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坐在龙椅上的赵建也颇为不悦,问:“那汉东郡王以为如何?”
“臣以为,赔款与称谓还可继续谴人谈判,万万不可率先动兵,否则只会给顺国一个南侵的由头。”
赵建将目光投向其余大臣,想听到其他提议。但自从张照倒台后,满朝官员几乎都是向从天的党羽,即便不是也不敢出来与之抗衡,除了洛蔚宁、秦渡和两三个异党,其他大臣均应声附和了向从天。
第141章请辞风波
◎洛蔚宁也终于承受不了杨晞的冷淡。◎
洛蔚宁穿着绯色曲领袍,戴着长翅帽沿着宣德楼城墙上走,一身公服显然刚从早朝出来。她走到城楼站岗的部将身边嘱咐了几句,刚转身准备离开,就看到太子领着两名随从朝她走来。
洛蔚宁赶紧迎上前,作揖道:“见过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
洛蔚宁从赵珙的语气听出他有些不悦,但近日她似乎没单独与他会面,更无从得罪他。想来是从哪里受了气,来找她开解的。
于是她道:“殿下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赵珙脸色布着一层灰霾,“我们边走边聊吧!”
两人沿着城墙通道缓缓走着,随从跟在相隔五六步的后面。
听赵珙一说,才知是早朝后他和向从天就顺国的撤兵条件单独谈了一番,赵珙初登太子之位,血气方刚,欲增兵与顺国一战到底。向从天却认为继续和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且北境还有唐家军,一旦顺国继续南下,派唐老将军增援即可。
洛蔚宁有些不解,思虑再三还是问了出来,“臣记得当初朝堂对答,殿下也认同议和之法,为何忽然改了主意?”
赵珙甩了甩衣袖,无奈地叹了口气,“哎,其实当初朝堂对答那翻言论也并非完全是本宫的意思。”
朝堂对答前夜他与向从天见过面,听了他的指点后,也不满一味地议和、委曲求全的对外策略,但向从天却揣测到圣意,圣上当时被顺国的攻势震慑,不敢再战,提出议和之策不仅能得圣心,还能扳倒秦王一党,坐上太子之位。至于实际采取什么策略,就等坐上那个位置以后,再根据顺国的态度变更。
事实也如向从天所预料,赵珙在朝堂上说出那一番话不仅得到了赵建的认可,还像一把利刃狠狠刺向张照,逼得他不得不以造反来对抗。
至此,洛蔚宁才完全明白了,原来当初她以为软弱妥协的魏王不过是为了夺嫡的伪装。她不禁欣慰起来,大周的储君,还算是一个背脊挺直,有骨气的人!
但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太子与向从天的分歧,想法不一致,迟早会走向对峙,朝廷将再次动荡不安。
赵珙又恼道:“顺国给出的议和条件,着实是欺人太甚,若答应了,大周国威何在?与其把金银送给顺国,还不如用来招募士兵!”
洛蔚宁想了想,劝道:“殿下言之有理,末将也认为向顺国称弟万万不可。只是顺国骑兵过于强悍,不如趁着休战期间,多准备战马、打造战车,一旦顺国继续南下,就可派上用场。”
赵珙从向从天那里受了气,难得找到一个认可自己想法的人,脸上的阴霾顿时散却,露出了踌躇满志的笑容。
“也好,这样便不用与汉东郡王对着干了。”
赵珙从前是一个不受宠,鲜少有重臣、外戚相中的皇子。小时候向从天给他讲过三天学,对方就慧眼赏识他,一路暗中支持,直到拥立他为太子。这份知遇之恩,赵珙感激不尽,故而不愿与之分庭抗礼。再者,他新立太子,根基尚不扎实,还没有与向从天叫板的条件。
两人停在城墙垛子前,赵珙眺望着汴京城内的万千屋宇和广厦,心情激荡,眼神炽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