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蓬客冷冷地说道:“国家养兵,要么是为了攻占更多的地盘,要么是为了保护现在有地盘不给侵犯,说白了是保护百姓的生产,跟你这种能一样?你在龟兹国,在后凉都是大国师,国家为了供你这尊活佛,全寺免税,不事生产的僧众,成百上千,可结果呢,敌国来袭,你保护了国家没有,你保护了百姓没有?面对吕光的屠刀,你居然能为了自己成佛不破戒,眼睁睁地看着全城几万百姓就这样给人屠杀,就你这种人,还好意思说渡化世人?”
鸠摩罗什紧紧地咬着嘴唇,闭上眼睛,只是念经,不再理会斗蓬客。
斗蓬客也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叹了口气:“罢了,你有你的信条,我有我的计划,我只相信,只有结束乱世,万世太平,才能避免这些人间的苦难,而不是象你这样自欺欺人。这次南阳十二郡的索要,是不流血就避免战乱的一次请求,也符合你那个拯救苍生的理念,算是你我之间,难得有共识的一次。”
鸠摩罗什沉声道:“两大强国这样直接接壤,刘裕不战而得十二郡,声势冲天,权势进一步增强,以后肯定会刺激他的野心,发动更多的战争,而后秦这里苦战得到的地盘拱手让人,诸将不服,必然也会想尽办法夺回,姚兴外表仁厚,实质上也是野心勃勃,希望一统天下,包括他之前让出姑臧,绝不是爱好和平,也不过是兵力不够,无法长期固守凉州,所以迁光全城百姓,充实关中。以他当年在凉州做过的事来说,这次在南阳,一定也会尽迁汉人百姓,到时候不知道多少妻离子散,夫妻离别,如此的人间惨剧,你居然跟我说是好事?”
斗蓬客冷冷地说道:“总比打起仗来,流血千里要来的强吧,你也知道刘裕的个性,先礼后兵是必然的,姚兴不给,他就会抢。你那个好朋友,佛教大师释道安,当年不就是苻坚攻陷襄阳,强行迁来长安的吗?若是刘裕真的学苻坚,先下南阳,再取关中,你是不是也要准备搬家建康了?”
第2439章 自欺欺人亦成真
鸠摩罗什的脸上枯瘦的面皮轻轻地跳动了一下,缓缓说道:“这些军国之事,是你们这些掌权之人和玩弄权术的阴谋家们要操心的事,老衲早已经出家,不再理会这些俗世之事,只想尽可能地多让一些百姓得到平安与幸福。如果真的战火燃到关中,烧掉这座草堂寺,那老衲也只有以身护法,用生命来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经书了。”
斗蓬客点了点头:“也是,你这和尚,成不了佛陀飞升,就得当个在世活佛,想要流芳百世,图那高僧的虚名,就得留下这些翻译的经书,这可是比你的性命都重要的东西。”
鸠摩罗什冷笑道:“怎么,你还想打这些经书的主意?斗蓬,我劝你死了这份心吧,这些经文的翻译,可是成千上万的沙门,几十年来的心血,也是靠了这些劝人向善,不要妄动刀兵的经书,才让关中这些年能基本平稳,前秦苻氏的余党和念着苻坚仁德的汉人百姓,不至于起兵复仇。”
“姚兴比我更看重这项工作,甚至还指望着把这些经书送往草原,瓦解胡夏将士的斗志,所以,他绝不会让你使什么坏,他有大批的高手与护卫明里暗里守着这些藏经阁,你以前的那些刺杀,纵火,下毒的把戏,就不用多想了。就算你杀了我,也不可能尽毁这些经文!”
斗蓬客笑道:“你这大和尚,知道我要来,就早做准备,这两年来,选了这地方译经,还忽悠姚兴可以为他渡化那些野蛮凶残好杀的胡夏蛮子,姚兴现在对你这里的防范,比他的皇宫还要严密,连姚老邪当年的昆仑卫都用上了,看来,你也是早作布置啊。”
鸠摩罗什“嘿嘿”一笑,面露得色:“对付施主这样的绝代奸邪,不早作准备是不行的,我两年看到你的那一眼,就知道你这个阴魂不散的魔鬼一定会再来向我下手,你知道我现在已经参透生死,甚至,早点送我上路,助我解脱,不再受早年那些往事的折磨,但我的这些经文,这些让世人脱离苦海的智慧,你休想祸害!”
斗蓬客笑着摆了摆手:“这么说,你是不肯跟我合作了,是吗?”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我绝不会跟魔鬼,修罗再有任何合作。你杀了我吧,助我脱离苦海,我知道,你不会空手而回的!”
说到这里,鸠摩罗什闭上了眼睛,张开了双臂,露出了干瘦的胸膛。
斗蓬客的眼中光芒闪闪,阴晴不定。
片刻之后,一阵轻风吹起了鸠摩罗什的袈裟,当他再睁开眼睛时,面前已经空空如也,斗蓬的身形已经消失在窗外的夜色之中,而一阵细如蚊蚋的声音传进了他的耳中:“和尚,杀了你对我没有好处,三天之内,我一定会让你按我的意志行事。以前可以,现在也一样!”
鸠摩罗什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一边的禅房大门轻轻打开,两个小沙弥奔了进来,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道:“住持,刚才,刚才我们好像打了个瞌睡,迷迷糊糊的,出什么事了么?”
另一个小沙弥一眼看到了大开的窗户,以及窗外那飘动着的布帘,连忙道:“住持,风吹帘动,窗户开了。”
鸠摩罗什淡然看着面前的佛经,轻轻地挥了挥手:“非风动,亦非帘动,尔等心动而已,这里没你们的事了,早点下去休息吧,老衲自己独处一会。”
小沙弥行礼合什而退,鸠摩罗什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佛经,嘴角边勾起了一丝轻松的微笑:“斗蓬,这次看你还有何办法兴风作浪!”
长安郊外,灞水边,小林外,两道黑影,并肩而立,陶渊明一身黑色的长袍,站在斗蓬客的身边,微微一笑:“能让主公这回不能功成而返的,这世上也真是不多,鸠摩罗什不愧是当世智者啊。”
斗蓬客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早知道,两年前不应该故意在他面前出现,这秃驴居然能忽悠成功姚兴,让姚兴派重兵守他的那些个破经,这是我没有算到的,现在他不畏生死,只在乎这些经书,没想到这世上,真有这种自欺欺人把自己也给骗进去的家伙。”
陶渊明微微一笑:“也许是良心不安这么多年,只能靠译经和渡化众生的这些逃避现实,麻醉自己,减少那种痛苦和折磨,久而久之,这反而成为毕生的追求和执念,一如当年那个飞升成佛的念头。现在反正经文译了这么多,也成了当世高僧,那么,圆寂坐化,就成了解脱了。”
斗蓬客冷冷地说道:“就是说,他还是有弱点的,这些经文,就是他毕生的心血,如果把这些经文毁了,或者不再让他译经,那就比杀了他还难受。是不是?”
陶渊明点了点头:“那是一定,不过,草堂寺经楼的防守非常严密,关中一直没有我们的主力,现在调荆湘那里的手下来援,只怕三天时间来不及,要不要我想想别的办法,比如在本地招募收买一些死士呢?”
斗蓬客摆了摆手:“不用,我已经有办法了,人,总有弱点!而姚兴,会帮我们利用和解决这个弱点。渊明,准备好再次上朝吧。”
陶渊明的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转而恭声行礼:“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斗蓬客转过身,看着陶渊明的眼睛,说道:“你可知道,为何这回黑袍让我前来助你?”
陶渊明微微一笑:“主公与前辈的决定,非属下所能揣测。就算你们不来,我也会尽我所能,完成这次任务。”
斗蓬客摇了摇头:“这次刘裕派给你的任务,完不完成其实对我们来说关系不大,但是你上次跟黑袍说的那个以后的打算,我倒是很认同,也很感兴趣,所以这次亲自前来助你,一方面是因为跟鸠摩罗什有旧,可以利用他,这第二嘛,我也想当面问问你,未来的打算。”
第2440章 人间仙境桃花源
陶渊明淡然道:“其实,上次我跟前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我这次出使成功,拿回南阳十二郡,那就是晋国的大英雄,甚至人望会直冲刘裕。这个时候,刘毅肯定会出于嫉妒,极力阻止我到朝廷中出任高官,而建康的世家高门也会排挤我,就算刘裕,也未必会升我的官职,我正好可以拿这些作文章,主动请辞,如此一来,世人会以为我受到刘裕的打压和排挤,被迫离开。”
斗蓬客微微一笑:“可是就算你用这招打击一下刘裕的名义,不过也就是几个月的事,刘裕拿下南阳十二郡后,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出兵岭南或者是西蜀,消灭这些内乱的势力,甚至是两个都灭。索要南阳盆地,不过是为了确保后方和侧翼的安全罢了。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仗建功罢了,或者说,按兵法来讲,这是伐交,出手之前先稳固战区周边的局势。”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其实姚兴同样是在伐交,让出南阳盆地,暂时获得刘裕的和解,收缩兵力一方面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南阳之兵马与洛阳守军的一部分,围剿胡夏,他以姑臧城示好诸凉,这次攻打胡夏,就可以以此为由要求南凉或者是北凉出兵助他,胡夏兵马虽少,但来去无踪,机动性极强,要想将之击灭,必须从凉州,关中,漠南诸方向同时进击,围追堵截才行,所以不仅是放弃南阳,稳固南线,接下来他还会继续跟北魏和柔然联合,合击胡夏。”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他们是在伐交,但刘裕现在准备移民江北,从吴地的高门世家的庄园中拉人,加上刘毅回师,也会跟他有一番争斗,这个时候出兵西蜀或者岭南,未必合适吧。”
斗蓬客微微一笑:“不管打哪里,总会有一个地方攻击的,内部打击合作者和盟友,绝不是大家认可的功绩,我们的寄奴哥,还是只有在沙场之上最威风。如果这次姚兴不给他南阳,那可能会直接强行攻取南阳,甚至接下来进攻洛阳和关中,这样的大功,可比打个西蜀或者是平定岭南要强得多。好了,这些暂且不提,你只说你如果离开刘裕,如何能持续地损他的威名呢?”
陶渊明得意地抚着胡须,看着面前滔滔而过的灞水,说道:“这世上,并不一定手握权力,兵马,才是可以影响世人的,有时候,在世人心中的名声,比这些看得见的权力还要强。就好比鸠摩罗什,他无官无权,无兵无将,甚至是个出家之人,但是在北方,却是给看成活佛,每天来他寺里的人,那些崇拜他,信任他的男女,可比信姚兴这个皇帝的更多吧。”
斗蓬客的眉头微微一皱:“刚才我还因为此事跟鸠摩罗什争吵过,我说他们这些和尚,不事生产,不过就是编出一些转世轮回,积德行善的空话来骗人,让人放弃对这个世道的反抗,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实际上不过是一些不事生产的蛀虫罢了。但我就是不明白,明明是这些蛀虫,为啥这么多人相信?”
陶渊明微微一笑:“果然是智者千虑,亦有一失啊,主公绝世大才,自然难以理解这些普通百姓的心态,对他们来说,给他们地,给他们农具,让他们不受战争侵害,可以活在这个世上的姚兴,并不是恩人,因为他还要收他们税,征他们丁,让他们交出绢帛布匹,他们辛苦劳作,却养活了姚兴和那些官吏,而那些保护他们不受杀戮和掠夺的兵马,也是吃着他们的粮食,这些人,对他们不是恩人,而是仇家。”
斗蓬客冷笑道:“天生万物,后有君长,就是要有这些统治者组建国家,建立军队,组织生产,才能让国家百姓有饭吃,不受人攻击,这些道理,三岁小儿都应该明白,可是活了一辈子的农夫村妇,为啥就不懂呢?”
陶渊明笑道:“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这些问题,他们只觉得自己种地产布是自己的本事,不需要人给予,国家授田给他们时不会感觉,觉得是理所当然,要征丁收税时却是觉得自己吃了天大的亏,是要来抢自己的东西和子弟。当然,要是没了国家的保护,给敌国的军队屠戮时,才会哭着想要人保护,会去依附强大的武力集团首领,但只要几个月安稳日子一过,又会故态复萌,重新觉得这世上没国家保护自己也可以。以前我写桃花源记时,就是因为跟这样想法的村夫们接触了太多,有感而发啊。”
斗蓬客哈哈一笑,拍了拍陶渊明的肩膀:“渊明啊,你起自寒微,这些底层愚民的想法,没有人比你更懂了呢,我原来看你的桃花源记,一直觉得太可笑了,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可以脱离朝廷,军队,帝王的存在。”
陶渊明淡然道:“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地方的,因为没有力量,无人保护的百姓,一定会被攻击和掠夺,即使有这样的小村子,也存在不了太久。如果要有抵抗外敌的力量,就得有组织,有力量,这与桃花源里的那种没有君长,没有兵马,没有税赋的情况是根本冲突的。但是,这样的地方,是普通百姓心中的理想,世事艰难,众生皆苦,谁都希望没有人向自己收税,没有人来抽丁,没有人来攻击自己,没有人能驱使自己。”
斗蓬客冷冷地说道:“不过是黄老学说的那种极端化罢了,不过你刚才的说法很好,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地方,所以愚民们就希望有这样的地方,久而久之,自欺欺人多了,就真的信了会有这样的人间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