎狄部落生前多少有过接触,若王泯知晓了宋子期的存在,将其身世公之于众,很可能给人带来祸端。皇帝没说不代表不知此事,虽然宋子期对外声称自己无父无母,可万一旧事重提,太医署乃诊生问死、宫中关键之所,谁又肯放过他?
“宋大夫不涉朝政也不带兵,不会和王泯撞上。”
夏衍看透了他的心思。
“当事人已死,想拿十几年前的事再做文章,要么唯恐天下不乱,要么对太医署居心叵测,再说,你也不知当年详情,大不了见招拆招,他当太医多年,高低论个功过相抵,陛下还能直接闭眼剁了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