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恨恨地说道:“难道连刺杀慕容德的仇,就可以这样轻易地放过吗?要是这样都可以算了,那以后谁还会服从慕容德的统治?”
刘裕微微一笑:“我已经让出了山南州郡,也赔了军粮作为补偿,对慕容德来说,他已经挣回了面子,至于想刺杀他的事,又不是只有阿寿这么干,他建立南燕后起码遇到过十几次的行刺和谋反了,大多数是他手下的鲜卑人所为,按你的说法,是不是他也得把这些部落全给铲平了,才算报仇?”
第4269章 孤身返京是豪赌
陶渊明眼珠子一转,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说道:“你就因为要庇护一个叛逃敌国的昔日兄弟,就这样把一州之地割让敌国,刘裕,你可真够大方的。”
刘裕平静地说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当时我没把握战胜南燕,而且桓玄和卢循,还有谯纵都没有消灭,国内的平定还需要时间,孙恩之乱后的吴地百废待兴,如果这时候跟南燕开战,那就算打赢,也会极大消耗国力,甚至有亡国的风险,山南之地,本就是淮北的流民所蟠踞的山寨和荒原,暂时对大晋来说并不具备产生兵源和粮草的价值,连江北六郡都没好好开发呢,更谈不上经营山南,所以,迁走百姓和军士留下几百里的空地,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陶渊明咬了咬牙:“好了,我不想跟你扯这些没用的事情,只是你现在应该知道真正地开启边衅,庇护叛将引得南燕有借口对我们动兵,让江北百姓深受苦难的人,不是南燕的慕容氏,而是你刘裕。你在江北之地屯粮驻军,对南燕构成了威胁,也让他们眼红这里的钱粮,难道你还不承认,正是因为你的失误,才开启了战争,就算你运气好灭了南燕,但也极大地消耗了大晋的国力,还引得妖贼之乱!”
说到这里,陶渊明冷笑道:“大晋如果是天子执政,代天牧民,那所有的责任是皇帝的,但现在的大晋,你才是真正的执政,国家祸乱至此,都是你刘裕刘寄奴的罪过!这说明你们武夫集团,做事只图眼前的功利,不计长远,缺乏各种应变的能力,难道不证明需要黑手乾坤这样的组织来对你们进行约束吗?”
刘裕哈哈一笑:“我讨伐南燕的时候,国内是作了充分的布置,荆州,江州,豫州三大军团,都有名将坐镇,怎么叫空虚了?至于黑手党,哼,要是按以前郗超,王凝之这些人的做派,只怕我前面在北伐,他们后面会断粮惹事,甚至出卖军情给敌人,到时候连北伐大军,恐怕也会片甲不回,这种事情我亲身经历过,你以为我是在跟你假设?”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以前的北伐,都无法让黑手乾坤让各大世家都满意吗?武夫军汉们想要建功立业,自己掌权,而世家们可未必有这个想法,要世家拿钱粮出来,拿自己的庄客佃农出来作民夫运输,人家可不愿意,你现在把大权全控制在自己手里,从扬州到其他各大州,全是你们京八党的武夫在掌权执政,还如何考虑世家高门的利益呢?凡事如果不能在明面上商量,那就别怪人家私下里搞小团体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刘裕冷冷地说道:“我自从执政以来,可不象你说的这样凡事都独断专行,京八党内部是三巨头模式,我们商量着来,而对于世家大族,王皇后和刘穆之,包括其他的世家掌门,也会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意见!”
“至于我力排众议,出征灭燕,一来是为了收复失地,消灭胡虏,为被掳百姓讨回公道的正义之举,必须打,二来,我也给了参与此战的世家子弟们充分的好处,很多人只是随军到了前线转了一圈,就混到了军功,得到了爵位,可以在青州经营相当长时间的新收复土地,甚至建立起自己的庄园,这战出的力,献的粮,不用几年就能收回来,这也不满意吗?”
陶渊明笑道:“你不管怎么说,都改变不了一件事,那就是你自从恢复大晋以后,就成了实际上惟一说话算数的统治者,即使是刘毅和何无忌,也不可能跟你对着干,就算他们两个都反对,你也会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了,刘裕啊刘裕,你可知道黑手乾坤要防的是谁吗?就是你这样的人啊。”
刘裕平静地说道:“你是想说,我大权在手,做事乾纲独断,就是你们最要警惕的独夫民贼,需要黑手乾坤这样的组织来推翻,至少是来制约?”
陶渊明冷笑道:“难道不需要吗?要是走正常的程序就能反对你,阻止你,那刘毅,孟昶,徐羡之这三个人,又怎么可能加入黑手乾坤?没错,到目前为止,你的这些冒险都让你赌赢了,桓楚,南燕都先后被消灭,天师道也一度臣服,就连天道盟这个隐藏极深的强力组织,也被你揭露出来,黑袍慕容垂何等枭雄,也死在你手上。可越是这样,你就越自信,越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
“就象这次,你无一兵一卒可用,居然就敢跑回建康,以为靠着临时征兵和收集前线的败兵,就能守住建康,就能再一次创造奇迹!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知道你是疯了,疯到拿大晋的国祚来赌。可没有人跟你说这个事,更没有人能阻止你,从朝中重臣,世家领袖到普通百姓,都相信只要你在,就可以战无不胜,但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这回面对的是连破三大名将的天师道,真的敢说有十足把握打赢?真的能守住建康?”
刘裕咬了咬牙:“你说得不错,我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赢此战,甚至连五成都没有,但是,我现在回到建康,就是给了城中军民最大的信心,我用这个行动告诉他们,我刘裕不会退让,不会逃跑,不会抛弃他们,我会在这里,与全城百姓,与大晋共存亡!”
陶渊明哈哈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又是在赌,押上大晋的国运在赌,哼,可你以前赌命,死了也无伤大局,最多大晋损失了一个勇猛的战士而已,但这次,如果建康失陷,大晋灭亡,你就算死一万次也赎不了你的罪,弥补不了你的失误。就算你刘裕到了九泉之下,看到那些给你害死的人,你又如何向他们交代呢?”
第4270章 两条道路相取何
刘裕中气十足地朗声道:“国难当头,不用提什么责任不责任的。南燕的胡虏入侵也好,天师道或者说天道盟的妖贼魔头作乱也罢,难道是我刘裕的责任?他们起兵或者是入侵只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欺我大晋不够强大,俗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
陶渊明的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刘裕会有这样的回应,这有点超过了他的认知,很快,他冷笑道:“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听都没听说过,我只知道,你不修仁德,到处兴兵征伐,以强力而夺取天下,所以无论是内患还是外敌,都有样学样,与你为敌!”
刘裕冷笑道:“南燕的胡虏,已经夺我大晋的江山长达百年之久,这是修仁德就可以对付的?苻坚是天下著名的仁君,虽然他也是胡虏,但对慕容氏一族可谓仁致义尽,可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他们趁机作乱,身死国灭?!仁德是对于有人性的子民百姓的,不是对这些永远喂不熟的白眼狼!”
“再说天师道,难道他们造反作乱,是我刘裕逼反的?他们从孙恩之乱之前,就是为了作乱谋反而筹画多年,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妖贼卢悚的时候。现在我们才明白天师道之所以这样作乱,是因为天道盟的控制和指使,不管统治者是不是修仁德,他们都会造反。我作为统治者能做的不是修什么仁德,罢什么刀兵而是要用大晋的军力,去消灭这些虎狼,只有把这些内贼外虏全部消灭铲平了,天下才会太平。”
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你刚才不是口口声声说佛教吗,说什么慈悲,说什么功德。你也说,后秦派出十万大军,来讨伐无恶不作的天师道妖贼,是普渡众生,保护万民的善举,是积无量功德的好事,为什么现在我要做这个事,你就反过来要责怪我不讲仁义,不修仁德了?”
陶渊明咬了咬牙,沉声道:“这不一样,因为秦主姚兴偃武修文,仁义治国,所以才会得到佛祖的保佑,让胡夏的虎狼之师不战而退,所以才能兴王师,奉佛祖旨意,斩妖除魔。而你,是为了个人的野心和功业,征伐不断,以至于国内民生艰苦,外虏和内贼交相作乱,现在是疲于奔命,连建康都危在旦夕,和秦国的情况是完全相反。”
刘裕冷冷地说道:“你喜欢说佛家的因果论,那请问姚苌这样忘恩负义的奸贼,乃是天下至恶,窃取了恩人苻坚的江山,他怎么不受这样的报应呢?”
陶渊明冷笑道:“他当然受了报应,给苻坚的冤魂索命而死,此事天下皆知而对于他的国家,也出了胡夏这样的恶魔来祸害,要不是姚兴修德积善,早就会跟慕容氏的燕国一样,亡于内乱外患了。刘裕,这些是前车之鉴,你必须要引以为戒,再要执迷不悟,只怕你保家卫国,恢复大晋的功德,都要付诸东流啦。”
刘裕微微一笑:“原来我还是有功德的啊,我还以为刚才听你说的那样,我是个兴兵作乱,十恶不赦之人呢。”
陶渊明哈哈一笑:“主动攻击别人是作恶多端,可是保家卫国,保护百姓,恢复大晋,这些确实是功德啊,我也没否认过。刘裕啊,你现在要为你出兵南燕,擅开战端,又放纵妖贼,酿成今天大祸的这些罪行赎罪,不可执迷不悟。”
刘裕平静地看着陶渊明:“你看,我现在不是回来了吗,不是要带着全城军民守城了吗?按你的说法,不是在积德,在赎罪吗?”
陶渊明勾了勾嘴角,摇头道:“可问题是你没有守住城的本事啊,要是你带着征伐南燕的大军回来,或许可以守住建康,可是你因为你的罪孽,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大军中了瘟疫,现在还是在青州养病,远水救不了近火啊。想要救大晋,只有靠着真诚忏悔与赎罪,这样才能感动上天,让佛祖救助我们。”
刘裕笑了起来:“所以,得按你传的国书,答应后秦的条件,还要按你的那个见不得人的隐秘条款,把我们大晋的堂堂一国皇后,大晋国母王皇后给送到后秦当尼姑,实际上是去当人质,这样才叫真心忏悔,才叫赎罪?”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不可能靠吹大气守住城,建康一失,所有人都要跟你一起完蛋,所以,你实际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带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现在就逃往江北,青州,与你的大军汇合,放弃建康。”
“不过,正如你们刚才所廷议的那样,不战而弃守建康,等于告诉天下百姓,你刘裕已经无力撑起大晋的天下了,就象当年的桓玄,退出建康,就再也不可能回得去。而且你的征燕将士的家属都在建康和京口,就算你可以带着皇帝和文武百官走,也不可能带走这数十万军属,要是让妖贼控制了他们,只怕你和征燕大军会合之日,就是给你的部下们绑了或者是杀了,传首妖贼之时!”
刘裕面无表情,看着陶渊明,平静地说道:“你可以继续说,我在听着。”
陶渊明越发地得意,在殿中踱起步来:“这第二个选择嘛,就是如我传递的国书那样,向后秦求援,你现在离开建康,移交权力给黑手乾坤,你就算信不过我,孟昶和徐羡之你总能信得过吧,或者是让谢夫人出山作主,她是王皇后的母亲,由她来决定王皇后出家为尼这件事,想必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毕竟是父母之命嘛,以前也不是没有落发出家过。”
说到这里,陶渊明停下了脚步,看着刘裕:“只有你离开了,交权了,这个办法才行得通,王皇后不在宫中,不控玉玺,那就可以让谢夫人或者是黑手乾坤下令,为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平反,允许他们回来,这样大家都各取所需,你还可以继续占据江北和青州之地,以后即使想北伐北魏,也不是不可能,荆州就由我来管理,我保证会消灭妖贼,安定大晋,而这吴地扬州,则是给黑手乾坤和世家高门来治理,如此,权力平衡,天下安定,岂不是造福万民吗?”
第4271章 非蠢即坏是陶公
刘裕微微一笑:“陶公,你的意思说来说去,就是要我放弃这次保卫战,要么是带着皇帝和朝廷北逃,要么是答应后秦的这些屈辱性条件,求秦军出兵,来打退妖贼,是吧。”
陶渊明满意地点了点头:“是的,只有这两个办法,这也是我这回愿意代表后秦出使的原因,考虑一下吧,刘裕,你的时间不多了。”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陶渊明,你觉得要是我真的就按你说的这样离开了,甚至是交出王皇后成为后秦的人质,真的会象你想的那样,秦军会在豫州出兵,挡住妖贼,然后给大晋争取出反击的时间?”
陶渊明的眉头一皱:“这不是他们答应的事情吗,难道还会有变数?”
刘裕冷冷地说道:“你还答应了殷仲堪去招援军,送军粮呢,你做到了?”
陶渊明的额头开始冒汗,仍然强辩道:“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后秦可是大国,这可是国书,不可能…………”
刘裕哈哈一笑:“国书?盟约?这些只有在撕毁之前是有用的。就象我也跟慕容德签订了正式的互不侵犯的国书,结果呢,还不是他们南燕说打就打。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来确保这种国书,条约能执行那这就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陶渊明你也算是个权谋家了,居然还信这个?还是说,你自己其实也不信,就是故意想要引我上勾呢?”
陶渊明咬了咬牙:“那你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是跟着后秦一起,合伙来骗你的?我是大晋的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