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39节(2 / 2)

陶渊明微微一笑:“正是如此,鸠摩罗什其实也一样,他不向百姓收税,明里看,不去侵害和祸害百姓,甚至帮他们诵经祈福,消除业报,比起姚兴这类人间帝王,那就是活佛菩萨啊。所以百姓们更喜欢,更推崇这些高僧,活佛们,自己饭都吃不上,也要供他们香火,仿佛他们的衣食住行,是这些高僧们念经念来的。”

第2441章 公知现世乱天下

斗蓬客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人之短视,愚蠢,莫过于此,所以说只有多读书才能明理,不至于给这些小恩小惠所欺骗,渊明,你的意思,以后想要做鸠摩罗什这样的人?”

陶渊明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大晋向来是尊敬名士,不必当和尚,但只要摆出一副不与权贵合流,为民请命的姿态,那就会得到民众的景仰了。”

斗蓬客笑着摆了摆手:“不,我觉得你想得太简单了,鸠摩罗什是可以为人念经祈福,消除什么业障,所谓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就是这个。今生的苦他解不了,但他解的是来世的啊,是下地狱的苦啊,死后的事反正谁也不知道,但愚夫村妇们都相信真有死后的地狱,真有来世,所以这些和尚给念念经,摇摇铃,就是让他们死后能过上好日子了。”

说到这里,斗蓬客勾了勾嘴角:“因为这些光头能发明出一个什么死后西天极乐,阿鼻地狱,然后转世轮回的理论,也没人能否定他的这个理论,因为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在世上过得苦的百姓也愿意相信这些。所以他可以念个经就得到百姓的感激,你行么?桃花源这东西可是得现世存在的,如果找不到,那可就是没有,没人信你这套啊。”

陶渊明微微一笑:“佛教有他们的转世轮回,可我也有我的仗义执言啊,同样可以争取民心。”

斗蓬客的眉头一皱:“此话怎讲?”

陶渊明正色道:“主公,你想想那天师道,他们是如何尽得三吴人心的?他们没有什么转世轮回,祈福消业这些说法,但可以用五斗米收买人心,一家有困,全村相助,官府管不到的,他们能管,世家照顾不到的,他们来照顾,这种现实的好处,虽然不是桃花源,但也差不离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反抗统治,挑战威权。”

斗蓬客轻轻地“哦”了一声:“你觉得你能跟天师道一样,广结徒众,开坛布施,去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陶渊明摇了摇头:“不,天师道已经做过的事,我不会再做,他们在江南传道几十年,几代人付出的心血,才有那样的规模,我这辈子也不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但是,我有我的办法。”

斗蓬客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什么办法?”

陶渊明笑道:“只要是人,就分三六九等,只要是国,就有各种统治,驱使。哪怕是刘裕这样的人,想要万民平等,众生有福,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比如他不让世家和京八新贵们作威作福,民众开心了,但那些食利者却不高兴了。在他管不到的地方,仍然是有各种各样的乡间恶霸,欺压民众,他如果想要打仗北伐,那就得筹集粮草,向民众多收税赋,就会让民众加重负担,北伐是他的梦想,却不是普通百姓的,如果让他多交一斗米,一匹布,这些反而会让愚民们愤怒。”

斗蓬客点了点头:“所以,你是想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来煽动民心,对抗刘裕?”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为民请命,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我真正需要煽动,或者说真正会支持我的,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村夫民妇,而是那些遍及天下的世家地主。”

斗蓬客突然笑了起来:“不错啊,这些人才是真正最恨刘裕的,民众起码能有土地,不再是世家的庄客与佃农,但这些吴地的世家子弟们,才是给夺走了一切,按爵分地这一条就把半数以上的吴地庄园收归国有,转封给了京八们,他们不恨刘裕才怪。只不过现在刘裕如日中天,大权在手,连太原王氏这样的豪门也是说灭就灭,他们是敢怒不敢言罢了,你的意思,是以后要为这些世家子弟摇旗呐喊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不,我不会直接为他们说话,但我可以打着各种为民请命的旗号啊,比如这里的张三朗给村长打了,那里的李四狗因为交不出税,家里的牛给牵走了,人间充满了各种不平之事,我每天找出十件都不在话下,出了这些事,我就写文作赋,明里为民请命,暗中感慨一下世道不公,虎狼横行,嘿嘿,这个虎狼,不就是当权治国之人吗?”

斗蓬客笑了起来:“可是刘裕治下,现在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多的不公和冤枉,你这样睁眼说瞎话,就不怕没人相信吗?以前的世家高门,成天欺负庄客佃农,每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事,现在你再说,大家身边这样的事情少多了,只怕信的人也会少很多吧。”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个嘛,就是看时机了,现在刘裕新政,各地的世家子弟也相对老实,遵守法令,不平之事确实少了些,但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刘裕管不到的那些地方,比如荆州这些新占地区。那些新被征服的民众,虽然免税,但必然会受到新上任的乡吏们的欺压,再就是刘裕想要移民充实江北,那新移民换了个陌生的环境,也会极不适应,大有怨言。朝廷要支持这些大政,大战,必然会增加税收,以充实国库,筹备军粮,仇恨和怨气永远是可以有人点燃与煽动的,当年司马元显只是下了个征兵令,还没让人真的就进入军队呢,就给天师道煽动得八郡皆反,我想,我至少不会比孙恩差吧。”

斗蓬客笑了起来:“渊明啊渊明,你真是个天才,不过,你就不怕你这么搞,刘裕不会先要了你的命?他杀人可不需要什么借口和理由啊。这是跟以前世家天下时的根本区别。”

陶渊明淡然道:“如果我说的只是事实,加上名士和大晋英雄之名,那他就没杀我的借口,我只写民生艰难,他如何杀我?就算一时没人响应,那只要北伐开战,我再多写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去无回的这种战士悲歌,不就能让人兔死狐悲,物伤同类,既而反对发动战争,祸害天下的这个丘八头子嘛。而我要扮演的,就是这种公开宣扬,天下知之的事,所以,请叫我公知。”

第2442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

斗蓬客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很好,非常好,跟刘裕斗智斗勇,并不是上策,毕竟他身边有刘胖子,挑起刘毅和世家高门与之为敌,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不把此人打倒,我们的万年太平计划,难竞全功,不过,你这个思路非常好,刘裕自命穷人救星,要拯救天下苍生,实现其北伐夙愿,就得维持这个名声,你如果以为民请命的名义,挑起无知愚民反对刘裕的政策,背后再有高门世家的暗助,那能持续不断地给刘裕造成大麻烦,最后让他众叛亲离,一事无成!”

陶渊明微微一笑:“能为主公的大业,效犬马之劳,是渊明的荣幸,不过,这还得完成第一步的计划,就是此行马到成功,不然的话,在世人眼中,我只不过是一个写诗作赋的文人,发发牢骚罢了,刘裕要杀我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

斗蓬客的眼中冷芒一闪:“这件事,我既然从大晋万里而来,就是要办成的,你放心吧。另外,这个文坛领袖之位,我回去也会为你争取。”

陶渊明有些意外:“多年来,公认的文坛领袖是殷仲文啊,要论文才,此公确实过人,我也有所不如,现在他也入了刘裕的幕府,极尽巴结之能事,这个文坛领袖,只怕不是我现在能夺取的吧。”

说到这里,陶渊明顿了顿:“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殷仲文身为高门世家子弟,在上层士人之间有极高的声誉,各种风评,清议这些,我是远远不能及的,主公的一片好意,渊明心领,但此事恐怕不易完成。”

斗蓬客笑道:“我如果能让你这回拿到南阳十二郡,就更有办法让你坐上这大晋第一文人之位,殷仲文那里,你不用担心,我来解决。”

陶渊明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一揖及腰:“那就多谢主公了。”

斗蓬客摆了摆手:“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也该早点回去了,虽说明月扮成你的样子在那里,但时间久了,若是秦人突然来访,比如让你夜入秦宫之类的,只怕不是明月能应付得了。”

陶渊明行了个礼,倒步而退:“就此别过主公。”

当陶渊明的身影,消失在林中,一声马嘶以及马蹄声响,渐渐远去,斗蓬客的眼中闪过一道冷芒,不知何时,黑袍那瘦长的身影,站在他的身后,冷冷地说道:“我没说错吧,渊明的心机,已经不在你我之下了。”

斗蓬客叹了口气:“江山代有才人出,也许,也是你我要退出的时候了。等万年太平计划成功,这个世道,就交给陶渊明,刘裕他们这些人去折腾吧,我反正是不想再管了。”

黑袍冷冷地说道:“与人斗了一辈子,就这样放手,你舍得?”

斗蓬客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伤感:“我原来也不信我会舍得放下一切的,直到刚才跟那鸠摩罗什的一番对话,曾经是如此虚伪,阴险,狡猾的家伙,在生死面前,居然也可以坦然面对,那一刻,他是真的就想死了,也许,对他来说,死,真的是种解脱。”

黑袍客冷笑道:“他每天都在翻译这些善恶有报,轮回转世的东西,几十年下来,也就慢慢地信了。这不奇怪,他毕竟不是你,可以真的不把那些恶事放在心上,也许,被他害死的人,每天都在折磨他,还有那个没有成功的飞升之梦,明知是骗人的东西,但就靠这个来安慰自己。人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得到。真要是一切都有了,就会觉得无比的空虚和寂寞。”

斗蓬客勾了勾嘴角:“你是在说你,还是在说我?”

黑袍摇了摇头:“你我都曾经拥有一切,但又为了那个美梦,放弃了所拥有的东西,变成现在这样,你后悔了吗?”

斗蓬客摇了摇头:“从没有过,刚才只是一时感悟而已,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的万年太平计划真的成功了,我们会跟鸠摩罗什一样,也能看淡生死,超脱一切吗?”

黑袍冷笑道:“你真以为他超脱一切了吗?我不觉得,他不过是看淡生死而已,这世上,仍然有他在乎的东西。”

斗蓬客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是啊,那些个佛经,在我看来,一钱不值,但就是对鸠摩罗什来说,比他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我现在才明白过来,他刚才在我这里主动求死,大概就是因为知道我对这些佛经极度地不屑,可能会主动出手毁掉,所以巴不得让我杀了他,如此,我对这里再无兴趣,也不会对他的佛经如何了。”

黑袍微微一笑:“你终于想明白了,其实,两年前他见到你时,就做好这种准备了,因为他知道,你一定会再来找他的。”

斗蓬客咬了咬牙:“一个连命也不要的家伙,我无法再象以前那样要胁他了,也许,我们原计划靠鸠摩罗什来说服姚兴,也要改改了。”

黑袍淡然道:“为何要改?佛经对鸠摩罗什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他最后还是会屈服。”

斗蓬客叹了口气:“我探查藏经阁几次了,姚兴确实是下了血本,我们在关中人手不足,匆忙之间也不可能找到可靠的杀手,想强攻藏经阁,几乎不可能,再说就算我们偷袭成功,一把火烧了这些经书,那鸠摩罗什更不可能跟我们合作了。还得另寻他法才是。”

黑袍微微一笑:“其实,你的思路开始就不对,总是想着从藏经阁本身做文章,可是,换个想法,如果是姚兴不再护着这草堂寺藏经阁了,那会如何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