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15章(2 / 2)

“你不去,常安就不肯去,竹石哄了好久才出门。”

所有细微的表情难逃他的眼睛,宋子期抿起唇,一套谎话实在编不下去。

邱茗不着急,他师兄很少把心里事说出口,但不代表那些事不重要。山下淌过潺潺流水,水底的石块藏匿着,隐蔽着,不小心便会被扎出血。

“连尘,还在想你爹的事?”

不肯定也不否定,宋子期鼻头一涩,咬牙别去脸,不让眼泪流下。

很多年前,他愣头愣脑被牵到老郎中家,那只手很温暖,他迫不及待仰起头,却看不清对方的脸,再转身,父亲已离开。

干苦的草药味中,他等了父亲一日又一日,直到两国开战,记忆中的人再也没出现,随着年岁渐长,模糊记下的名字成了人人杀之后快的叛徒。

院中不起眼的一角,邱茗看到了那一摊烧尽的纸灰,匆匆被雪掩埋。

昨夜万家团圆的时刻,这人无家可归,偷偷在不起眼的地方,给亡故多年的人烧了几张薄纸。

宋子期掩面笑得不堪,“十二年了,我从未祭过他,让他孤身在外边外,得不到安宁……是我不孝,我爹,肯定怨死我了。”

“不会,”邱茗答得很快,“你是他唯一的孩子,他怎会怨你。”

“可我说他是叛徒!我亲口说的,我怎么讲得出口,怎么讲得出口……”

飘泊孤单的亡灵,无坟无碑,一心为公,换来天下人的咒骂与埋怨。

仓皇的年代,孰非孰过都已不可追究,市井传言人云亦云,没人在乎真相,没有人。邱茗默默靠近,犹豫了下,伸手抱了掩面哽咽的人,他的师兄,他曾经与这尘世唯一的联系。

“令尊深入敌营劝和,遭歹人算计,可惜元凶已死,你不能亲自听得真相。”

“真相重要吗?皇上下令还我爹清白又怎样?一纸清誉,不过他们打了胜仗了由头,立场替换后推脱的说辞,没人在意我爹为大宋争取了多少时间,没人知道他一个人往返兖州有多危险,”宋子期拽紧他的衣服,咽下泪。

人心不可直视,连曾经竹简之的冤案都成为朝臣弹劾俊阳侯的借口,而今查明宋清允反叛,只为大宋一个名正言顺出兵的台阶。

追寻真相,真的好难。

“邱月落,这么多年,你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邱茗喉咙一梗,安慰的动作随之停止,苦笑说:“活一天算一天,也许过了哪日,我就能见到他们。”

回到家,回到江州,享受那片本属于他的过往,有家,有家人。只是忘川河畔,奈何桥上,一个浑身血腥、趋炎附势的内卫,自己是否还有脸去见故去的家人。

“连尘,你之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留下……”宋子期似乎早有想法,“我想看我爹存在过的地方,见认识他的人,都说他与我娘伉俪情深,我竟一直不知情,离开兖州好久,我想自己看看……”

背弃十几年的故土,终归难以分离,落叶飞得再远,层层交织的筋脉尽是最初的痕迹。

该回家了。

“好,有事给我写信。”

离开的时候,宋子期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不在邱茗身边,药必须按时吃,切忌舞枪弄刀之类的大动作,万一生出个好歹,他定不远千里奔回神都算账,又单独把小徒弟喊去,给了些制好的药,这才让一行人启程。

神都上京,大太监李公公尖嗓子饶舌读完了戎狄告降书,顺带褒奖一众战场上的有功之人。皇帝坐于珠宝垂帘后沉默不语,台下大臣神色各异,大理寺卿听完悄悄松了口气。

兖州一役后,宋军士气大涨,李靖杰荣耀回京,下朝后群臣前仆后继恭维,扰得大将军不得安宁,抹不开面子,随便拱手敷衍了事。

三两官服的人聚集,一言一语议论起来。

“李将军拿下戎狄五万主力,连破三阵,不愧是我朝第一猛将,有李将军在,那些蛮族岂敢践踏我河山半步。”

留小胡子的年轻人啧啧称奇,紧跟另一贼眉鼠眼的人附和,“是啊,李将军骁勇善战,大有先帝边军的气势。”

“哎,听说此番战役,羽林军也参与了,据说那雁军旧人还独自单挑骑兵营,抢风头呢。”

“害,边军早八辈子没了,还想沾他老子的光,不过仗着太子殿下器重,当真目无尊长,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姓夏的小子在兖州逗留那么久,不会想造反吧?”

几人正聊得起劲,突然。

“我朝将士在战场上拼死杀敌,就为保你们这群烂舌头的废物?”

颜纪桥声音洪亮,吓的聚那几人猛然回头,一个二个闭嘴后撤,故作和自己没关系。

大理寺少卿气势汹汹上前,鼻孔冲人,恭敬作揖,“雁军是大宋的雁军,陛下亲口所言,诸位言辞凿凿以旧人相称,是想违背圣意?”

“少卿大人,不过几句话,犯得着动气吗?”小胡子不满道,“我们赞赏夏将军英勇,有雁军故姿,不然他功绩怎会满朝皆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