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维特鲁威的ceo和科技副总这是在干什么啊?有什么特殊嗜好你们不能回家去玩吗。”
危从安根本无所谓被谁看见,继续在地毯上一寸寸地摸;贺美娜道:“我们在找东西。下次请敲门。”
“找什么?维特鲁威的前途?”马林雅道,“维特鲁威的前途在刚刚公布的科腾项目细则里。”
贺美娜一下子跳起来,和马林雅一起离开了办公室。危从安又找了一会儿,终于在沙发下面找到了,大概是滚进去的。他仔细地清理了一下耳夹上的灰尘,捏在手心,起身来到电脑前,打开科创局的官方网站。
下午四点整,格陵科创局共同公布了本年度科腾项目申报细则。
他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拿出笔和便笺来,唰唰唰地记录下几条信息。
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icalendar上发布了由贺美娜发起的临时会议,参与人员包括了研发部全体人员,行政部的张家奇,简婕,项目部的马林雅,骆斌等。
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内。
危从安看了看腕表,斟酌了一下,点击拒绝会议,又打开schat把一块钱收了,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没一会儿,张家奇过来敲门:“开会了。”
正在碎辞职信的危从安抬起头来:“这个会我不参加了。你们开吧。”
张家奇叹了口气,走了进来,语重心长:“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没必要。工作归工作,这不是你的原则么。”
“别胡说八道。我们没事。我们好着呢。这个拿去给贺博士。”
他递过去一张对折起来的便笺;张家奇接过,讶道:“没……没事啦?就这么……没事啦?”
“能有什么事。一点小矛盾而已。”危从安道,“让你们夫妻俩操心了,不好意思。”
“一点小矛盾闹得那么凶?如果以后有大矛盾了——”看到危从安的表情,张家奇立刻换了个话题,“那你为什么不参会。”
“我要去机场送个人。”
“送谁?”
“瘟神。”
“那你先去忙吧。我回头把会议纪要发给你。”
张家奇回到闹哄哄的会议室,jenny正在亲自分发打印出来的细则。
贺美娜问张家奇:“危总呢?”
“他要去机场送个人。他叫我把这张便笺给你。”
贺美娜心想他不开会也要去送的肯定是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人,也没说什么,接过便笺打开。
在看到便笺上的内容时,她一挑眉,仔细地读了起来。
这是维特鲁威第一次申报科腾项目。申报小组的组员们如同才练了十公里跑没多久的新手突然被推到了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有点兴奋,又心里没底。
等文件到手,没见过世面的新手们都惊呆了。
“天哪,你看最后一页的页码——二百四十页?”
“不可能啊,这个厚度。”
“贺博士说只用打印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总则,以及新药领域的分则。一共三十页。”
“三十页也不少了。”
“用ai分析会不会快一点。”
“那也不能完全依赖ai吧。”
有些正在公共平台开展实验的技术人员收到开会消息也立刻赶回来了。
“高工来了啊,快坐快坐,拿一份资料。”
“动物房那边进展如何。”
“很顺利。小陶在调程序。我和他说好了,半个小时之后再过去。讲到哪里了?需要我做些什么?”
“还在研读文件呢。”
研发部的技术人员平时看的专业文章大多是直截了当的写法,现在拿到手的文件对他们来说着实有点晦涩难懂。
“总则里好多套话。”
“还很多排比句呢。”
“这是不是八股文。”
“乱说什么,这写得多漂亮,完全是公务行文的典范。”
人多嘴杂,聊着聊着,就偏离了中心议题。
“一周的时间也太短了。”
“你仔细看总则。今年改为了十个工作日。多了三天。”
“不止。还有一个周末,一共十二天。”
“前期有积累就不在乎这十二天了。”
“是啊,很多公司其实从去年落选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只给十个工作日的时间是防止有人去打通关系,台底交易。”
“听说科腾项目刚设立的时候污糟得很。抓了几个人才好。”
“初筛是双盲形式,高校名称,公司名称,药物名称,参与人员等等信息都要隐去。”
“听说每年都有好多公司的申报书因为不符合双盲形式,在形式审查阶段就被打下去的。”
“什么双盲啊,哪家公司在研发什么新药,适应症是什么,网上查一下都是公开的信息。如果有资源有人脉,只给二十四个小时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