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妄心 > 妄心 第24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妄心 第242节(2 / 2)

“炼气士,龙蛇相杂者也。龙者固不必论,蛇者恒呼朋引伴,声气相援。”

——这句是说那些有天资晋升金丹的炼气士不会停留在此太久,但那些资质有限的只能抱团搭伙,好不受金丹揉捏。如今天下的金丹不过万余,人民据说有数十万万,炼气士却有数百万之巨。书里说的不差。炼气士在金丹与平民之间承上启下,经手无数琐杂事务,他们凝聚一团,的确不容小觑。我收起怠慢之心,读下去:

“此辈犹以军中为盛,胥任军吏,又充精锐。其力不足以置金丹于死命,其怠则足以坏金丹之功业。金丹不结炼气士心,则炼气士奉他金丹为主,反驱原主;金丹若牢笼炼气士心,则为易代之凶器。故君上必轮番迭代,使金丹不得久掌军,又普赏炼气士,方能分离鱼水,遍插耳目。”

——这话读得我背脊发凉。炼气士是千年来一切强军的军官团,又担当最精锐的决胜营。他们杀死金丹不易,但足够怠工破坏金丹的好事。况且天下的金丹比起炼气士军队的数量却显得太多了,军队竟可以投靠出价更高的金丹,牟取更大的利益。

——其实何止金丹呐!天落真人当年在帝都杀了无数溃逃的炼气士立威,结果宇文拔都便在他与萧龙渊决战时用天子的名义轻易挑拨军队抛弃天落真人。

文侯将这本帝王术的书荐与我,是浑然不在乎我领会她御使将领的手法,这算得上推心置腹吗?

金丹者与炼气士结成一体,必然形成君主寝食不安的力量。所以不能让金丹者长久掌握军队;另一方面,君上又要普遍地封赏炼气士,让他们称心如意,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别人的军队,又充当了君主监视金丹的耳目。

可金丹和炼气士都要封赏,天下的平民承受的盘剥可就翻了数番。无怪乎史载列国纪的百姓过得困苦了。

金丹对于寻常百姓遥不可见,炼气士却是城市与乡里一言九鼎的人物。如果我易位而处,这样的封赏,会不会滥发呢?

我翻下数十页,是评述各国平衡金丹与炼气士的举措以及各国灭亡迟速的因果,径直看边正心论述宗门的部分:

“诸侯之病,宗门则无。盖宗门以求道为旨而非争霸,以师徒相继而非宗族,门中以道聚之,以戒律绳之,匪诸侯卿相以利禄羁縻之可比。宗门之力士与道兵皆宗门养育子弟,宗门教之惠之,恩义固结,实难倾覆。自周祖破楚以来,出师必假仁义,废君必存人祀,得国而不贪土,民箪食壶浆以迎,与诸侯不战则矣,战则终有天下。”

——我心中稍喜,昆仑忝列宗门,这番评价与有荣焉。武道纪末,宗门风气淳朴,门人相敬相爱,心思干净。在山中专心修道,出山维持天下太平,全不像诸侯与金丹之间都尔虞我诈。更没有墙头草般的炼气士军队,宗门的道兵和力士是由忠诚的外门弟子管理,掌门与长老会的军令畅行无阻,奉行军令的内门弟子能如臂使指地指挥精兵。

但在我耳闻目见的范围内,事情却全不是这样,书中说的犹如古代的传说。我翻至下页,已经是大正王朝盛时之卷,抬首边正心便叹道,

“悲夫!宗门既得天下,则受红尘熏染,圣道不行,转用帝道,非上士所能移也。”

正待欲往下看,殷元元唤我继续炼丹,另捎了一部书与我,满怀期待地占我便宜,

“数月辛苦,原师弟的还魂丹即将炼成了。下面我们开始炼腐心丹,我传你蛊术。蛊术须研习到培育上品蛊王的程度,然后方能用蛊王作腐心丹的主药,是能毒死金丹的慢药。当日剑宗穆真人用腐心丹以毒攻毒,的确止出你阴魔发作,不过再服下去,呵呵,将病者杀死也算治病,你小命翘,阴魔也一并消亡了不是。你百草谱烂熟于心,从今往后再将认真白描一遍,画好了送我一部。”

我认真翻阅了一过,是记载天下毒虫习性用途的典籍,却不是药师真人的注释,但有昆仑不少真人、长老等的驳正,药师真人也在驳正里稍微吐槽了几句。

“天下最知名的蛊术出自南疆五毒教。这本莫非是我们昆仑从五毒教抢来的典籍?”我问。

“五毒教会的东西,我们昆仑也会,而且比他们更精妙?这不是为天下造福嘛,抢的应该。”他说。

“既然五毒教的毒虫和蛊术我宗都有了,何必留着他们贻害人间?”

“留在南疆恶心下剑宗也是好的。而且有些五毒教的蛊术,我们昆仑是不屑去练的,”

殷元元道,

“比蛊王更厉害的蛊王之王,是要以自身为炉鼎,将十二只至毒的蛊王纳入体内温养和搏斗,最终活下的那只与自身不分彼此,不但立时能毒死金丹,还能咬伤元婴。随修为增长,渐成神物,另生出极难驱散的咒术。若这样的蛊王之王叮了元婴的眼睛,连神识也一并受了损伤,一时无法视物了。炼这术实在有损我们昆仑形象,也限制了门人修炼其他更精妙的道术,殊不值当,还是让五毒教的人去修吧。倘若需要,雇他们的人即是。”

第278章 出关(十)

至正泰三年七月初,我已能炼制上上品还魂丹,描了三分之一;一行三人也进入了西大荒洲的近海,洋面巡逻、贸易与捕鱼的船舶渐渐稠密。不久我们即见到缘海繁华的港口和牧场般的渔场。

“这些港市多是我宗租赁,生生从西荒列国的疆域割出。我宗一面占了西荒的膏腴,一面又破坏了列国之间的山川形便,使得各国国土犬牙交错,绞缠在一块儿,谁都无法独大。”

柳子越得意地指点我看一处渔场,

“你瞧那片熠熠生光的海是什么?”

我张开神识,时值夜暮,近百里的海面却灿如白昼,光海里有鱼群般的采贝人。

“这方圆百里的殖贝场孕育的竟然都是夜明珠!”

我不禁赞叹。红尘人家多以煤油照明,不但烟气呛人,而且光色昏黄;夜明珠洁净皓明,光明恒久温润,但须要采贝人艰辛寻觅,价高物稀,唯有豪富之家和军中舰艇用得起。我幼时就听说昆仑从不匮乏这类宝贝,今天见到我宗当鱼苗养殖,方才相信。

“可惜西荒与中土贸易不便,宗门用不了如许多夜明珠,却折价送西荒人便宜,大不划算。我宗在西荒还种植养育了更多宝贝,打开中土市场便是滚滚巨利。我曾经向颜掌门建议将一路上的岛链向天下公开,架成一条横跨两洲的陆桥。掌门却用疆土安全堵了我的良言。你以后侧近掌门,要替我说这些话。”

柳子越道。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掌门,也绝不会将宗门的岛链挪来运货;但贸易的确可以用来增益世人福祉,增重宗门的声誉,或许可以另行升起一组岛链,但也要长老会的真人和元婴一道来协助——可高人们岂能当柳子越赚钱的跑腿。

“柳师兄不是长老会长老嘛,自可以在长老会畅说欲言,这是一桩兼利宗门和世人的好事。”

我踢了个皮球。

“长老会最重资历。列席长老会的金丹在会上不可随便议论。资深长老问什么只能答什么。像柳子越这厮,乐真人说什么,便能抢先鼓掌的,给他十个胆子也不会在长老会上吭声。何况乐真人又是丝毫不介怀红尘之利的人。”

殷元元嘲讽。

“所以,我们要绕过长老会,直接走掌门法旨的路子。事成之后,原师弟也有大大的分润呀。”

柳子越道。

我含含糊糊支吾了几句。记忆深处翻涌出昆仑的组织架构。

我宗与剑宗不同:剑宗全出于万里云祖师门下,他合祖师、掌门、帝师为一人,三界无人可比,长老会都是他栽培的弟子,形同辅弼,每三十年掌门续任时才能稍微抬头,只是如今纷乱,才纲纪不振,各派系各行其是;

昆仑宗并非全祖师一人所创,而是一群道行卓绝、高瞻远瞩的炼药师们为抵御外魔抢丹夺宝抱团聚合,荟萃精英的长老会才是发号施令的正主,掌门不过奉行号令、出头露面的执行者而已。只是我宗接连出了全祖师、观水祖师这样的返虚,他们施展手腕,掌门才逐渐与长老会分庭抗礼,原来只有长老会能够颁授的院殿、宫观、洞天,渐被掌门瓜分,但惯例上还是长老会的法旨优先于掌门法旨,如戒律院、炼药院、炼器院等,始终牢牢控制在长老会手中。

长老会所谓资历优先,是当年掣肘祖师们的伎俩。如此一来,道行道术优胜者,就不能完全掌控言权事权;等到祖师们占优,资历优先却被借过来阻止新晋长老和反对祖师的旧长老结盟。总而言之,长老会的一切规章手段,都在维持一宗凝聚,又排斥一人独尊。

破云梦后,姬真人曾经许过我一个长老身份。如今我的道行和功勋已够入会。但唐未央死于我手,碍于别宗物议,入会的日期便不断延后。

可既然资浅的长老也没什么说话分量,我也没有迫急之心,等晋升元婴后申请长老名衔就是。资历优先,并非无视道行。只是道行相若,却不以道术高低、历劫多寡排位,仍以长老年资定位。入会数百年的金丹长老绝不会在入会一日的元婴长老之上。

我们三人过了边境勘验,降入近海城邦。城名翡冷翠,是昆仑从毗邻王国割来的租界。政事由城邦会议负责,并自行招募团练,但皆受该城的昆仑宫观监护,宫观另有五百道兵别营驻守,以备不测。我宗不似剑宗设蜀山与南荒管领分督两洲,我宗没有西荒管领一职,一切宫观直辖于掌门,翡冷翠自莫例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