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叫七尹他们已经过去了,”谢余年垂眸看向姜窈,“你从后门走,我叫双瑞双寿跟你一起。”
姜窈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庆武侯既然敢直接带兵来,必然已经派人封锁了各处要道,况且庆武侯并没见过我,不会轻易动手的。”
谢余年思索片刻,应下,“那我先去前面,你继续用膳,见你没有用多少。”
姜窈点点头。
谢余年出了房门,往前厅的方向去。
门外,庆武侯一身戎装骑于马上,腰间佩剑,身后站着二十余名全副武装的亲兵。
他约莫四十出头,方脸阔额,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下颌蓄着短须,整个人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谢大人大驾光临,怎么也不同本侯说一声?”庆武侯下了马,声音中带着刻意为之的亲切。
谢余年不动声色地拱手,“不知侯爷也来了这庆兴,确实有失远迎。”
庆武侯大步走入厅内,亲兵们立刻分散开来,赵德庸跟在后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停地用袖子擦拭。
“谢大人此次来庆兴,所为何事啊?”庆武侯在主位坐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
谢余年神色如常,“太后懿旨,追查萧旌余孽。”
“哦?那可真巧了,”庆武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本侯近日也接到太后懿旨,过来巡查漕运。”
赵德庸心头一跳,太后那边果然早有准备。
他悄悄观察谢余年的反应,只见他神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侯爷只管巡查就是。”
庆武侯将手肘撑在膝盖上,“只是为查漕运账目,需清点船只。”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还请谢大人在本侯清点完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周边的空气瞬间凝固。
这是明晃晃的警告。
不许谢余年动漕帮,也不许他抓捕司马获。
谢余年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侯爷多虑了,本官此行只为查案,与漕运无关。”
“是吗?”庆武侯直起身子,“那为何本侯接到消息,说谢大人的人今早去了漕帮码头?”
谢余年面不改色,“例行查访而已,既然侯爷亲自督办漕运,下官自当避嫌。”
庆武侯向后靠在椅背上,“只是有一事相求——请谢大人暂留知府衙门,待本侯查完漕运,再行离开。”
“侯爷这是要软禁朝廷命官?这也是太后的懿旨?”谢余年声音冷了几分。
庆武侯大笑,“是又如何?不过是请大人配合调查,免得节外生枝。”
“侯爷口口声声太后懿旨,”谢余年冷笑道,“可有圣旨?皇上可知你庆兴调兵之事?”
武侯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皇上龙体欠安,太后监国,懿旨便是圣意!”
他转向赵德庸,“赵大人,你说是不是?”
赵德庸浑身一抖,结结巴巴道,“侯、侯爷说的是......”
这墙头草!
听见赵德庸的话,庆武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大步出了前厅。
待庆武侯的脚步声远去,赵德庸才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谢、谢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谢余年冷冷扫了他一眼,“赵大人似乎与庆武侯相识?”
赵德庸脸色煞白,“下官冤枉啊!庆武侯今日突然到访,持太后手谕,下官不得不从......”
谢余年走后,姜窈也没了用膳的心情。
隔着墙,甚至能隐隐听见外面庆武侯亲卫的声音。
听见脚步声,姜窈急急朝外望去。
见谢余年进来,忙道,“如何?”
“庆武侯带兵围了知府,说是奉太后懿旨,任何人不得出入。”谢余年进了屋里,甩了甩袍上的水。
姜窈这才注意到,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丝如织,门前的青石板上积了一层薄薄的水光。
她蹙起眉头,“司马获亥时就要从庆兴码头乘船南下,若叫他带着证据逃了......”
“我知道,”谢余年轻声道,“庆武侯拦在这里,就是要拖住我。”
第202章 识时务
雨声渐急,仿佛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谢余年坐在窗边,盯着庆兴水运图看,忽然道,“庆武侯不只是为了漕帮与司马获而来。”
姜窈凑近看去,只见地图上几个关键点被做了标记。
她瞬间明白了谢余年的意思。
庆武侯此行,是要彻底控制北方漕运。
“怀宁郡主那边......”姜窈突然想到什么,“太后要将她嫁给庆武侯,是想借他之力,掌控北方命脉。”
随着夜幕降临,知府衙门内越发安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