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4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40节(1 / 2)

庾悦笑道:“如果是逃出敌营,是不是应该去刘道规的府中报导,而不是到我这里呢?”

陶渊明摇了摇头:“我和刘裕还有刘穆之交恶的事情,天下皆知,当年连刘裕的军府我都辞官而退了,,又何况是他弟弟的?刘道规是荆州刺史,征西将军,位高权重,但只凭这个就足以迫使我加入他的军府了?大晋的士族文人总还有点自己选择加入的军府的自由吧,我陶渊明一向不畏强权,从不趋炎附势,不去找刘道规,这才是符合我一向以来的性格和外人对我的认知吧。”

“更何况,我如果加入的是你庾公的军府,你同样也是被刘道规下令夺军的受害者,我们可谓同病相怜,同为士族的身份,走到一起,我利用我在荆州地区的名气和关系,找到我的门生故吏,归到你的部下,在你最窘迫的时候给你支持,让世人知道,这个世上能打的不止是刘裕的北府军,我们士族同样可以独立建立一支军队,一样可以为国作贡献,这不让人对我们产生敬意吗?”

庾悦哈哈一笑:“说得好啊,但你好像忘了两点,一是你如果有这样的本事,可以自己独立组建军队,朝廷是允许在妖贼叛乱的地区,有力人士自行抗贼的,这第二嘛,我真的组建起军队,要是刘道规再次下令兼并我的部队,又当如何?”

陶渊明不慌不忙地说道:“我可不是按一般的情况,自己招募百姓和丁壮组建军队,而是出去游说那些手中有军队的将校们,加入你的部下,罗龙生就是这种情况,他是雍州军官,但是跟我是同族旧识,我如果劝他跟你走,加入你庾公的军府中,更有前途,那他脱离鲁宗之的部下,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改换门庭,加入自己更喜欢的部队呢?刘裕本人不也干过这种事,当年是脱离了刘牢之所部,自立建军,他要是追究这个事,我把刘裕当年的旧事重提,保管他没办法追究。”

庾悦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刘裕就是改换过门庭几次,在自己离开刘牢之之前,就是刘牢之把他从孙无终手下调过来的。我若是向鲁宗之开口借调罗龙生,而罗龙生又愿意过来,这就没问题了吧。”

陶渊明正色道:“你们庾家能给鲁宗之的东西不少,比如要是送他们一些粮草军械,或者是帮忙鲁家在朝中运营到一些官爵之类的,鲁宗之必然会同意放人,比如要是罗龙生手下带六百人过来,你给出三千副盔甲装备,再给出两万人可食用一年的军粮,,还怕鲁宗之不同意?”

庾悦叹了口气:“那我们庾家又得出一次大血了,而且,罗龙生要是过来,我还得负担他军队的装备和粮草,这真的值得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区区几千人的装备和粮草而已,对庾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甚至用不着你们一年的进账,要是连这些投入都不肯出,那庾公现在就可以回建康了,只怕这样的结果,就如你所说的那样,是其他世家会对你们群起而攻之,夺你家业,到时候的损失,就远不是这点投入了。”

庾悦咬了咬牙:“这些道理我当然明白,不过是抱怨一下罢了,毕竟我这次组军出来就花了不少资源,之前随刘裕远征南燕,先后一年都供应大军军需,还加起来投入了上万的人力作为援军和民夫,这对我们吴地的庄园影响可不小,这几年我们庾家也没啥余粮,并不是你想象的九牛一毛这么简单。”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大家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庾公可以给个痛快话,是不是这次还能合作,如果不行,我们也得早作其他打算才是。”

庾悦沉声道:“你陶公还能有什么其他打算?难不成回去向刘裕自首?你就不怕你在妖贼军中这段经历,是你永远也说不清楚的?”

陶渊明淡然道:“无所谓,看刘裕是不是要对我赶尽杀绝了,这次妖贼起兵,历时一年多,战火遍及整个大晋除了吴地外的几乎所有地区,军民死伤惨重,大批的官吏和士族落入敌手,我这种最后自己逃出来的都算是好的,帮妖贼为官做事的人更是不在少数,要是全都说不清楚,全都不放过,那刘裕会成为天下公敌,毕竟,他们当兵的保护不了江山,还要怪那些陷入敌营的士族吗?”

庾悦笑了起来:“这话确实是有道理,尤其是你陶公,是在建康被妖贼劫持的,是刘裕他们没保护好你才是。不过,要是有人借题发挥,说你和妖贼是一伙的,跟他们里应外合,那你可就麻烦了。你还得想好解释才行。”

陶渊明冷笑道:“我要是里应外合,那直接伙同刘婷云就是,还至于被她刺了一剑几乎送了命吗?我当时给安置在孟府之中,又不是什么机密紧要之地,怎么个里应外合?说这话的人得过过脑子才行。庾公,只要你信任我,收我入幕府,那咱们的话只要统一,不给别人钻空子的机会,就不会有人怀疑到你我。”

庾悦深吸了一口气:“好吧,就算这些都能顺利实现,但只靠这罗龙生的千人左右部队,甚至你说只有几百人,这点军力就能助我成事,让我变出一支大军来吗?”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要是庾公能通过招收散兵游勇,吸引来三四万天师道的旧部,你有足够的粮草来养活这几万人吗?”

第4944章 庾氏亦出万人军

庾悦自信地拍了拍胸口:“我们庾家在吴地良田万顷,庄园上百,奴仆数十万,一年的粮食产出,可达四百多万石,别说几万人,就算三十万大军,也可以供应两三年之久,我们早就算过这笔账,所以我才会走上从军这条路,只不过…………”

说到这里,庾悦的眉头一皱:“荆州跟吴地离得太远了点,要让我们庾家集中粮草,再运过来,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会耽误了军情,再一个,就是现在妖贼仍然占着大江,我们的粮草怎么运过来,又是个大问题。而且,这么多的粮草,要运的话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朝廷见到这场景,难道不会起疑心吗?会不会让刘裕有理由再针对我?”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如果现在庾公通知吴地的家人,让他们准备五十万石粮草运过来,再带过来八千丁壮,这些丁壮就当是到位之后可以武装成军的人,然后再带一两千工匠过来打造军械,还有,带上够打靠一万套皮甲,五千套铁甲的原材料,可以做到吗?”

庾悦摸了摸自己的长髯,说道:“这些问题不大,因为我还在江州打游击的时候就曾经通过过老家的人准备这些了,因为当时我要做好建康失守,他们据守吴地的准备了,当时谢混,郗僧施和我有一些书信来往,大家是约好了世家要做好退保吴地,和天师道谈判的打算,所以是在暗中积攒力量了,而且,这也是把朝政大权从北府军的丘八们夺回来的大好时机,只可惜,这一切给刘裕回归建康后毁了,现在他守住了建康,谢混和郗僧施的计划破产,甚至都要担心给刘裕问责治罪了。”

陶渊明点了点头:“这些我都知道,当时在朝议上也吵过,孟昶和徐羡之想把朝廷和皇帝搬到江北投奔刘裕去,而谢混和郗僧施则极力想要让朝廷和皇帝去吴地,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时,刘裕突然来了,唉,当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刘裕一身铠甲,全身湿透,带着水滴子,一路按剑踏上大殿时,让众人惊为天神下凡时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只能说,这就是命啊。”

说到这里,陶渊明的眼中闪过一丝落莫的神色,转而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不过,当时整个朝堂之上,敢和刘裕正面对抗的,也只有我一人而已,其他人无论是孟昶徐羡之,还是谢混郗僧施,都不敢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只不过,就因为这样,我险些给扣上个后秦奸细的罪名,给当场处决了。要不是孟昶后来公布了自己是黑手乾坤镇守的事情,恐怕我是没这么容易过关的。”

庾悦叹了口气:“所以说,该服软的时候还是要服软的,上次让你陶公过关了,可这次,你跟着徐道覆的军队来荆州,就没这么好解释了啊。”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我自有计较,庾公就不要为我担心了,你这里只有组建成了军队,而且取得不错的战果,我才有机会脱罪。刚才你说这么多资源和人力,想来荆州没这么容易,这点我也同意,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留在荆州,而是去豫州,我们在豫州接手这些部队,组建军队。”

庾悦的脸色一变:“去豫州?那不是刘毅的地盘吗,我到那里岂不是送羊入虎口?刘毅回到豫州,就算不要借机害我,我的这些军队,物资,丁壮,也肯定会给他吞并的。”

陶渊明冷笑道:“相信我,庾公,刘毅绝无再回豫州的可能了,你在豫州,反而是最安全的。”

庾悦不信地摇着头:“此话怎讲,还请陶公明示。”

陶渊明正色道:“以前刘毅在豫州经营多年,同时在建康也埋下秘密地下军团,就是想着一旦天下有变,则可以在京城发动部下,而以豫州军为后继直扑建康,夺取政权,这也是他跟刘裕抗衡的底气所在,所以天师道之乱是他最好的机会,如果他在桑落州打败了妖贼,就可以借口在京城有妖贼和天道盟发动的叛乱,出动他的地下部队,联合孟昶来掌握大局。只是,这些事情已经不可能实现了,现在他只有一支京城的地下军团,一万多人,在建康之战中还损失了一些,现在兵员不满一万,最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是无根之水,没有军粮军械,也没有补给兵力的来源。”

“至于豫州方面,因为以前刘婷云熟知刘毅所有的秘密据点所在位置,留守兵力,所以在妖贼占了豫州之后,这些秘密据点全部被发现了,要么落入天师道手中,要么被刘婷云运走据为已有,总之已经跟刘毅没有关系了,反而是豫州各地的盗匪,溃兵不断,天师道退兵之后,这些人会四处游荡作乱,就算失败,也会退往豫西北长社一带,去投奔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他们,所以豫州现在是个烫手的玩意,是不会有人愿意接手的。”

“至于刘毅,他要迅速壮大军队,恢复实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追击天师道,一旦胜利,不仅可以让他挽回名声,更是可以让他俘获大批的天师道部众,当年他西征桓玄时,出发时不到一万的兵力,而消灭桓楚之后,光他本人就有五万军队了,就是靠俘虏楚军而做到的。也正是因为通过追击敌军的败军俘虏了大批属下,加上借机吸纳了很多散兵游勇,他才有了跟刘裕叫板的本钱。”

庾悦咬了咬牙:“那就是说,我们也得跟他去抢这个追击战大将的位置?只怕我是争不过刘毅的啊,现在我可是光杆将军,就算加上你能带来的那个罗龙生所部,也才千余人马,一个小小的军主部队而已。要是等我的这万余壮丁到位,再经过训练和制作装备成军,只怕妖贼都已经消灭掉了,而且就算我这万余人马,也是半年内恐怕形不成战斗力,不会作为主力或者前锋去追击妖贼呢。”

第4945章 治军之法和盘托

庾悦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反倒是刘毅,他现在不是有万余左右的京城地下军团嘛,直接作为先锋,再能号令其他几路人马,就能形成可观的战斗力,到时候他从东往西打,刘道规的荆州军团从西向东夹击,妖贼兵力虽然还有十几万,但是锐气和精兵已失,剩下的乌合之众,怕是顶不住这样的夹击,失败是很快的事了。只可惜我们是赶不上吃到这块肥肉啦。”

陶渊明微微一笑:“不一定,你只要能去豫州,与自己老家的援军会合,以罗龙生所部为骨干与核心,迅速地拉起一支队伍,同时收编豫州各处的散兵游勇,我保证,三个月内,你就能有个两三万人的军队,足够作为追击军的重要部份,甚至是先锋来使用了。”

庾悦有些不信地看着陶渊明:“两三个月就新招两万人的军队?有这么夸张吗?我自问我是没这个本事的。”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庾公自己费这心思,罗龙生会帮你招兵买马的,只不过,这招募军队的钱,要庾公破费了。”

庾悦的双眼一亮:“罗军主有这个本事,那可是天助我也,我们庾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了,正常的军队开的军饷,我这里可以多加一倍,而且,我可以象刘毅一样,战胜之后,允许他们掳掠战利品,这点权限,我还是有的。”

陶渊明微微一笑:“不过我要提醒庾公,这些招募而来的散兵游勇,多是些心狠手辣之人,给了承诺,是要当场兑现的,要不然可能会哗变,他们不象庄客佃户们那样,对你们人身有依附关系,家人也是给你们控制在手中,这些人往往是独来独往,来历都很难考证,因为乱世,成为盗匪,然后这些盗匪再聚焦成团,几百人,千余人一股,为祸一方,用的名字,也多是假名,因为其身份不可查考,所以,不能用那种管理良民,尤其是佃农们的办法,来对待这些人。”

庾悦咬了咬牙:“就算是我们的人,不也是这次背叛了我吗?我现在反正也想开了,这些下等的贱人,是不知道恩义的,惟利是图,那就用利来诱之即可,也不用投入感情当成我们庾家的家人,不就是要钱么,我给就是,不过,罗军主是不是有足够的手段,来控制这些人,不至于让他们再次哗变呢?”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放心,这种与你说的小人,下等之人打交道的事,罗军主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到时候,他可以通过军中安插眼线,互相监视,留住军士们的军饷,允许他们掳掠甚至是提供方便,然后不定时地打乱编制,重新编排军队的办法,禁止他们的互相串联,当然,这种雇佣之军,也不能长期保留,隔个半年一年的,就要裁汰更换一批,以防其在军中势力盘根错节。”

庾悦笑了起来:“听起来真不错,果然是这种小人就得是罗军主这样的人治,不过,若是这种控军之法出了人命,有了事故,那可如何是好?”

陶渊明摇了摇头:“我之前说过,这些人往往名字都是假名,无从查证的,就算死了,也可以另外招人来顶替这个人的位置,这是一种吃空饷的办法,也可以用来清理掉军中不听话的刺头,你上次的失误,就在于让这些军士们形成了串联,而让他们的领头军官可以带着部下一起闹事哗变,这样就是一呼百应,全军皆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