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悦的脸色微微一红,喃喃道:“只怕,只怕当时我还真不敢接手,除非是你自己先坐这白虎之位呢,这么说来,你当时也是自忖没这个能力,不敢和刘裕对抗,所以干脆你连黑手乾坤也不加入了?”
陶渊明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如果是某个组织,不能让我发挥实力,全力行事,处处要缩手缩脚,那我还不如不加入呢。黑手乾坤就是这样,我一个落魄文人,甚至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声,何德何能去跟刘裕对抗呢?纵观当时的整个大晋,有实力,也有野心去跟刘裕抗衡的,只有刘毅一人而已,如果没有他顶在前面,恐怕庾公也不敢加入这个组织吧。”
第4960章 天下无敌最寂寞
庾悦笑了起来:“好了,这个事上,咱们就不必互相嘲笑了,当时你我都没有实力,恐怕也没有勇气和决心对抗刘裕,若不是刘毅居然主动找我,我是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是重建黑手乾坤的那个人,而且,他还跟我指天为誓,以前的那些过节,他已经放下,以后也不会向我为了当年射箭堂之辱而报复,如有违誓,管教自己自挂东南枝,死无全尸。”
陶渊明的眉头一挑:“这家伙发起誓来都够狠的,当年在我这里也发了类似的誓言,不过,我不是看他发不发誓,而是看他当时的环境,地位,是不是必须要对抗刘裕,从他收了刘婷云这件事上,我就断言他绝对咽不下居于刘裕之下的这口气,必然会全力与刘裕作对的,只不过,我低估了刘婷云,更是没有想到,她居然是天道盟的人。”
庾悦的眉头一皱:“那为何刘毅不把刘婷云拉进黑手乾坤呢?而是拉了徐羡之?按说他跟徐羡之的交情也一般吧。”
陶渊明微微一笑:“刘毅这才是精明之处,他和你虽然面上和解,但身份地位相差太大,你是世家贵族,他是新兴的军汉,一个有名,一个有权有兵,暂时形成了平衡,如果他把刘婷云给拉进来,与他处处保持一致,压你一头,那你就会想办法去拉拢孟昶,黑手乾坤内部,很快就会拉帮结派,形成对立了。”
庾悦笑道:“我跟孟昶也是两路人,虽然孟昶孟彦达也是个士族,不算军汉,但他毕竟是下等士族,又是从北方逃难而来,多年来只能跟这些军汉武夫混迹在一起,在我们看来,跟刘毅也没太大区别,多年来孟昶一直是刘毅的智囊,参军,世人皆知他们是盟友,我怎么可能拉得动孟昶呢?”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因为孟昶在内心里,骨子里也是认定自己是士族,不是军户,兵家,武夫,之所以要跟这些人为伍,是因为当年从逃难开始,就不得不靠这些人保护,不然他连生存都困难。而大晋以前的体制,士族想要出头,那得世家高门看得上才行,肯举荐他出来做官,而孟昶在这方面甚至连刘穆之都不如,连个次等世家都没有攀附上,不在北府军中混军功,还有别的路吗?”
“可是这并不代表孟昶也变成武夫了,他多年来自己并不习武,在军中一向是以文士,谋主的身份出现,要把自己打造成张良,诸葛亮之类的儒将和智囊,为的就是以后有机会能脱离北府军,成为真正的世家大族,这点上,他和刘穆之是有相似之处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毅最恨刘裕,而孟昶则和刘穆之的关系紧张,一直是竞争关系呢。”
“孟昶的能力,地位都稍逊于刘穆之,就象刘毅跟刘裕的差距一样,而且在北府军这个体系之内,这种差距是无法弥补的,想要压过刘穆之,只有联手世家大族,从北府军的谋主变成世家高门的代言人,这才是刘毅会邀请他加入黑手乾坤的原因,而随着他的加入,就意味着他准备抛弃北府军的身份,进入新兴的世家行列了,这个忙,只有你能帮到。”
庾悦长叹一声:“我跟孟昶在黑手乾坤里一起呆了这么久,都从来没有想通这点,只是隐约觉得,他不是事事要跟着刘毅呢,甚至有几次是向着我说话,有几次他暗示愿意私下跟我聊聊,我也没有直接回应,还以为是刘毅要通过他给我带话让我屈伏呢,唉,现在想来,我真的是太愚蠢了,要是早点遇上陶公你教我这些事,说不定我们能有更好的成就呢。”
陶渊明摇了摇头:“那个时候,刘裕手握重兵,刘毅都无法与之对抗,几次交手,比如说刘毅想借王谧之死后把刘裕赶到江北去打南燕,自己入主朝廷,或者说北伐之事,刘毅也极力想让刘裕离国远征,这些最后都没有达到你们想要的结果,而孟昶虽有个京兆尹之职,名义上管控京城,但在刘穆之和王妙音的双重监视之下,仍然难以有大的作为,只能暗中保护刘毅埋下一个万余人的地下军团而已,至于你和徐羡之,也只能靠着结交谢混,郗僧施这些人,一边经营吴地,一边在刘裕的军中建功,你们真正要成事,有联手的价值,还是要到你起码是外放一个大州刺史,徐羡之则主管刘裕的情报与眼线之时。”
庾悦咬了咬牙:“可是孟昶最后还是出卖了我们黑手乾坤,是他觉得黑手乾坤没有希望了吗?彻底要投降刘裕了?”
陶渊明叹了口气:“因为刘毅战败,让孟昶觉得这样搞内斗,搞地下组织,最后会毁了大晋,大晋一完蛋,黑手乾坤又怎么能存在呢?之前的两波黑手乾坤,就是因为自己斗得太凶,导致组织完蛋,国家也差点完了,这点上,我觉得孟昶还是正确的,只不过,他没有料到有天道盟这个真正隐藏于黑暗中的组织,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庾悦的眉头一皱:“现在天道盟没有了,刘裕几乎在大晋的内部已经没了对手,光靠我们,就能掀翻刘裕了?”
陶渊明微微一笑:“看似最没有机会的时候,其实才是机会最大的时候,刘裕也能感觉到他无敌了,所有明里暗里的那些敌人,都已经一扫而空,就连刘毅,也向他屈服了,黑手乾坤的镇守身份,其实已经是让刘毅永远地给刘裕捏住了把柄,京八集团不可能再拥护刘毅去跟刘裕争斗了,就连孟怀玉也不会站在刘毅一边,因为刘毅已经实际上背叛了这个武夫集团,加入世家的一边。不再是他们的兄弟了。”
“可是,刘裕正是因此才会膨胀他的野心,一方面开始走帝皇之路,另一方面,一旦他解决了天师道,谯蜀这样的对手,就会是他整军备战,大举北伐之时,而这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到来之日啦。”
第4961章 庾悦亦为刁逵误
庾悦点了点头:“这点我们之前就商量好了,不过,你真的有把握有信心,刘裕手下的这些年轻将帅,会跟刘裕刘毅他们自己当年一样,想着取代自己的主帅上位吗?”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会的,一定会的,这就是我说的,刘牢之的那种不安全感所带来的,刘毅就是这样的典型,刘牢之觉得不安全,没有成为世家,无法掌握朝中的政权,所以保护不了自己,刘毅也是同样的想法,只不过刘毅觉醒得要早,毕竟他是个文化人,不象刘牢之这样的粗鲁武夫,胸无点墨,射箭堂之事,其实就是刘毅当时想要主动投靠和巴结你,也就是说,当他还只是个北府军小兵,充其量只是个队长,幢主的时候,就已经想要依附于你这个世家子弟,而不是靠着在军中升迁了。”
庾悦叹了口气:“这个事,其实我是给刁逵这狗东西害了,这小子给赶出京口后,就向京城的世家高门子弟,到处去说京口丘八们的坏话,本来我还想着大敌当前,京口作为大晋历来出精兵强将的地方,总是有些豪杰草莽之士可以收为已用的,谢家当时收了刘牢之这些人,难道我庾家连一个小校也收不到吗,那天我去京口,其实是想观察一下传说中的何无忌和孟昶等人,是否可用的。”
陶渊明一下子来了兴趣:“你居然那次是专门去考察人材的啊,那为何你会看上何无忌和孟昶,却不去考察刘穆之和刘裕呢,甚至刘毅当时的名气也很大啊,你应该先找这几个才是。”
庾悦没好气地说道:“刘裕当时和王妙音定情了,此事京中世家人人皆知,哪是我可以染指的?而刘穆之也早就成了江家的女婿,江家与谢家一向交情非同一般,这两人一文一武,甚至直接给谢安老相公召去乌衣之游了,也就是视为将来的谢家子侄一样,就算我有意,这已经入了谢家的人,岂是我能打主意的?”
“至于刘毅,唉,刁逵这小子特地找到了我,跟我说了刘毅一堆的坏话,说什么此人虽然名为州中从事,但暗地里结交匪类,有一帮江洋大盗,甚至还夜袭赌坊,和天师道的弟子一场暗战,死伤数十人之多呢。”
陶渊明笑道:“刁逵作为一州刺史,这样恶性的事情都没法管理,却要说人家结交匪类,这说不过去啊。”
庾悦咬了咬牙:“是啊,我当时也是这样的疑惑,而刁逵则说,他早就知道京口民风强悍,人人习武,家家藏甲,不好对付,所以是带了上千部曲私兵上任的,还取得了司马道子的支持,让几百天师道的剑士弟子在那里开赌坊助阵,本来计划得天衣无疑,就准备先利用京口人好赌输钱的借口,逼他们加入从军,这也是愿赌服输的事,结果跑出来一个刘裕,借着谢家的支持,跟他作对,还在擂台上打败了他的护卫队长。而刘毅则是与之一伙,为他通风报信,泄露朝廷的机密,他本想提拔刘毅,但刘毅看中了谢家的权势,觉得倒向刘裕更有前途,于是才背叛了他。”
“事后,他咽不下这口气,想让天师道的人教训一下刘毅,结果刘毅干脆召来了一帮江洋大盗,与天师道的人马和他的刺史府护卫大战一场,死伤数十人,由于是在赌坊打的,所以他也只能吃个哑巴亏,天明时分把两边的死尸埋掉,赌坊拆除,权当无事发生,最后退出了京口。”
陶渊明勾了勾嘴角:“行事风格倒是很象刘毅,但要说刘毅是为了讨好刘裕才打的这一仗,我觉得不太可能,更有可能的,恐怕是刁逵在京口开赌坊,又公开地在讲武大会上羞辱京口人,激起公愤,所以刘裕,刘毅,何无忌这些京口豪强,是联手袭击刺史府,想要取刁逵的命吧。”
庾悦点了点头:“后来我才查清楚,就跟你说的一样,司马元显的那个乐属,其实就是跟刁逵学的,他想强征京口人入他刁家为部曲,然后带着几千能战的京口人上战场搏军功,就连他的那个南徐州刺史之位,都是为了这个原因花重金贿赂司马道子得来的。结果给刘裕当众抵制,结果下不来台,就想到了请妖贼开赌坊,骗京口人签卖身契的损招,又给刘裕破解,于是恼羞成怒,想要暗杀刘裕,却不料刘裕是拉上刘毅反过来夜袭刺史府,要不是谢玄出面,只怕刁逵早就成刘裕刀下之鬼了。”
陶渊明笑了起来:“这才是合乎各方性格的事实真相啊,谢家一直按兵不动,在边上旁观,大概也是经历了此事才看上了刘裕,而刘毅肯和刘裕联手的原因也是想要争夺这京口老大之位,只有让他杀了刁逵,才能压过刘裕一头,只不过,他越是这样明着抢,谢家反而越是看不上他。因为这样的人贪欲太重,难以控制,以后可能会反咬旧主呢。”
庾悦叹了口气:“这些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以为刁逵和我们同为世家,在京口这里吃了亏,还是因为信任刘毅被其出卖,所以心里就对刘毅有气,何无忌虽然不是什么上等高门士族,但其祖上也是将门,又是刘牢之的外甥,我想着刘牢之归了谢家,我去要一个何无忌总没问题吧,至于孟昶,他曾经几次托人向我投贴,愿意为我们庾家效力,而其在入了北府军之后,在军府中也以能干著称,我想这一文一武两个人才,都是我可以争取到的,于是去了广陵,想要亲自考察一番,却没想,给刘毅前来搅了局。”
陶渊明点了点头:“刘毅倒是听到你到来的消息,就主动来投了,不过,你误信了刁逵,所以当众给了刘毅一个烧鹅之辱,唉,这梁子可结大了。”
庾悦咬了咬牙:“所以说我给刁逵这小子坑惨了,刘毅受辱之后,整个北府军的武夫们都是对我怒目而视,本来说好来见我的何无忌和孟昶,也托人带话说和我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不见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悔之晚矣。”
第4962章 龙生不足掌军团
陶渊明摇了摇头:“其实也没什么错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话说得好,何无忌孟昶他们是要为刘毅出气,而你也是在维护同为士族的刁逵,双方都没有错,只能说,时机不合适,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庾悦咬了咬牙,说道:“所以,孔子说的,各安天命,是有道理的,人总是会和跟自己地位,家世相当的人在一起,有天生的亲近感和共同语言,也有共同的价值观,我这些年虽然一直很努力地要和这些丘八,军汉们混到一起,但始终做不到,因为我不可能违背我从小受到的教育,背离家中长辈大人们的教导,成天以杀人打仗为乐事,以毁灭城市,屠杀生灵作为取得富贵的手段,这有违我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良知。”
陶渊明微微一笑:“可你不也是后来愿意从军打仗,去做这些事来为你自己,为庾家子侄来争取军功了吗?”
庾悦叹了口气:“那还不是因为这些凶狠野蛮的军汉现在掌握了大权,还象秦国时那样制订了这些军功爵,以首级论功的制度,逼着我们只能顺从吗,如果我不从军,那按现在的规矩,不用几十年,庾家就得从世家高门里除名了,而且,不管怎么说,毕竟北伐中原,驱逐胡虏也是大义的名份,而保卫着我们的家人们不受天师道妖贼的残害,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所以我们不得已从军,但不亲手去制造杀孽,大概也是我们惟一能做的事了。”
陶渊明点了点头:“这样挺好,不违背自己的良知也能适应当下,我会帮你的,罗龙生会帮你把这些脏活恶事干了,而不必由你亲自动手,你如果信不过他的话,可以让你的家丁,部曲们分散到各军,以为耳目,庾家也有自己的情报眼线,要学会在军中使用,而不止是打探那些城中,世家之间的消息来往。”
庾悦咬了咬牙:“可是我的那些情报眼线,一直就只会在城市里生存,行动,甚至他们伪装起来的身份也都是城中的寻常百姓和商贾小贩之类的,要让他们从军,只怕很多人是吃不了这苦头的啊。”
陶渊明淡然道:“以后如果我们士族和世家高门想要掌握军队,那这些眼线就是必须要有的,以前我们失权的惨痛教训就是脱离军队太严重了,就象这回你带出来的左右亲信们,他们根本下不了部队,不能和普通军士们一起整日操练和作战,自然打探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只会为你传令的时候狐假虎威,惹人反感,这个教训,你得吸取,不然下次再碰到这样的事,恐怕就没人救得了你了。”
庾悦点了点头:“我会在新征的军士中暗中招募和吸纳愿意为我效力的人,以作为新的军中眼线,不过,陶公,你得保证这个罗龙生不是吃里扒外之人啊,不会背叛我们,现在我们可是一辆战车上的,我要是不行了,对你也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